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吊顶窗帘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12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4
一种装配式吊顶窗帘盒结构,包括吊杆、设置在所述吊杆下端的连接条、设置在所述连接条下端并与所述连接条卡接的副龙骨单元、以及一端与所述副龙骨单元下端连接、另一端与墙体连接的饰面板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吊杆、连接条、副龙骨单元、饰面板单元的方式完成安装装配式窗帘盒,且具有安装快捷、容易调整、后期不易变形的优点。不易变形的优点。不易变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吊顶窗帘盒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室内窗帘盒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吊顶窗帘盒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快速装配式吊顶的应用愈加广泛。传统窗帘盒的安装方式主要采用细木工板作为基层,继而将石膏板进行裁切、固定安装到基层板上,最后进行腻子、油漆等施工。这种施工方式窗帘盒强度低、安装工序繁琐、施工周期长。因此,装配式窗帘盒结构应运而生。
[0003]现有的装配式窗帘盒结构基层主要采用主副龙骨进行固定。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0720816A的文件公开了一种窗帘盒的整体式安装结构,其包括:石膏板,其包括首尾依次相连接的顶层板、侧板以及底板;龙骨组件,其包括第一固定龙骨、第二固定龙骨以及卡接龙骨,第一固定龙骨分别设置于顶层板的内侧、底板的外侧,第二固定龙骨设置于底板的内侧;卡接龙骨沿石膏板的板面设置,且卡接龙骨与第一固定龙骨和第二固定龙骨相卡接;吊杆,其包括分别位于顶层板、底板上的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的底部连接对应位置的卡接龙骨,顶部固定连接墙顶。
[0004]但是,上述装配式窗帘盒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整根主龙骨安装基层容易产生干涉;第二,不易调平,降低安装效率;第三,主龙骨为整根,一般还需要现场切割,费时费力;第四,跌级基层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窗帘盒结构,通过设置吊杆、连接条、副龙骨单元、饰面板单元的方式完成安装装配式窗帘盒,且具有安装快捷、容易调整、后期不易变形的优点。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装配式吊顶窗帘盒结构,包括吊杆、设置在所述吊杆下端的连接条、设置在所述连接条下端并与所述连接条卡接的副龙骨单元、以及一端与所述副龙骨单元下端连接、另一端与墙体连接的饰面板单元。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条包括设置在所述吊杆下端的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两端的T型卡合块。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副龙骨单元包括U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U型板两端且相对设置以用于与所述T型卡合块连接的卡接板。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饰面板单元包括饰面板本体、设置在所述饰面板本体下端上的窗帘轨道、设置在所述饰面板本体远离所述墙体一端下表面上的跌级折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饰面板本体上并用于固定所述U型板的连接构件。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饰面板本体上表面
并用于安装所述U型板的放置槽、设置在所述饰面板本体下表面的转动槽、设置在所述饰面板本体内并用于连通所述放置槽和所述转动槽的通道、设置在所述通道内的转动杆、设置在所述转动杆下端的控制杆、设置在所述U型板上并与所述通道对齐的连接孔、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杆上端并穿过所述连接孔以用于固定所述U型板的限位杆。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杆两端的斜杆。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动槽内的加固板。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饰面板单元还包括用于固定跌级折弯板与饰面板本体的第一螺钉,且所述第一螺钉依次穿过跌级折弯板、饰面板本体和所述U型板。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饰面板单元还包括用于固定跌级折弯板与饰面板本体的第二螺钉,且所述第二螺钉依次穿过跌级折弯板、控制杆、加固板并穿入所述饰面板本体内。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设置吊杆、连接条、副龙骨单元、饰面板单元的方式解决了窗帘盒主副龙骨结构安装复杂,容易产生干涉且不易调节平整度等问题,且具有安装快捷、容易调整、后期不易变形的优点。
[0018]本技术采用了连接条与副龙骨均呈点状分布的结构,达到了二者单点对应连接,单点调平的效果,在施工时可以灵活调整,方便调平,且二者配合使用作为受力装置,结构整体性强,抗变形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2为本技术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3为本技术副龙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4为本技术饰面板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5为本技术饰面板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6为本技术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7为本技术连接构件与U型板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8为本技术连接构件与U型板完成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说明:墙体a、吊杆1、连接条2、底板201、T型卡合块202、副龙骨单元3、U型板301、卡接板302、饰面板单元4、饰面板本体401、窗帘轨道402、跌级折弯板403、连接构件404、放置槽404a、转动槽404b、通道404c、转动杆404d、控制杆404e、连接孔404f、限位杆404g、斜杆404h、加固板404i、第一螺钉405、第二螺钉406、墙顶收口线条5、木塑线条6。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0028]一种装配式吊顶窗帘盒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吊杆1、设置在所述吊杆1下端的
连接条2、设置在所述连接条2下端并与所述连接条2卡接的副龙骨单元3、以及一端与所述副龙骨单元3下端连接、另一端与墙体a连接的饰面板单元4。
[0029]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所述连接条2包括设置在所述吊杆1下端的底板20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201两端的T型卡合块202。其中,所述底板201为条状板,在本实施例中为铝材,所述T型卡合块202呈点状分布在所述底板201下表面上,且间隔相同,且与所述底板201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选择螺接等常用的固定连接方式。
[0030]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所述副龙骨单元3包括U型板301、以及设置在所述U型板301两端且相对设置以用于与所述T型卡合块202连接的卡接板302。其中,所述U型板301与所述卡接板302一体成型,材质为铝材,同样呈点状分布在所述饰面板单元上表面,与所述T型卡合块一一对应并卡合连接。
[0031]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所述饰面板单元4包括饰面板本体401、设置在所述饰面板本体401下端上的窗帘轨道402、设置在所述饰面板本体401远离所述墙体a一端下表面上的跌级折弯板403、以及设置在所述饰面板本体401上并用于固定所述U型板301的连接构件404。其中,所述饰面板本体401为双层平面板结构,与墙体a连接的一端通过墙顶收口条5和木塑线条6固定在墙面a上,所述窗帘轨道402和跌级折弯板403可直接采用现有的结构,故不再赘述。
[0032]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吊顶窗帘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1)、设置在所述吊杆(1)下端的连接条(2)、设置在所述连接条(2)下端并与所述连接条(2)卡接的副龙骨单元(3)、以及一端与所述副龙骨单元(3)下端连接、另一端与墙体(a)连接的饰面板单元(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窗帘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2)包括设置在所述吊杆(1)下端的底板(20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201)两端的T型卡合块(2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窗帘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龙骨单元(3)包括U型板(301)、以及设置在所述U型板(301)两端且相对设置以用于与所述T型卡合块(202)连接的卡接板(3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窗帘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板单元(4)包括饰面板本体(401)、设置在所述饰面板本体(401)下端上的窗帘轨道(402)、设置在所述饰面板本体(401)远离所述墙体(a)一端下表面上的跌级折弯板(403)、以及设置在所述饰面板本体(401)上并用于固定所述U型板(301)的连接构件(40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窗帘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404)包括设置在所述饰面板本体(401)上表面并用于安装所述U型板(301)的放置槽(404a)、设置在所述饰面板本体(401)下表面的转动槽(404b)、设置在所述饰面板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钟诚韩志鹏秦茁吴巧敏徐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