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361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末端用户的温度与流量参数,根据温度与流量参数,对供冷供热系统中的调节阀与混水泵进行控制,并将末端用户当前的温度与流量参数反馈给能源站;确定满足末端用户的负荷需求的供回水温差,并根据供回水温差,确定供冷供热系统的管网运行温差;能源站根据管网运行网温差对制冷机的出口温度进行调节,以及基于末端用户当前的温度与流量参数对输送泵的流量和扬程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精确控制末端回水温度,在满足末端用户负荷的前提下,提升部分负荷管网整体的运行温差,减少循环水流量。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部分负荷下管网的供水温度,即提高制冷主机的出口温度,提高制冷主机运行能效。提高制冷主机运行能效。提高制冷主机运行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
,尤其涉及一种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及系。

技术介绍

[0002]大型集中供冷/供热系统的能量传递,主要以冷冻/高温水作为媒介,通过能量需求端换热器换热来分配能量,满足需求端的温度控制要求。下面以集中供冷为例介绍本控制方法。大型集中供冷系统,末端用户较多,可能有上百个末端换热器。而这些换热器距离冷源(制冷主机)距离、负荷大小和水力损失等均有较大差异。供冷系统为了满足系统中所有用户的要求,在设计阶段,设备选型均是按照最不利用户的水力损失和冷量需求选择设备。根据目前对楼宇、集中供冷等系统的能耗要求越来越高,水力输送系统和制冷系统也需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如采用节能设备、高效机组,在系统的控制策略上也采取了更为智能的控制系统等。
[0003]目前,暖通空调行业的冷冻水系统在运行阶段,对水力输送、水温以及流量的控制,主要以满足最不利用户的压力和冷量为前提来制定整个冷冻水的温度和流量控制策略。该方式虽然可以满足各种工况下的系统运行要求,但是节能效果不好,存在较多改进的地方。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水力输送、水温以及流量的控制方法中,节能效果不好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0008]采集末端用户的温度与流量参数,根据所述温度与所述流量参数,对所述供冷供热系统中的调节阀与混水泵进行控制,并将末端用户当前的温度与流量参数反馈给能源站;
[0009]确定满足所述末端用户的负荷需求的供回水温差,并根据所述供回水温差,确定供冷供热系统的管网运行温差;
[0010]能源站根据所述管网运行网温差对制冷机的出口温度进行调节,以及基于所述末端用户当前的温度与流量参数对输送泵的流量和扬程进行控制。
[00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温度与所述流量参数,对所述供冷供热系统中的调节阀与混水泵进行控制,包括:
[0012]获取所述末端用户的回水温度,并将所述回水温度与预设的回水温度值进行比较;
[0013]若所述回水温度与所述预设值不相同,则对所述调节阀进行控制;
[0014]获取所述调节阀的调节流量,并根据所述调节流量对所述混水泵进行控制。
[001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调节流量对所述混水泵进行控制,包括:
[0016]若所述调节流量低于单个调节阀额定流量的30%,则启动所述混水泵。
[001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末端用户的负荷需求的供回水温差的计算公式为:
[0018][0019]其中,T
h
表示冷冻水回水温度;T
g
表示冷冻水供水温度;ΔT表示冷冻水进出水温差;Q表示冷冻水流量;W
d
表示用户的实际负荷;K表示冷冻水比热容。
[002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供回水温差,确定供冷供热系统的管网运行温差,包括:
[0021]根据所述供回水温差,确定最不利用户,其中,所述最不利用户为所述供回水温差最大的用户;
[0022]将所述最不利用户的供回水温差作为所述管网运行温差。
[002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能源站根据所述管网运行网温差对制冷机的出口温度进行调节,包括:
[0024]将预设的回水温度值减去所述管网运行网温差,得到所述制冷机的出口温度。
[002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末端用户当前的温度与流量参数对输送泵的流量和扬程进行控制,包括:
[0026]基于所述末端用户当前的流量参数,确定流量总和;
[0027]根据所述流量总和,确定输送泵的数量。
[002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末端用户当前的温度与流量参数对输送泵的流量和扬程进行控制,包括:基于所述末端用户当前的温度与流量参数,确定末端用户的负荷组合信息;
[0029]根据所述负荷组合信息,对所述输送泵的扬程进行控制。
[003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末端控制模块,用于采集末端用户的温度与流量参数,根据所述温度与所述流量参数,对所述供冷供热系统中的调节阀与混水泵进行控制,并将末端用户当前的温度与流量参数反馈给能源站;
[0031]数据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满足所述末端用户的负荷需求的供回水温差,并根据所述供回水温差,确定供冷供热系统的管网运行温差;
[0032]能源站控制模块,用于确定能源站根据所述管网运行网温差对制冷机的出口温度进行调节,以及基于所述末端用户当前的温度与流量参数对输送泵的流量和扬程进行控制。
[003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程序,处理器执行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方案中任一项的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的步骤。
[003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采集末端用户的温度与流量参数,根据所述温度与所述流量参数,对所述供冷供热系
统中的调节阀与混水泵进行控制,并将末端用户当前的温度与流量参数反馈给能源站。然后确定满足所述末端用户的负荷需求的供回水温差,并根据所述供回水温差,确定供冷供热系统的管网运行温差。最后,能源站根据所述管网运行网温差对制冷机的出口温度进行调节,以及基于所述末端用户当前的温度与流量参数对输送泵的流量和扬程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可精确控制末端回水温度,在满足末端用户负荷的前提下,提升部分负荷管网整体的运行温差,减少循环水流量。同时,本专利技术提升了部分负荷下管网的供水温度,即提高制冷主机的出口温度,提高制冷主机运行能效。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中末端用户流程控制图。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中管网水利特性图。
[003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中数据处理模块的原理框图。
[003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终端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1]目前,暖通空调行业的冷冻水系统在运行阶段,对水力输送、水温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末端用户的温度与流量参数,根据所述温度与所述流量参数,对所述供冷供热系统中的调节阀与混水泵进行控制,并将末端用户当前的温度与流量参数反馈给能源站;确定满足所述末端用户的负荷需求的供回水温差,并根据所述供回水温差,确定供冷供热系统的管网运行温差;能源站根据所述管网运行网温差对制冷机的出口温度进行调节,以及基于所述末端用户当前的温度与流量参数对输送泵的流量和扬程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温度与所述流量参数,对所述供冷供热系统中的调节阀与混水泵进行控制,包括:获取所述末端用户的回水温度,并将所述回水温度与预设的回水温度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回水温度与所述预设值不相同,则对所述调节阀进行控制;获取所述调节阀的调节流量,并根据所述调节流量对所述混水泵进行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节流量对所述混水泵进行控制,包括:若所述调节流量低于单个调节阀额定流量的30%,则启动所述混水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用户的负荷需求的供回水温差的计算公式为:其中,T
h
表示冷冻水回水温度;T
g
表示冷冻水供水温度;ΔT表示冷冻水进出水温差;Q表示冷冻水流量;W
d
表示用户的实际负荷;K表示冷冻水比热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供回水温差,确定供冷供热系统的管网运行温差,包括:根据所述供回水温差,确定最不利用户,其中,所述最不利用户为所述供回水温差最大的用户;将所述最不利用户的供回水温差作为所述管网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明明王俊黄志伟马鑫龙陆涵邹文龙沈强游咏余辉高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燃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