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网安全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监测
,具体为一种智能电网安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压的变电所及输配电线路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网,简称电网,它包含变电、输电、配电三个单元,目前电网建设已成为电力建设的主要方向,电网建设前景良好,随着国家电网特高压及500千伏跨区、跨国电网联网的建成,跨区输电容量将达到 7000万千瓦,在电网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相应的监测设备对电网的使用过程进行监测,以便于使用者可以实时的掌握电网的使用情况。
[0003]智能电网安全监测装置的电器元件一般放置在箱体内,且通过螺栓进行限位固定,不仅不利于安装,同时需要维修时,需要工作人员借助外部工具进行拆装维修,不仅费时费力,同时影响了维修时的进度,不便于使用,为此,提出一种智能电网安全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电网安全监测装置,具备能够快速的对电器元件进行拆装,便于电器元件的检修,提高工作效率等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网安全监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正面通过铰链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内侧连接有密封片,所述装置本体内腔的内侧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通风槽,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器件固定槽,所述器件固定槽的内腔内卡接有器件固定板,所述器件固定板的正面连接有外框,所述器件固定槽底端的两侧均连接有电磁铁棒,所述电磁铁棒底端的外圈设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网安全监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正面通过铰链连接有箱门(2),所述箱门(2)的内侧连接有密封片(4),所述装置本体(1)内腔的内侧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通风槽(6),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器件固定槽(7),所述器件固定槽(7)的内腔内卡接有器件固定板(8),所述器件固定板(8)的正面连接有外框(9),所述器件固定槽(7)底端的两侧均连接有电磁铁棒(17),所述电磁铁棒(17)底端的外圈设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底部与活动板(16)连接,所述器件固定槽(7)的下方设有限位板(14),所述器件固定槽(7)的顶部连接有定板(12),所述外框(9)与活动板(16)和定板(12)的内壁均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4)顶部两端的中部均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活动板(16)两端的中部均设有贯穿孔,限位杆与贯穿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14)顶部的中部放置有限位塞(15),所述限位塞(15)的顶部与活动板(16)的底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6)和定板(12)的形状均为L型,所述活动板(16)和定板(12)的材质均为磁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固定槽(7)的顶端镶嵌有电源线(11),两个所述电磁铁棒(17)通过电源线(11)连接,且一个所述电磁铁棒(17)的顶端连接有固定导线(20),所述固定导线(20)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手柄的底部连接有插针(18),所述器件固定槽(7)底端的一侧连接有插座(21),所述插座(21)顶部的中部设有与插针(18)适配的插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2)的内侧设有与密封片(4)适配的凹槽,密封片(4)包括与凹槽连接的矩形框,矩形框的内侧均匀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矩形板连接,矩形框与矩形板连接,且矩形框和矩形板的材质均为橡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散热口(22),所述散热口(22)内设置有过滤网(2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驱动电机(24)、固定锥齿轮(25)、第一曲柄(26)、扫刷(27),所述装置本体(1)底端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杆(28),所述固定杆(28)顶端设置有驱动电机(24),所述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朝向所述过滤网(23),所述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穿过固定锥齿轮(25)轴线与第一曲柄(26)一端连接,所述固定锥齿轮(25)与所述驱动电机(2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锥齿轮(25)与所述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26)另一端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树耀,叶文玉,吕彦超,崔小伟,李中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