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正朋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化多轨迹打胶设备及打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438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打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化多轨迹打胶设备及打胶方法,包括装夹机构,装夹机构的顶部设置有轨迹行走机构,轨迹行走机构的中心安装有打胶机构。该自动化多轨迹打胶设备及打胶方法,通过设置轨迹行走机构达到了打胶中利用每组导向柱表面设置的机构进行工作驱动带动三组之间连接的打胶机构进行根据设定的打胶轨迹行走打胶,从而适应不同种轨迹的打胶路线,如圆心、椭圆形、弧形、正方形、长方形等,操作简单,避免现有的不同轨迹打胶路线需要特定的打胶设备进行操作,打胶成本高,且本装置只需要设定好PLC控制行走程序即可自动化操作行走打胶,打胶效率高,且成本低。且成本低。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多轨迹打胶设备及打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打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多轨迹打胶设备及打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工业是在许多相关联的工业和有关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企业。汽车上使用着许多部门的产品,而且从毛坯加工到整车装配,需要采用各类加工技术。汽车零件包括大至地板,小至螺钉等数千个不同的部件。实际的汽车生产过程是由若干不同的专业生产厂(车间)合作完成的。为了经济地、高效率地制造汽车,这些专业生产厂(车间)按产品的协作原则组织生产、分工合作。一般来说,发动机、变速器、车轴、车身等主要总成由本企业自己制造,而轮胎、玻璃、电器、车身内饰件与其他小型零部件等, 多靠协作,由外面专业厂生产汽车中门包括外板和内板,外板的边缘设置向内的翻边,翻边的直角区域需打上密封胶,以实现内板与外板的密封连接。目前,因汽车门板的不规则形状导致在打胶中,打胶轨迹任意变化,高低不定打胶困难,所以目前都是采用人工打胶,导致打胶效率慢,人工成本高,且人工打胶易导致打胶均匀度不好,打胶少的位置会出现密封失效致使生锈的问题,所以需要一种自动化多轨迹打胶设备及打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现有的汽车门板打胶中效率低,成本高,密封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化多轨迹打胶设备及打胶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化多轨迹打胶设备及打胶方法,包括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的顶部设置有轨迹行走机构,所述轨迹行走机构的中心安装有打胶机构;其中,所述装夹机构用于汽车门板进行快速安装定位;其中,所述轨迹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打胶机构按行走轨迹运动;其中,所述打胶机构用于汽车门板表面进行涂抹胶运动。
[0005]优选地,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安装底板、装夹驱动框、装夹杆、驱动塞、密封垫、弹簧、连通管、驱动管以及第一阀门,多个所述装夹驱动框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的上部,且多个所述装夹驱动框均在所述安装底板的上方以轴心为圆心均匀等分排列。
[0006]优选地,所述装夹驱动框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的内壁与所述装夹杆的表面滑动插接,所述装夹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塞的相对表面固定安装,所述驱动塞的四周表面与所述密封垫的相对表面固定安装,所述密封垫的表面装夹驱动框的内壁滑动插接。
[0007]优选地,所述装夹杆的表面与所述弹簧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塞的相对表面固定安装,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装夹驱动框的相对内壁固定安装,多个所述装夹驱动框的两侧表面分别与多个所述连通管的相对表面固定连通,其中一个所述装
夹驱动框的一侧内壁与所述驱动管的相对一端固定连通,所述驱动管的圆弧表面与所述第一阀门的安装表面固定安装,所述驱动管的一端通过气管与气泵固定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轨迹行走机构包括导向柱、导套、连接板、驱动座、驱动轴、顶板、驱动电机、第一铰接座、第一铰接轴、第一U型座、第一销轴、连杆、第二销轴、第二U型座、第二铰接轴以及第二铰接座,多个所述导向柱的底部均与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多个所述导向柱均以两个为一组在所述安装底板的上方三等分排列分布。
[0009]优选地,所述导向柱的圆弧表面与所述导套的内壁滑动插接,每两个所述导套的相对表面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驱动座的相对表面固定安装,所述驱动座的中心内壁与所述驱动轴的圆弧表面螺纹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柱的顶部均与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顶板的顶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安装表面固定安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驱动轴的相对表面固定安装。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铰接座的安装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第一铰接座的表面通过轴承与第一铰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座的安装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第一U型座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销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销轴的圆弧表面与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销轴的圆弧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第二销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U型座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U型座的相对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二铰接轴的两端固定安装,所述第二铰接轴的圆弧表面与所述第二铰接座的表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打胶机构包括安装座、打胶管、打胶嘴、推板、密封圈、电动伸缩杆、加强板、注料管以及第二阀门,所述安装座的表面呈正六边形形状,所述安装座的侧边与所述第二铰接座的相对表面固定安装,所述安装座的中心内壁与所述打胶管的圆弧表面固定安装,所述打胶管的底部与所述打胶嘴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打胶嘴的表面呈圆锥形状。
[0012]优选地,所述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打胶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所述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安装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贯穿并延伸至打胶管的内部,且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推板的相对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板的圆弧表面与所述密封圈的表面固定安装,所述密封圈的表面与打胶管的内壁滑动插接,所述打胶管的一侧内壁与所述注料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所述注料管的圆弧表面与所述第二阀门的安装表面固定安装。
[0013]优选地,步骤一、打胶时,拿取汽车门板放置在安装底板的上方中心位置,通过驱动气泵工作使之气压经过气管进入到驱动管的内部,打开第一阀门使之气压进入到装夹驱动框的内部,利用多个连通管连通,使之气压进入到多个装夹驱动框的里面,当气压持续增大后,进行推动驱动塞运动,推动装夹杆向外运动,从而控制多个装夹杆向外运动挤压汽车门板的表面,控制汽车门板安装固定;步骤二、当汽车门板安装固定后,利用PLC程序进根据汽车门板的打胶位置进行设定程序,进而控制三个驱动电机分别工作,带动驱动轴旋转,进而带动驱动座上下运动,且驱动座上下运动的同时带动连接板上下运动,进而使导套的内壁与导向柱的圆弧表面滑动插接导向辅助;当其中一个驱动座快速向下运动时另两个驱动座缓慢同步向下运动,进而第一驱动座快速向下运动带动下方连接的连杆向前推动,进而带动打胶机构向另两个驱动座的相
对中心方向移动打胶;进而在根据打胶行走轨迹的设定下,利用三个驱动电机不同工种驱动打胶机构进行按照需要打胶的轨迹行走打胶;步骤三、打胶中,打胶机构中的电动伸缩杆延伸工作,带动打胶管内部的推板向下运动进行挤压打胶管内部的胶,进而从打胶嘴流出,打到汽车门板上,当打胶结束后,打开第二阀门向注料管的内部添加胶,使之流入到打胶管的内部,在注入前控制电动伸缩杆缩回复位。
[0014]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装夹机构达到了利用多个装夹驱动框等分排列在安装底板上方,围绕在汽车门板的四周,当需要安装固定时,控制多个装夹杆同时工作向外运动,使之挤压在汽车门板的四周,进行快速定位安装,因安装中通过四周的多个装夹杆挤压定位,进而便于不同规格尺寸的汽车门板安装操作,从而实用性强,结构简单在打胶时只需一套装夹机构,即可对任意尺寸的汽车门板都可以安装锁紧,避免了现有的需要采用多种装夹设备安装锁紧,进而节约了制造成本,增强了工作效率,避免不同种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多轨迹打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夹机构(1),所述装夹机构(1)的顶部设置有轨迹行走机构(2),所述轨迹行走机构(2)的中心安装有打胶机构(3);其中,所述装夹机构(1)用于汽车门板进行快速安装定位;其中,所述轨迹行走机构(2)用于带动打胶机构(3)按行走轨迹运动;其中,所述打胶机构(3)用于汽车门板表面进行涂抹胶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多轨迹打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机构(1)包括安装底板(11)、装夹驱动框(12)、装夹杆(13)、驱动塞(14)、密封垫(15)、弹簧(16)、连通管(17)、驱动管(18)以及第一阀门(19),多个所述装夹驱动框(12)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11)的上部,且多个所述装夹驱动框(12)均在所述安装底板(11)的上方以轴心为圆心均匀等分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多轨迹打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驱动框(12)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滑动孔(110),所述滑动孔(110)的内壁与所述装夹杆(13)的表面滑动插接,所述装夹杆(1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塞(14)的相对表面固定安装,所述驱动塞(14)的四周表面与所述密封垫(15)的相对表面固定安装,所述密封垫(15)的表面装夹驱动框(12)的内壁滑动插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多轨迹打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杆(13)的表面与所述弹簧(16)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弹簧(16)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塞(14)的相对表面固定安装,所述弹簧(16)的另一端与装夹驱动框(12)的相对内壁固定安装,多个所述装夹驱动框(12)的两侧表面分别与多个所述连通管(17)的相对表面固定连通,其中一个所述装夹驱动框(12)的一侧内壁与所述驱动管(18)的相对一端固定连通,所述驱动管(18)的圆弧表面与所述第一阀门(19)的安装表面固定安装,所述驱动管(18)的一端通过气管与气泵固定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多轨迹打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行走机构(2)包括导向柱(21)、导套(22)、连接板(23)、驱动座(24)、驱动轴(25)、顶板(26)、驱动电机(27)、第一铰接座(28)、第一铰接轴(29)、第一U型座(210)、第一销轴(211)、连杆(212)、第二销轴(213)、第二U型座(214)、第二铰接轴(215)以及第二铰接座(216),多个所述导向柱(21)的底部均与所述安装底板(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多个所述导向柱(21)均以两个为一组在所述安装底板(11)的上方三等分排列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多轨迹打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21)的圆弧表面与所述导套(22)的内壁滑动插接,每两个所述导套(22)的相对表面与所述连接板(23)的两端固定安装,所述连接板(23)的一侧与所述驱动座(24)的相对表面固定安装,所述驱动座(24)的中心内壁与所述驱动轴(25)的圆弧表面螺纹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柱(21)的顶部均与所述顶板(26)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顶板(26)的顶部与所述驱动电机(27)的安装表面固定安装,所述驱动电机(2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驱动轴(25)的相对表面固定安装。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多轨迹打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3)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铰接座(28)的安装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第一铰接座(28)的表面通过轴承与第一铰接轴(2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2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座(210)的安装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第一U型座(210)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轴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朋
申请(专利权)人:陈正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