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不同海拔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模型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450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同海拔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模型构建方法,属于生物信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同海拔植被带选择样地并设置样方,调查植物群落数量特征,采集优势种土壤系统凋落物与土壤样品,测定凋落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同海拔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模型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信息
,具体涉及一种不同海拔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模型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态化学计量学将化学和生态学等很多学科的理论与原理结合起来,其主张C、N以及P是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揭示种群生存对策、养分限制以及群落的稳定性,因此对其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该计量学的两个重要的理论是生长速率以及内稳性理论,所谓的生长速率主张的是C、N、P的变化和生长速率有着一定的关系,所谓的内稳性是指植物的内部环境,也就是说其内部的化学组成和外部的环境变化一直保持动态稳定。很多研究都显示了C、N和P之间的比值在不同的尺度上都有内稳性这一特点,内稳性越高,物种的稳定性以及优势度越高,因此有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生产力就越高。
[0003]现如今对山地森林进行的研究多集中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元素、生物量以及群落结构等,对如下研究却很少涉及,如山地生态系统功能微生物与土壤环境C、N、P生态化学计量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同海拔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划分不同海拔的植被带;2)在所述不同海拔的植被带中选取观测样地,从每块观测样地中分别选取观测样方;每块观测样地至少包括一组观测样方;每组观测样方至少包含:3个乔木样方、3个灌木样方和3个草本样方中的一种或几种;3)调查每个观测样地的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得到植物群落调查数据;根据所述植物群落调查数据,计算每个植物种的重要值,以每个观测样地中重要值最大的植物种作为该植物群落的优势种;4)采集每个所述观测样地的非根际土壤样品、凋落物样品和优势种的根际土壤样品,测定分析指标;所述分析指标包括:所述凋落物样品的C含量、N含量和P含量,所述非根际土壤样品的微生物量C含量、N含量和P含量,所述非根际土壤样品的C含量、N含量和P含量,所述优势种的根际土壤样品的微生物量C含量、N含量和P含量及所述优势种的根际土壤样品的C含量、N含量和P含量;5)对所述优势种的根际土壤样品进行微生物DNA基因测序,得到微生物DNA基因测序结果,根据所述微生物DNA基因测序结果分析得到根际微生物功能菌群的丰度值和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指数;6)分别对步骤4)所获得的分析指标中的每个分析指标在不同海拔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分别确定凋落物、土壤和微生物量的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海拔间的变化规律;所述凋落物和微生物量的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包括:在每个海拔下的凋落物C含量、N含量和P含量,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的C含量、N含量和P含量,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的C含量、N含量和P含量,凋落物的C:N、C:P、N:P的比值,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的C:N、C:P、N:P的比值和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的C:N、C:P、N:P的比值;所述土壤的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包括:在每个海拔下的非根际土壤的C含量、N含量和P含量,根际土壤的C含量、N含量和P含量,非根际土壤的C:N、C:P、N:P的比值,根际土壤的C:N、C:P、N:P的比值;7)以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各个根际微生物功能菌群的丰度值和宿主参数作为自变量,以每个海拔的凋落物和微生物量的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作为调节变量,以每个海拔的土壤的C、N、P生态化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开阳黄业芸谢应忠张丁丁刘王锁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