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智能识别车辆自动充电的充电桩装置和充电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349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智能识别车辆自动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感应装置判断车位线内是否停车;S2:若车位线内停车,识别模块识别车辆的车牌号;S3:处理模块基于车牌号查询车辆车型,基于车辆车型解锁充电桩的充电头,机器人使用充电头对车辆进行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自动选择适配车辆的充电头,使用机器人自动对车辆进行充电。充电。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智能识别车辆自动充电的充电桩装置和充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智能识别车辆自动充电的充电桩装置和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居民小区停车场和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目前己经逐步展开了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建设,在某些城市相继开始建立电动汽车充电桩和充电站,从长远来看,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电动汽车及其充电设备必将成为发展的巨大趋势,但是,现阶段用户在使用充电桩时,需要甄别充电头的型号是否适配车辆,需要手动连接充电头和充电口,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
[0003]现有技术中,除了基础的充电桩充电功能外,更多的是从环保角度和充电桩架设角度去进行推广和普及,但是没有考虑到自动选择适配车辆的充电头,使用机器人自动对车辆进行充电的问题。
[0004]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充电桩”,其公告号:CN110789383A,其申请日:2019年11月15日,该专利技术通过半导体散热器与散热风扇配合散热,能大大提高充电桩的散热效率,防止充电桩因热量过高导致充电效率降低,但是存在不能自动选择适配车辆的充电头,不能使用机器人自动对车辆进行充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不能自动选择适配车辆的充电头,不能使用机器人自动对车辆进行充电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智能识别车辆自动充电的充电桩装置和充电方法,能自动选择适配车辆的充电头,使用机器人自动对车辆进行充电。
[0006]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智能识别车辆自动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通过感应装置判断车位线内是否停车;
[0008]S2:若车位线内停车,识别模块识别车辆的车牌号;
[0009]S3:处理模块基于车牌号查询车辆车型,基于车辆车型解锁充电桩的充电头,机器人使用充电头对车辆进行充电。
[0010]本方案中,通过感应装置判断车位线内是否停车,若车位线内停车,识别模块识别车辆的车牌号,识别模块调用图像识别接口采集车辆图像信息,识别车辆车牌号,将车牌号传输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基于车牌号查询车辆车型,基于车辆车型解锁充电桩的充电头,机器人使用充电头对车辆进行充电,机器人接收到充电指令后,移动至充电桩已解锁的充电装置处获取充电头,根据车型打开车辆充电口,连接充电头和充电口后锁定电子锁止装置,能自动选择适配车辆的充电头,使用机器人自动对车辆进行充电。
[0011]作为优选,S3还包括:处理模块基于车牌号查询电子充电卡,若存在电子充电卡,基于电子充电卡扣除车辆充电费用,否则扫码支付充电费用。
[0012]本方案中,根据车牌号查询车主的电子充电卡,将车牌号输入到第三方接口,通过第三方接口根据车牌号查询车主信息,根据车主信息查询该车主的电子充电卡,在车辆充电后电子充电卡进行自动扣费,避免扫码充电的繁琐步骤,电子充电卡可提前充值充电金额,用于车辆充电,当次充电金额已扣除完且车辆未充满电时,充电桩继续为车辆进行充电,电子充电卡记录欠费金额。若未查询到电子充电卡,则通过语音模块提示车主进行扫码充电。
[0013]作为优选,S3还包括:处理模块基于车牌号查询手机号,基于手机号发送车辆充电信息和完成充电信息。
[0014]本方案中,根据车牌号查询车主手机号,将车牌号输入到第三方接口,通过第三方接口根据车牌号查询车主信息,根据车主信息查询该车主的手机号,用于向车主发送车辆充电信息和完成充电信息,充电信息用于保障车辆的安全性,完成充电信息用于及时提醒车主车辆充电完成需尽快挪走车辆,保障充电桩的充电效率,充电信息内容包括车牌号和充电地点,完成充电信息内容包括车牌号、充电地点、充电时长和充电费用,若使用电子充电卡进行充电,信息内容还包括电子充电卡的剩余金额。
[0015]作为优选,通过感应装置判断车位线内是否停车的方法为:车位线内未停车辆时感应装置采集到的光照强度高于已停车辆时的光照强度。
[0016]本方案中,车位线中心处设置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通过光照强度对比判断车位线中是否停靠了车辆,未停车辆时感应装置采集到的光照强度高于已停车辆时的光照强度,若感应装置检测到车位线内停靠了车辆,将车位线内停靠了车辆的结果信息传输至接收模块。
[0017]作为优选,充电信息内容包括车牌号和充电地点,完成充电信息内容包括车牌号、充电地点、充电时长和充电费用。
[0018]本方案中,充电信息内容包括车牌号和充电地点,完成充电信息内容包括车牌号、充电地点、充电时长和充电费用,充电信息用于保障车辆的安全性,完成充电信息用于及时提醒车主车辆充电完成需尽快挪走车辆,保障充电桩的充电效率。
[0019]作为优选,基于车辆车型解锁充电桩的充电头的方法为:根据车辆车型查询车辆充电口型号,根据车辆充电口型号解锁充电桩对应充电装置的充电头。
[0020]本方案中,根据车辆车型查询车辆充电口型号,根据车辆充电口型号解锁充电桩对应的充电装置的充电头,充电桩充电装置包括若干个型号的充电头,若该充电桩没有车辆对应的充电头,则通过语音模块提示车主无适配充电装置,充电桩的充电头解锁后,将充电指令传输至机器人,机器人接收到充电指令后,移动至充电桩已解锁的充电装置处获取充电头,根据车型打开车辆充电口,连接充电头和充电口后锁定电子锁止装置。
[0021]作为优选,一种基于大数据智能识别车辆自动充电的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机器人、车位线、限位挡板和遮阳棚,充电桩设有处理装置和充电装置,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识别模块、处理模块、统计模块、语音模块和显示模块。
[0022]本方案中,限位挡板呈U型,设置于充电桩和车位线之间,用于对车辆倒车时进行限位,避免车辆倒车过度导致车辆撞上充电桩,车位线呈矩形,用于规范车辆充电时的停车
地点,便于自动充电,感应装置通过光照强度对比判断车位线中是否停靠了车辆,若感应装置检测到车位线内停靠了车辆,将车位线内停靠了车辆的结果信息传输至接收模块,遮阳棚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存储太阳能并通过转化装置转化为电能为车辆进行充电,充电桩设有处理装置和充电装置,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识别模块、处理模块、统计模块、语音模块和显示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感应装置传输的结果信息,当接收模块接收到感应装置传输的结果信息时,表示车位线内停靠了车辆,接收模块传输信号至识别模块,识别模块调用图像识别接口采集车辆图像信息,识别车辆车牌号,将车牌号传输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接收到车牌号后,根据车牌号进行关联查询:根据车牌号查询车型,将车牌号输入到第三方接口,通过第三方接口根据车牌号查询车型;根据车牌号查询车主的电子充电卡,将车牌号输入到第三方接口,通过第三方接口根据车牌号查询车主信息,根据车主信息查询该车主的电子充电卡;根据车牌号查询车主手机号,将车牌号输入到第三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智能识别车辆自动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感应装置判断车位线内是否停车;S2:若车位线内停车,识别模块识别车辆的车牌号;S3:处理模块基于车牌号查询车辆车型,基于车辆车型解锁充电桩的充电头,机器人使用充电头对车辆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智能识别车辆自动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S3还包括:处理模块基于车牌号查询电子充电卡,若存在电子充电卡,基于电子充电卡扣除车辆充电费用,否则扫码支付充电费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智能识别车辆自动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S3还包括:处理模块基于车牌号查询手机号,基于手机号发送车辆充电信息和完成充电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智能识别车辆自动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感应装置判断车位线内是否停车的方法为:车位线内未停车辆时感应装置采集到的光照强度高于已停车辆时的光照强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智能识别车辆自动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充电信息内容包括车牌号和充电地点,完成充电信息内容包括车牌号、充电地点、充电时长和充电费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超张卫康陈金威张冲标钱辰雯陆雅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善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