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程化的鹿茸干细胞外泌体和制备方法、及在骨肉瘤治疗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肿瘤治疗
,具体是工程化的鹿茸干细胞外泌体和制备方法、及在骨肉瘤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骨肉瘤也叫成骨肉瘤,是较常见的发生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或儿童的一种恶性骨肿瘤,在小儿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约为小儿肿瘤的5%。骨肉瘤是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从间质细胞系发展而来,肿瘤迅速生长是由于肿瘤经软骨阶段直接或间接形成肿瘤骨样组织和骨组织。下肢负重骨在外界因素(如病毒)的作用下,使细胞突变,可能与骨肉瘤形成有关。典型的骨肉瘤源于骨内,另一与此完全不同类型的是与骨皮质并列的骨肉瘤,源于骨外膜和附近的结缔组织。后者较少见,预后稍好。
[0003]骨肉瘤目前仍是儿童和青少年恶性肿瘤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但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已经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该病的生存率。研究发现miR
‑
143是一种抑癌因子,但其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受到了显著抑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工程化的鹿茸干细胞外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鹿茸干细胞外泌体负载有miR
‑
143。2.工程化的鹿茸干细胞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培养鹿茸干细胞S11、选取鹿茸的间充质组织,洗去血污,将其切割成碎块,将所述碎块洗涤干净后置于离心管中,离心收集沉淀A;S12、将所述沉淀A进行消化处理,消化处理后加入DMEM原代培养液进行洗涤,其后离心收集沉淀B;S13、将所述沉淀B均匀涂在细胞培养瓶底部,倒置培养瓶并加入DMEM原代培养液,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其后正置培养瓶继续静置培养,其后将细胞进行胰蛋白酶消化,冻存,获得原代鹿茸干细胞;S14、将所述原代鹿茸干细胞在传代培养基上进行传代培养,得到鹿茸干细胞;S15、取新鲜培养基,将所述鹿茸干细胞接种于所述新鲜培养基上,并向所述新鲜培养基中加入miR
‑
143的慢病毒悬液进行培育,得到携带miR
‑
143的鹿茸干细胞;S2、分离外泌体将培育的携带miR
‑
143的鹿茸干细胞置于离心管中,在4℃下,经过3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置于新的离心管中,在4℃、2000r/min下离心15min;取上清液置于新的离心管中,在4℃、20000r/min下离心30min;取上清液置于新的超速离心管中,在4℃、100000r/min下离心2h;收集沉淀,经过无菌PBS重悬,在经过无菌滤膜过滤后,得到外泌体进行低温保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化的鹿茸干细胞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