一种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463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包括培养模块、培养液储存瓶、第二动力泵、第一多通分流阀座、第二多通分流阀座、废液瓶以及排废口,培养模块包括数量为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培养和信号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大肠杆菌的传统检测方法,如滤膜法,多管发酵法等,虽然结果比较准确,但是都存在着检测周期长,程序复杂,所需试剂繁多等缺点.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已经发展一些新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快速检测,主要包括酶底物法,聚合酶链法,免疫分析法,电化学方法,荧光法等.这些方法虽然缩短了检测时间,简化了检测流程,但是检测时间也较长,单次实验结果也需24小时左右,因此亟需一种既快速,又能保持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综上所述,本申请现提出一种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在简化流程的同时提高检测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还旨在提出一种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包括:培养模块,所述培养模块包括数量为5

9个培养皿,优选为6个培养皿,分别为第一培养皿、第二培养皿、第三培养皿、第四培养皿、第五培养皿和第六培养皿,可用于对不同种类微生物进行培养;所述培养皿包括:外壳;上液位计量计,所述上液位计量计用于对培养皿的液位进行测量;气口,所述培养皿具有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培养皿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反应器,所述培养皿内部设有反应器,所述反应器与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荧光信号激发光源,所述荧光信号激发光源用于激发产生的荧光物质;吸光度检测光源,所述吸光度检测光源用于检测溶液的吸光度;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用于对荧光信号激发光源和吸光度检测光源进行检测;培养液储存瓶,所述培养液储存瓶用于储存微生物培养所需的培养液;第二动力泵,所述第二动力泵用于整个设备中液体的流转;第一多通分流阀座,所述第一多通分流阀座连接第二动力泵与培养模块;第二多通分流阀座,所述第二多通分流阀座连接培养模块与废液瓶;所述第一多通分流阀座和第二多通分流阀座上的阀口与培养模块中的培养皿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多通分流阀座上设有与6个培养皿的进液口对应连接的阀口2a、阀口2b、阀口2c、阀口2d、阀口2e和阀口2f,所述第二多通分流阀座上设有与6个培养皿的出液口对应连接的阀口3a、阀口3b、阀口3c、阀口3d、阀口3e和阀口3f;废液瓶,所述废液瓶用于接收培养模块的废液;排废口,所述排废口与废液瓶连接。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第二动力泵首先将培养液储存瓶内部的培养液抽出,并通过第一多通分流阀座上的2a阀口,将培养液注入第一培养
皿内部,经过四个小时以后,通过第一多通分流阀座上的2b阀口,将培养液注入第二培养皿内部,再经过四个小时后,通过第一多通分流阀座上的2c阀口,将培养液注入第三培养皿内部,再经过四个小时后,通过第一多通分流阀座上的2d阀口,将培养液注入第四培养皿内部,再经过四个小时后,通过第一多通分流阀座上的2e阀口,将培养液注入第五培养皿内部,再经过四个小时后,通过第一多通分流阀座上的2f阀口,将培养液注入第六培养皿内部,此时,在第六培养皿开始培养时,对第一培养皿内部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输出结果,并通过第二多通分流阀座的3a出口,将第一培养皿内部的废液导入废液瓶,最终从排废口排出,同理,再向第一培养皿内部注入培养液,继续进行培养,以此类推,每隔四个小时输出一次结果,进行24小时的全天循环。
[0007]可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当培养皿的数量为5个时,按上述操作方法,每隔四小时又四十八分钟可以输出一次结果,进行24小时的全天循环,具体设置个数,需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试剂瓶组,所述试剂瓶组内部的试剂瓶用于储存可改变培养环境的试剂,试剂瓶组包括至少六个试剂瓶,分别用于储存水样、消毒液、纯水、空气和两个备用试剂瓶;第一动力泵,所述第一动力泵用于将试剂瓶组内部的液体试剂导入培养模块中,所述第二动力泵用于将试剂瓶组内部的气体试剂导入培养模块中;第三多通分流阀座,所述第三多通分流阀座连接第一动力泵与试剂瓶组内部的试剂瓶,且所述第三多通分流阀座的阀口与试剂瓶组内部的试剂瓶数量相同、一一对应;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用于切换第一动力泵或第二动力泵的连接通路,在培养皿进行培养之前,可通过第二动力泵将培养所需的气体从进口导入培养皿中,可通过第一动力泵将培养所需的液体试剂导入培养皿内部,保证优良的培养环境。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计量管,所述计量管用于对进入培养模块中的液体进行计量,在向培养皿注入培养液的过程中,对培养液进行定量操作。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夹管阀,所述废液瓶与排废口之间设置有夹管阀,在排废气的过程中,夹管阀将废液瓶的出液口关闭,排废液时,将夹管阀打开即可。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可以在保证检测间隔需求的同时,减小设备体积,可全天候快速输出检测结果,简化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效率。
[0012]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的流路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中:
[0016]1.培养模块;
[0017]1a.第一培养皿;1b.第二培养皿;1c.第三培养皿;1d.第四培养皿;1e.第五培养皿;1f.第六培养皿;
[0018]101.外壳;102.反应器;103.上液位计量计;104.气口;105.第一光电探测器;106.
第二光电探测器;107.出液口;108.进液口;109.吸光度检测光源;110.荧光信号激发光源;
[0019]2.第一多通分流阀座;3.第二多通分流阀座;4.废液瓶;5.排废口;6.第二动力泵;7.培养液储存瓶;8.第一三通阀;9.第二三通阀;10.计量管;
[0020]11.试剂瓶组;11a.水样瓶;11b.消毒液瓶;11c.纯水瓶;11d.空气瓶;11e.备用瓶;11f.备用瓶;
[0021]12.第三多通分流阀座;13.第一动力泵;14.第三三通阀;15.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3]下面参考图2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培养皿的具体结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模块(1),所述培养模块(1)包括数量为5

9个培养皿,可用于对不同种类微生物进行培养;培养液储存瓶(7),所述培养液储存瓶(7)用于储存微生物培养所需的培养液;第二动力泵(6),所述第二动力泵(6)用于整个设备中液体的流转;第一多通分流阀座(2),所述第一多通分流阀座(2)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泵(6)与所述培养模块(1);第二多通分流阀座(3),所述第二多通分流阀座(3)连接所述培养模块(1)与所述废液瓶(4);废液瓶(4),所述废液瓶(4)用于接收所述培养模块(1)的废液;以及排废口(5),所述排废口(5)与所述废液瓶(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通分流阀座(2)和所述第二多通分流阀座(3)上的阀口与所述培养模块(1)中的培养皿数量分别相同,且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瓶(4)与所述排废口(5)之间设置有夹管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试剂瓶组(11),所述试剂瓶组(11)用于储存可改变培养环境的试剂;以及第一动力泵(13),所述第一动力泵(13)用于将试剂瓶组(11)内部的液体试剂导入所述培养模块(1)中,所述第二动力泵(6)用于将所述试剂瓶组(11)内部的气体试剂导入所述培养模块(1)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量管(10),所述计量管(10)用于对进入所述培养模块(1)中的液体进行计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路独立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阀(15),所述气阀(15)为三通阀,分别与所述培养模块(1)、所述第二动力泵(6)以及所述排废口(5)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浩王立田刘允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