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31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长臂与短臂倾斜固定连接,长臂与短臂的连接处设为拐点,拐点紧密放置于髁间窝近端出口顶点,长臂富有弹性紧贴股骨后侧皮质,短臂具有防滑特性紧贴髁间窝顶壁,长臂还与直杆的前端固定连接,直杆上贯通设置前内侧束定位孔及后外侧束定位孔,供双束骨道定位,直杆通过斜杆与定位器把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前外侧入路放置定位器,通过前内侧入路放置关节镜更清晰地观察定位器的定位点,通过附加前内侧入路放置克氏针和钻头进行操作,更有助于骨道的解剖定位,精准制作股骨骨道,定位器还避免了术中C臂透视,而且定位和钻孔一次性完成,节省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提高了手术效率。提高了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股骨骨道的非解剖定位与术后不稳、移植物断裂等不良的临床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有经验的前交叉韧带重建外科医生也存在预期的股骨骨道定位和实际的股骨骨道位置之间的差异。
[0003]股骨骨道的定位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带偏心距定位器,前交叉韧带尺或C臂透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缺点。带偏心距定位器的缺点是股骨骨道较实际的解剖位置高,不是解剖点定位。这种方法容易受到膝关节大小,移植物直径及髁间窝外侧壁形态的影响。还有人用关节镜下测量尺测量髁间窝外侧壁的长度来进行定位。先用微骨折锥定位然后再用克氏针钻孔,操作步骤较麻烦,有时不容易找到微骨折锥的定位孔从而增加手术时间。术中C臂透视这一方法的缺点是比较费时费力,而且还有容易受到射线辐射的风险。这些方法最终还是要依靠术者的经验来完成定位,因此不够精准。另外骨道扩大后,更容易产生偏移误差,无法精准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其特征在于:长臂(1)与短臂(2)倾斜固定连接,所述长臂(1)与所述短臂(2)的连接处设为拐点(8),所述拐点(8)紧密放置于髁间窝近端出口顶点,所述长臂(1)还与直杆(3)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直杆(3)上贯通设置前内侧束定位孔(4)及后外侧束定位孔(5),供骨道定位,所述直杆(3)通过斜杆(6)与定位器把手(7)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1)与所述短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震吕松岑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