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19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隔断部件,隔断部件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室内侧空间与室外侧空间,壳体内还具有引风通道,引风通道的进风口与室外侧空间连通,引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室内侧空间连通,室内侧空间内设有室内侧换热器,引风通道的出风口处于室内侧换热器的进风一侧。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引风通道将室外侧空间中的气流引导至室内侧空间中实现了调温空间的微正压调整的目的,同时,引风通道的出风口被设置于室内侧换热器的进风一侧,有效防止微正压调整过程中引入的气流给调温空间的温度带来的波动,调温空间的温度更加稳定。调温空间的温度更加稳定。调温空间的温度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空调器


[0001]本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集装箱储能、小型数据机房、数据中心冷却市场也越来越大,而这些场所都需要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同时需要保持空间空气清洁。新风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强力风机,将室外的空气吸进来,经过过滤后,输送进入室内,同时在室内形成微正压(一般压力会比外部环境高0

50Pa)环境,将室内原来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同时有利于阻挡污染物从门缝、窗缝进入室内。对于构筑物而言,无法做到绝对密封(不泄漏或者不渗透),通过调节房间(区域)的送风量和排风量可以创造出稳定的房间(区域)正压或者负压。
[0003]常规的风机散热系统散热效果差,而且容易将外部空气中的灰尘、湿气及其他气体杂物带入机柜,集装箱储能和小型数据机房都需要专用的空调来给密闭的电池仓或者机房空间内进行温度控制,温度对电池的使用安全和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地,机房内的数据中心同样需要良好的温度控制。一体化机柜空调是一种整体机,一般可以直接安装在集装箱或者储能柜的箱体或者门体上,嵌入式或者壁挂式安装。将室内机和室外机集成到一起,具有便于安装和占用空间小的优势。
[0004]目前现有技术通过同时安装新风机和一体化机柜空调机来满足微正压功能和空调降温功能,此方案两套机组,安装麻烦;也有技术方案将新风机与机柜空调作为一个整体机,来节约安装空间,但需要在目前的机柜空调上额外增加正压风机等,从而增加了机柜空调的成本;或者,通过在机柜空调隔板上安装新风挡板等类似风阀结构,实现新风功能的切换,但是需要增加风阀结构,且新风(热风)与冷风混合后进入调温空间,调温空间内温度波动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空调器,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新风与冷风混合后进入调温空间导致温度波动较大的不足。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隔断部件,所述隔断部件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室内侧空间与室外侧空间,所述壳体内还具有引风通道,所述引风通道的进风口与所述室外侧空间连通,所述引风通道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内侧空间连通,所述室内侧空间内设有室内侧换热器,所述引风通道的所述出风口处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进风一侧。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断部件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底部,所述引风通道包括引风管,所述引风管贯穿所述接水盘的上下两侧。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水盘具有储水立壁,所述引风管处于所述接水盘的接水空间内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储水立壁的高度。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断部件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接水盘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风管的出口处设有流量调节结构。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量调节结构包括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能够根据所述室内侧空间与所述室外侧空间的压差被调整。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风通道的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过滤部件。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内侧空间内设有一个室内风机。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一体式空调器为微正压柜机空调。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一体式空调器,通过引风通道将室外侧空间中的气流引导至室内侧空间中实现了调温空间内气体的总量增加,进而达成调温空间的微正压调整的目的,同时,引风通道的出风口被设置于室内侧换热器的进风一侧,从而使室外引入的气流(热风)能够与室内侧的回风气流(冷风)与室内侧换热器换热后被送至调温空间内,有效防止微正压调整过程中引入的气流给调温空间的温度带来的波动,调温空间的温度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内部结构),图中箭头示意出室内侧以及室外侧气流的流动方向;
[0017]图2为图1中的室内侧换热器、接水盘以及引气通道的相对关系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的一体式空调器应用于调温空间内实现微正压调温的状态示意图,图中箭头示意出室内侧以及室外侧气流的流动方向。
[0019]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0]11、壳体;2、引风通道;31、室内侧换热器;32、接水盘;33、隔板; 34、室内风机;41、室外侧换热器;42、室外风机;100、调温空间;101、室内出风口;102、室内回风口;103、室外进风口;104、室外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结合参见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具体为一种微正压柜机空调,包括壳体11,壳体11内具有隔断部件,隔断部件将壳体1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室内侧空间与室外侧空间,其中,室内侧空间中设有室内侧换热器31以及室内风机34,室外侧空间中设有室外侧换热器41、室外风机42以及压缩机(图中未示出)、节流元件(图中未示出)等相关部件,能够理解的是,室内侧换热器31、室外侧换热器41、节流元件以及压缩机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壳体11内还具有引风通道2,引风通道2的进风口与室外侧空间连通,引风通道2的出风口与室内侧空间连通,引风通道2的出风口处于室内侧换热器31的进风一侧,从而使在室内风机34以及室外风机42同时运转时,室外风机42通过室外进风口103引入室外侧空间内的气流一部分通过室外出风口104流出实现对室外侧换热器41的冷却,另一部分则在室内风机34的作用下经由引风通道2进入室内侧空间,并会同经由室内回风口102进入的室内回风在室内侧换热器31处换热冷却后经由室内出风口101送入调温空间100。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引风通道2将室外侧空间中的气流引导至室内侧
空间中实现了调温空间100内气体的总量增加,进而达成调温空间100的微正压调整的目的,有效阻止外界空气进入调温空间100内,同时,引风通道2的出风口被设置于室内侧换热器31的进风一侧,从而使室外引入的气流(热风)能够与室内侧的回风气流(冷风)与室内侧换热器31 换热后被送至调温空间100内,有效防止微正压调整过程中引入的气流给调温空间100的温度带来的波动,调温空间100的温度更加稳定。而能够理解的是,为了实现调温空间100的微正压调整目的,调温空间100在理论上应为一密闭空间,当然,事实上,调温空间100存在气流泄漏量,而此时的引风通道2的引进气流量应大于调温空间100的泄漏量。
[0022]隔断部件包括接水盘32,接水盘32设于室内侧换热器31的底部,引风通道2包括引风管,引风管贯穿接水盘32的上下两侧。也即,接水盘32为室内侧空间与室外侧空间的分隔部件之一,通过在其上设置贯穿其上下两个的引风管,即可极为方便地将室外侧空间与室内侧空间连通实现引风目的,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结构极大程度地简化了引风通道2的结构,仅需要在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空调器的相应接水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具有隔断部件,所述隔断部件将所述壳体(1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室内侧空间与室外侧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内还具有引风通道(2),所述引风通道(2)的进风口与所述室外侧空间连通,所述引风通道(2)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内侧空间连通;所述室内侧空间内设有室内侧换热器(31),所述引风通道(2)的所述出风口处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31)的进风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件包括接水盘(32),所述接水盘(32)设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31)的底部,所述引风通道(2)包括引风管,所述引风管贯穿所述接水盘(32)的上下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32)具有储水立壁,所述引风管处于所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魁郑波杨蓉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