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功能性微纳米纤维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的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功能性微纳米纤维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排放污水中含氮化合物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危害,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生物健康构成威胁。生物膜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生物脱氮工艺,通过载体定殖微生物,微生物将水体中含氮化合物转化为氮气去除,具有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0003]现有的生物载体具有以下几种:矿物类(火山岩、石英砂等),该类载体的微生物附着速度慢、附着量小;软性纤维类(改性聚丙烯纤维、聚丙烯蓬起纱等),该类载体材料通常挂膜量尚可,但是缺乏功能性设计,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塞现象;塑料载体类(聚偏二氟乙烯规整填料、聚四氟乙烯填料、聚丙烯等),该类填料通常挂膜速率和挂膜量都较小,由于微生物附着粘附力不够,容易发生生物膜脱落。因此,现有的生物载体难以适应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的生物载体需求,常常需要额外补充碳源与醌介体解决脱氮效率低,生物附着量少等问题。但是额外补充的碳源与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功能性微纳米纤维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聚丙烯腈加入到N,N
‑
二甲基甲酰胺中,密闭搅拌至完全溶解,其中所述聚丙烯腈的含量为8%
‑
15% wt,再加入醌介体混匀,得到纺丝液a;将N,N
‑
二甲基甲酰胺和氯仿按2:8(v/v)的比例配置有机溶剂,将聚已内酯加入所述有机溶剂中,密闭搅拌至完全溶解,其中所述聚已内酯的含量为8%
‑
15% wt,得到纺丝液b;使用静电纺丝装置将所述纺丝液a和所述纺丝液b进行同步静电纺丝,分别制成醌基纤维与缓释碳源纤维,并且所述醌基纤维与所述缓释碳源纤维交叉形成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复合功能性微纳米纤维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功能性微纳米纤维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醌介体包括劳索酮与富里酸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功能性微纳米纤维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劳索酮在所述纺丝液a的浓度为0.1
‑
5mg/ml,所述富里酸在所述纺丝液a的浓度为0.1
‑
5 mg/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