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动力电池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分析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转化利用及环境气候影响评估
,具体涉及一种锂动力电池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两大难题,随着汽车生产量和保有量的日益增加,汽车产品正对包括资源、环境以及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影响。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尾气排放低,驱动能量来源多样化,可以改善能源结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碳排放。然而电动车高效清洁的优势仅针对使用阶段,没有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其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因此颇具争议。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是电力工业与汽车行业关键结合点,因此研究其生产制造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对电动汽车在全生命周期的低碳效益评价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为电动汽车和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0003]相关技术中,公布号为CN11406792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的碳排放的核算系统,包括:物质平衡模块、能量平衡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动力电池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采用中点法,分别测算锂动力电池原材料加工阶段产生的第一气体排放量和装配阶段产生的第二气体排放量,所述气体的种类包括CO2、CH4和N2O;将所述第一气体排放量和所述第二气体排放量分别转化为对应的第一CO2当量值和第二CO2当量值;将所述第一CO2当量值和所述第二CO2当量值进行汇总,得到锂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动力电池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动力电池原材料加工阶段产生的第一气体排放量的测算过程包括:获取平均每个电池各组成部分的n种原材料的用量;基于各种原材料的用量,计算每个锂动力电池选用第i种原材料的质量M
i
,公式表示为:M
i
=M
Pi
+M
Ni
+M
Ei
+M
Di
+M
Oi
式中:i表示锂动力电池材料种类序号,M
Pi
表示正极部分中第i种原材料的质量,M
Ni
表示负极部分中第i种原材料的质量,M
Ei
表示电解液部分中第i种原材料的质量,M
Di
表示隔膜部分中第i种原材料的质量,M
Oi
表示其他部分中第i种原材料的质量;基于每个锂动力电池选用第i种原材料的质量M
i
,计算所有原材料在锂动力电池原材料加工阶段产生的第一气体排放量,公式表示为:加工阶段产生的第一气体排放量,公式表示为:加工阶段产生的第一气体排放量,公式表示为:式中:及分别表示所有原材料在锂动力电池原材料加工阶段产生的CO2排放量、CH4排放量和N2O排放量;表示第i种材料生产过程中CO2排放系数;表示第i种材料生产过程中CH4排放系数;表示第i种材料生产过程中N2O排放系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动力电池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动力电池装配阶段产生的第二气体排放量的测算过程包括:获得锂动力电池在装配过程中各类能源的消耗量;基于各类能源的消耗量,计算所述第二气体排放量,公式表示如下:基于各类能源的消耗量,计算所述第二气体排放量,公式表示如下:基于各类能源的消耗量,计算所述第二气体排放量,公式表示如下:式中:及分别表示锂动力电池在装配阶段产生的CO2排放量、CH4排放
量和N2O排放量;Q
e
表示锂动力电池装配过程中的电能消耗量;δ表示火电比例系数;Q
n
表示锂动力电池装配过程中的天然气消耗量;Q
o
表示锂动力电池装配过程中的其他能源消耗量;是电能的CO2排放系数;是天然气的CO2排放系数;是其他能源的CO2排放系数;是电能的CH4排放系数,是天然气的CH4排放系数,是其他能源的CH4排放系数;是电能的N2O排放系数,是天然气的N2O排放系数,是其他能源的N2O排放系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动力电池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G为:式中:及分别表示所有原材料在锂动力电池原材料加工阶段产生的CO2排放量、CH4排放量和N2O排放量;及分别表示锂动力电池在装配阶段产生的CO2排放量、CH4排放量和N2O排放量。5.一种锂动力电池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测算模块,用于基于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采用中点法,分别测算锂动力电池原材料加工阶段产生的第一气体排放量和装配阶段产生的第二气体排放量,所述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立军,李彤,李书华,白先旭,董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