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78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和门体,箱体形成有制冷间室、位于制冷间室后侧的后壁和连接后壁并位于制冷间室周围的四个内周壁;门体包括真空玻璃和围设于所述真空玻璃四周的门框,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门框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真空玻璃具有内玻璃、外玻璃和密封连接于内玻璃和外玻璃四周边缘的连接材料,在所述门体厚度方向上,所述内玻璃到所述箱体的距离设定为A,A≤3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冷设备控制内层玻璃到箱体之间的距离,一方面减小冷气从门体和箱体之间的间距扩散的冷量,另一方面,利用箱体发泡层对发泡层周围内玻璃的保温作用,有效防止箱体与门体连接处的冷气自内玻璃扩散至连接材料,从连接材料溢出门体外,造成产品耗电量增加的问题。造成产品耗电量增加的问题。造成产品耗电量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超薄门体的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冰箱或立式冷柜为了从外侧能够看到内部储藏的物品,将门体设计成具有保温效果的双层真空玻璃,但由于双层真空玻璃需要采用连接材料进行连接,而连接材料处容易漏冷导致耗电量增加,因此会在双层真空玻璃外侧加设一层与真空玻璃间隔设置的外层玻璃,使门体的厚度较大,厚度较大的门体由于重量较大,长时间开关门容易造成门体下垂、门关不严使产品耗电量增加导致冷柜或冰箱结霜、结冰严重,产品无法正常制冷等问题,门体厚度较大还会使包装过度、整机成本升高、产品性价比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控制内玻璃到箱体之间的距离,大大减小了冷气从连接材料处泄露的风险,因此可省去真空玻璃外的外层玻璃,从而减小门体厚度及重量,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之一,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形成有制冷间室、位于制冷间室后侧的后壁和连接后壁并位于制冷间室周围的四个内周壁;
[0005]门体,包括真空玻璃和围设于所述真空玻璃四周的门框,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门框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真空玻璃具有内玻璃、外玻璃和密封连接于内玻璃和外玻璃四周边缘的连接材料,在所述门体厚度方向上,所述内玻璃到所述箱体的距离设定为A,A≤30mm。
[0006]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玻璃到所述箱体的距离A≤13mm。
[0007]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玻璃到所述箱体的距离A≤10mm。
[0008]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材料自所述真空玻璃外缘向内延伸不超过同侧内周壁朝向制冷间室的内壁面。
[0009]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连接材料的宽度方向上,连接材料内缘至前述内壁面之间的距离设定为B,B≥25mm。
[0010]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还包括门封条,所述门封条具有密封主体和连接密封主体的安装部,所述门框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门框包括内框、外框和形成于内框和外框之间的保温腔,所述保温腔包括覆盖所述真空玻璃的外缘的侧保温腔、位于所述安装槽旁侧的内保温腔。
[0011]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连接材料的宽度方向上,所述连接材料的内缘位于所述门封条内缘的外侧。
[0012]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还包括灯条,所述灯条通过所述内框固定于所述门体上,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制冷间室一侧。
[0013]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灯条和连接材料内缘之间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保温材料。
[0014]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框与所述外玻璃之间设置有加热膜,在所述门体厚度方向上,所述加热膜部分或全部与所述连接材料重叠。
[0015]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形成为所述后壁和四个内周壁,所述内胆沿所述内周壁靠近所述门体一端向远离所述制冷间室形成一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内设置一加热丝,所述外壳朝向制冷间室一侧形成一U型槽,所述让位槽置于所述U型槽内。
[0016]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7]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冷设备的门体包括具有内外层玻璃和内外层玻璃之间的连接材料的真空玻璃、门框,控制内层玻璃到箱体之间的距离,一方面减小制冷间室内的冷气从门体和箱体之间的间距扩散的冷量,另一方面,利用箱体发泡层对发泡层周围内玻璃的保温作用,有效防止箱体与门体连接处附近的冷气自内玻璃扩散至连接材料,从连接材料溢出门体外,从而造成产品耗电量增加的问题。本技术实施方式基本解决了真空玻璃门体连接材料漏冷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以省略现有技术中真空玻璃外侧的外层玻璃,从而减小门体的厚度和重量,增加门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制冷设备的正视图。
[0020]图3是图2中沿P

P线的剖视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中C处放大图。
[0022]图5是图3中D处放大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与图3中D处同处放大图。
[0024]1、箱体;11、外壳;111、U型槽;112、外侧壁;12、内胆;121、制冷间室;122、后壁;123、内周壁;1231、内壁面;1232、斜壁面;1233、抵接壁;1234、让位槽;1235、加热丝;13、保温层;2、门体;21、真空玻璃;211、内玻璃;212、外玻璃;213、连接材料;22、门框;221、内框;2211、定位部;2212、第一延伸部;22121、第一卡爪;2213、第二延伸部;22131、平台;22132、第二卡爪;222、外框;2221、卡接部;223、保温腔;2231、侧保温腔;2232、内保温腔;224、安装槽;2241、第一侧壁;2242、第二侧壁;23、门封条;231、密封主体;232、安装部;233、辅助气囊;24、灯条;25、保温材料;26、加热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6]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
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0027]并且,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例如,第一侧壁可以被称为第二侧壁,并且类似地第二侧壁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侧壁,这并不背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如图1

5所示,包括:箱体1和门体2,箱体1形成有制冷间室121、位于制冷间室121后侧的后壁122和连接后壁122并位于制冷间室121周围的四个内周壁123;门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形成有制冷间室、位于制冷间室后侧的后壁和连接后壁并位于制冷间室周围的四个内周壁;门体,包括真空玻璃和围设于所述真空玻璃四周的门框,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门框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真空玻璃具有内玻璃、外玻璃和密封连接于内玻璃和外玻璃四周边缘的连接材料,在所述门体厚度方向上,所述内玻璃到所述箱体的距离设定为A,A≤3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玻璃到所述箱体的距离A≤13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玻璃到所述箱体的距离A≤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材料自所述真空玻璃外缘向内延伸不超过同侧内周壁朝向制冷间室的内壁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材料的宽度方向上,连接材料内缘至前述内壁面之间的距离设定为B,B≥2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还包括门封条,所述门封条具有密封主体和连接密封主体的安装部,所述门框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瑾张奎张书锋徐磊杨洪光杨倩倩孟泠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