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自洁功能的水母饲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376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母饲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自洁功能的水母饲养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底座、鱼缸本体和外壳,所述底座的顶端面固定有鱼缸本体,且鱼缸本体的侧端面固定有外壳,所述鱼缸本体的内壁嵌入固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外壳的侧端面嵌入固定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背离外壳的一端嵌入固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出水管液体连通,且外壳与出水管液体连通,所述外壳的内壁底端面安装有水泵,所述外壳的内壁焊接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上滑动套接有活性炭粉包和第三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水母饲养,可快速进行清洁,方便后期进行更换和维护,使实用性更高,操作更加便捷。操作更加便捷。操作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自洁功能的水母饲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母饲养
,具体为一种具备自洁功能的水母饲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母,别称海蜇,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动物,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水域里,水母作为宠物效果极佳,可以改善焦虑,调节身体。因此,水母疗法作为缓解焦虑的心理疏导方法被提出。
[000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04047621U公开了一种新型水母饲养缸,包括缸体、隔离架、纱网、集渣槽、排渣斗、排渣孔和排渣阀;所述的缸体下端设有隔离架,距底面7cm,所述的纱网位于隔离架上,并固定于隔离架上,纱网的直径为3mm,所述的集渣槽设于缸体底部,所述的集渣斗位于集渣槽的中间,所述的集渣斗的下端设有排渣孔,所述的排渣孔上安装有排渣阀。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极其方便,可以快速排出饲养缸体内残渣沉积物,提高饲养缸内水质质量,降低换水频度,减少饲养人的负担。
[0004]1、目前的具备自洁功能的水母饲养装置无法快速对内部水体进行清洁,影响后期饲养,造成实用性不佳;
[0005]2、一般具备自洁功能的水母饲养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快速进行更换和维护,影响人员操作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自洁功能的水母饲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自洁功能的水母饲养装置,包括底座、鱼缸本体和外壳,所述底座的顶端面固定有鱼缸本体,且鱼缸本体的侧端面固定有外壳,所述鱼缸本体的内壁嵌入固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外壳的侧端面嵌入固定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背离外壳的一端嵌入固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外壳的内壁底端面安装有水泵,所述外壳的内壁焊接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上滑动套接有活性炭粉包和第三滤网。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面贴合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块相对底座呈矩形阵列分布。通过支撑块对底座进行支撑和限位。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出水管液体连通,且外壳与出水管液体连通。通过第一连接管方便外壳内的水体过滤清洁后从第一连接管排入鱼缸本体内,且水体通过出水管排入第一连接管内。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嵌入固定有第二滤网,且第一连接管内嵌入固定有第一滤网。通过第二滤网和第一滤网防止通过第二连接管和第一连接管进液和出液时水母通过第二连接管和第一连接管进入外壳内。
[0011]优选的,所述水泵上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背离水泵的一端嵌入固定在第二连
接管内。通过进水管背离水泵的一端嵌入固定在第二连接管内,使人员外接电源打开水泵时抽取鱼缸本体内的水体进入外壳内。
[0012]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内滑动套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对活性炭粉包和第三滤网进行限位。通过安装固定杆后对活性炭粉包和第三滤网进行限位,且拿取固定杆后人员可对活性炭粉包和第三滤网进行拿取。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鱼缸本体,人员在对水母在鱼缸本体内进行饲养时,人员通过进水管背离水泵的一端嵌入固定在第二连接管内,使人员外接电源打开水泵时抽取鱼缸本体内的水体进入外壳内,水体进入后通过活性炭粉包和第三滤网进行过滤,过滤时通过第一连接管方便外壳内的水体过滤清洁后从第一连接管排入鱼缸本体内,使后期内部水体可快速进行清洁,使实用性更高,后期操作更加便捷。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外壳,人员在对鱼缸本体内的水体进行过滤时,通过安装固定杆后对活性炭粉包和第三滤网进行限位,且拿取固定杆后人员可对活性炭粉包和第三滤网进行取出,方便人员对活性炭粉包和第三滤网进行更换和维护,使后期维护和更换更加便捷,方便人员进行操作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鱼缸本体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支撑块;2、底座;3、鱼缸本体;4、出水管;5、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活性炭粉包;8、外壳;9、第一滤网;10、第三滤网;11、固定块;12、固定杆;13、第一限位块;14、第二限位块;15、水泵;16、进水管;17、第二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备自洁功能的水母饲养装置,包括底座2、鱼缸本体3和外壳8,底座2的顶端面固定有鱼缸本体3,且鱼缸本体3的侧端面固定有外壳8,底座2的底端面贴合安装有支撑块1,支撑块1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块1相对底座2呈矩形阵列分布,通过支撑块1对底座2进行支撑和限位。
[0025]鱼缸本体3的内壁嵌入固定有第二连接管6,外壳8的侧端面嵌入固定有出水管4,且出水管4背离外壳8的一端嵌入固定有第一连接管5,第一连接管5与出水管4液体连通,且外壳8与出水管4液体连通,通过第一连接管5方便外壳8内的水体过滤清洁后从第一连接管5排入鱼缸本体3内,且水体通过出水管4排入第一连接管5内。
[0026]外壳8的内壁底端面安装有水泵15,第二连接管6内嵌入固定有第二滤网17,且第一连接管5内嵌入固定有第一滤网9,外壳8的内壁焊接有第一限位块13和第二限位块14,且第一限位块13和第二限位块14上滑动套接有活性炭粉包7和第三滤网10,通过第二滤网17和第一滤网9防止通过第二连接管6和第一连接管5进液和出液时水母通过第二连接管6和第一连接管5进入外壳8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自洁功能的水母饲养装置,包括底座(2)、鱼缸本体(3)和外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顶端面固定有鱼缸本体(3),且鱼缸本体(3)的侧端面固定有外壳(8),所述鱼缸本体(3)的内壁嵌入固定有第二连接管(6),所述外壳(8)的侧端面嵌入固定有出水管(4),且出水管(4)背离外壳(8)的一端嵌入固定有第一连接管(5),所述外壳(8)的内壁底端面安装有水泵(15),所述外壳(8)的内壁焊接有第一限位块(13)和第二限位块(14),且第一限位块(13)和第二限位块(14)上滑动套接有活性炭粉包(7)和第三滤网(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自洁功能的水母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底端面贴合安装有支撑块(1),支撑块(1)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块(1)相对底座(2)呈矩形阵列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浚怡叶见毛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龙巢东湖海洋公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