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44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属于编码器技术领域,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包括:码盘;光源和发射管,设置于码盘的第一侧;光电池,设置于码盘的远离光源的第二侧,光电池与光源的位置相互对应;接收管,设置于第二侧,发射管与接收管的位置相互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达到具有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的效果。达到具有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的效果。达到具有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


[0001]本技术涉及编码器
,特别涉及一种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

技术介绍

[0002]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将两套独立的硬件电路集成到一个编码器上,共用主体及外壳,但电源及输出信号各自独立,互不干扰。工作时,仅使用其中一路编码器,当该路编码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后,会立即切换并启动另外一路编码器,避免编码器故障给用户带来损失。
[0003]目前,市场上的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一般采用两颗同型号或不同型号的光电池,光电池输出信号经过后级信号处理电路后,再进行输出。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采用两颗光电池,将导致编码器的成本增加,且需要同时安装两个光源并进行下试调整,导致装配工时增长,进一步导致编码器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存在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出一种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包括:
[0007]码盘;
[0008]光源和发射管,设置于所述码盘的第一侧;
[0009]光电池,设置于所述码盘的远离所述光源的第二侧,所述光电池与所述光源的位置相互对应;
[0010]接收管,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所述发射管与所述接收管的位置相互对应。
[0011]可选地,上述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中,所述发射管包括第一发射管和第二发射管,所述接收管包括第一接收管和第二接收管;
>[0012]所述第一发射管和所述第一接收管构成第一光电对管;
[0013]所述第二发射管和所述第二接收管构成第二光电对管。
[0014]可选地,上述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中,所述码盘包括:
[0015]主板;
[0016]以所述主板的旋转中心为圆心,按同心圆的形式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码道、第二码道和第三码道;
[0017]其中,所述第一码道为所述第一光电对管对应的码道,所述第二码道为所述光源与所述光电池对应的码道,所述第三码道为所述第二光电对管对应的码道。
[0018]可选地,上述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中,所述第一码道与所述第三码道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
[0019]可选地,上述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中,所述第一码道与所述第三码道间具有相位
差,所述第一码道与所述第三码道的栅格数量一致。
[0020]可选地,上述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中,所述第一码道与所述第三码道间的相位差为90
°

[0021]所述第一码道的栅格的中部与所述第三码道的栅格的端部以及所述主板的旋转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码道的栅格的端部与所述第三码道的栅格的中部以及所述主板的旋转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
[0022]可选地,上述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中,所述第一光电对管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光电对管的位置以及所述主板的旋转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
[0023]可选地,上述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中,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
[0024]第一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光电池连接,用于对所述光电池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数字信号;
[0025]第二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接收管连接,用于对所述接收管输出的第二数字信号进行跳变消除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三数字信号。
[0026]可选地,上述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中,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
[0027]第一接口电路,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用于输出所述第一数字信号;
[0028]第二接口电路,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用于输出所述第三数字信号。
[0029]可选地,上述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中,还包括:
[0030]第一电源,分别与所述光电池、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和所述第一接口电路连接,用于给所述光电池、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和所述第一接口电路供电;
[0031]第二电源,分别与所述接收管、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和所述第二接口电路连接,用于给所述接收管、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和所述第二接口电路供电。
[0032]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3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通过采用一路光源与光电池构成的编码路径和一路发射管与接收管构成的编码路径,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一颗光电池的使用,发射管与接收管构成的光电对管比光电池的成本更低,同时,光电对管的发散角较大,容差性也较大,生产装配时,无需进行下试调整,从而在物料成本及生产成本上均有很大程度降低,编码器具有低成本的优点;另外,光电对管的发射管和接收管外径较大,当编码器的码盘出现污染时,不容易影响光电对管产生信号,提高了编码器的抗污染能力,具有高可靠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为本技术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0036]图2为本技术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0037]图3为本技术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第二实施例中码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9]图5为本技术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光电对管与第二光电对管的布局示意图。
[0040]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需要说明,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装置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装置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装置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在本技术中,除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码盘;光源和发射管,设置于所述码盘的第一侧;光电池,设置于所述码盘的远离所述光源的第二侧,所述光电池与所述光源的位置相互对应;接收管,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所述发射管与所述接收管的位置相互对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管包括第一发射管和第二发射管,所述接收管包括第一接收管和第二接收管;所述第一发射管和所述第一接收管构成第一光电对管;所述第二发射管和所述第二接收管构成第二光电对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码盘包括:主板;以所述主板的旋转中心为圆心,按同心圆的形式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码道、第二码道和第三码道;其中,所述第一码道为所述第一光电对管对应的码道,所述第二码道为所述光源与所述光电池对应的码道,所述第三码道为所述第二光电对管对应的码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码道与所述第三码道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码道与所述第三码道间具有相位差,所述第一码道与所述第三码道的栅格数量一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冗余增量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码道与所述第三码道间的相位差为90
°
;所述第一码道的栅格的中部与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德会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汇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