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投线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24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投线仪,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侧的壳体、活动安装于壳体内的摆体及固定于摆体的激光器,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线投射至壳体的外部;摆体包括安置激光器的基体及贯通基体的开口,激光投线仪还包括连接于激光器的散热件,散热件自激光器的表面向外延伸,并经由开口延伸至基体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激光器上设置散热件,并将散热件延伸至基体的外侧,以充分和外部空气接触,提升了激光器的散热性能和精度稳定性;在摆体上设置贯通的开口,减轻摆体重量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摆体自动安平的速度,提高激光投线仪的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投线仪
[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激光投线仪,特别涉及一种发射激光并用于室内装潢或设备安装的激光投线仪。
[
技术介绍
][0002]激光投线仪是一种发射垂直或水平的可见激光,并在目标面上标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机器,通过激光线条将工作准线精确地投射于工作对象上,使得施工过程更为方便和省时。
[0003]目前市面上的激光投线仪普遍采用LD光源,产生光源的激光器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热,并且激光器的功率越高,发热量越大;而激光器的主体部分是依靠螺钉固定在密闭的摆体内,现有的激光器无法得到有效的散热,从而降低了激光器的寿命和精度稳定性,进一步的,发热还会影响螺钉处螺纹胶的稳定性,导致螺钉松动,影响激光投线仪的标线精度。
[0004]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激光投线仪,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激光投线仪。
[0006]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激光投线仪,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侧的壳体、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摆体及固定于所述摆体的激光器,所述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线投射至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摆体包括安置所述激光器的基体及贯通所述基体的开口,所述激光投线仪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激光器的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自所述激光器的表面向外延伸,并经由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基体的外侧。
[0007]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激光器包括收容于所述摆体内的激光发生器、延伸至所述摆体外侧的激光调节器及连接于所述激光发生器和所述激光调节器之间的安装部分,所述散热件连接于所述激光发生器。
[0008]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散热件包括数个间隔布置的散热片,数个所述散热片沿着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径向向外延伸。
[0009]进一步改进方案为:在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径向方向上,最外侧两个所述散热片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小于所述激光发生器的直径。
[0010]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激光器包括自所述安装部分的外周向内凹陷的卡槽及连接所述激光器和所述基体的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基体并延伸至所述卡槽内,以固持所述激光器。
[0011]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基体包括相对于所述底座斜向上布置的第一面及相对于所述底座斜向下布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端部相汇接。
[0012]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基体包括贯通所述第一面的安装口,所述激光器自所述安装口向外延伸出所述基体。
[0013]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所述开口和所述安装口相连通。
[0014]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壳体包括开设于侧面的窗口,所述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线经由所述窗口投射至所述壳体外。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所述激光器上设置所述散热件,并将所述散热件延伸至所述基体的外侧,以充分和外部空气接触,提升了所述激光器的散热性能和精度稳定性;在所述摆体上设置贯通的开口,减轻所述摆体重量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所述摆体自动安平的速度,提高所述激光投线仪的可靠性;将所述散热件直接连接于发热量最大的所述激光发生器区域,能提升所述激光器的散热性能;另外,在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径向方向上,尽可能多的布置所述散热片,以进一步提升所述激光器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激光投线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所示激光投线仪去掉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所示激光投线仪去掉底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1所示激光投线仪中激光器和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激光投线仪100,该激光投线仪100包括底座1、安装于底座1上侧的壳体2、连接于底座1下侧的支撑腿6、安置于壳体2内的激光组件和控制组件、设置于壳体2侧面的开关组件7、设置于壳体2顶面的功能组件8、安装于底座1的调整组件9及安装于壳体2侧面的电池包(未图示),支撑腿6具有三个,且呈120度间隔设置于底座1的外周缘,以将激光投线仪100安置于工作平面内,并形成稳固支撑;电池包为激光组件提供能量,启动开关组件7,控制激光组件产生激光线,并投射至壳体2 的外部。
[0023]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激光组件、开关组件7和功能组件8均连接于控制组件,具体的,开关组件7为旋钮形式的开关元件,并具有打开的第一位置和关闭的第二位置,用户通过旋转旋钮,可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功能组件8包括设置于壳体2顶部的多个按键,不同的按键能实现不同的功能,比如:根据场景的需求,来手动调节激光组件投射的激光线的亮度,来达到性能和续航的平衡;亦或根据使用的需求,来打开或关闭水平激光线或垂直激光线。
[0024]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壳体2大致呈柱形,开关组件7和电池包位于壳体2 相对的两侧,且开关组件7和电池包均靠近底座1设置;调整组件9用以驱动壳体2和激光组件一起相对于底座1转动,以将垂直激光线移动至所需的目标位置处。
[0025]请结合图2所示,上述激光组件包括连接于底座1上侧的转盘20、安装于转盘20的数个支柱(未图示)、活动连接于支柱的摆体3及固定于摆体3的激光器4,摆体3可相对于支柱进行偏转,使得摆体3在壳体2内相对活动,因此激光投线仪100在不平整的工作面上也能实现作业。具体的,转盘20包括自上端面向内凹陷的活动槽21,摆体3的下端延伸至活动槽
21内,摆体3在活动槽 21限定的区域内能活动。
[0026]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激光器4包括发射水平激光线的第一激光器49及发射垂直激光线的第二激光器48,第一激光器49具有一个,而第二激光器48具有多个且间隔分布于摆体3的周侧,第二激光器48位于第一激光器49的上侧,以使得发射的激光线互不干扰。对应的,壳体2包括开设于侧面的第一窗口21 及开设于第一窗口21上侧的第二窗口22,第一窗口21和第二窗口22的数量和位置分别与第一激光器49和第二激光器48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使得激光器4 产生的激光线经由窗口投射至壳体2外。
[0027]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上述激光器4包括收容于摆体3内的激光发生器41、延伸至摆体3外侧的激光调节器43、连接于激光发生器41和激光调节器 43之间的安装部分42、自安装部分42的外周向内凹陷的卡槽44及将激光器4 固定至摆体3的紧固件45,紧固件45穿过摆体3并延伸至卡槽44内,以固持激光器4。
[0028]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紧固件45为螺钉。
[0029]进一步的,上述摆体3包括安置激光器4的基体31及贯通基体31的开口 32,激光投线仪100还包括连接于激光器4的散热件5,散热件5自激光器4的表面向外延伸,并经由开口32延伸至基体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投线仪,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侧的壳体、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摆体及固定于所述摆体的激光器,所述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线投射至所述壳体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体包括安置所述激光器的基体及贯通所述基体的开口,所述激光投线仪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激光器的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自所述激光器的表面向外延伸,并经由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基体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包括收容于所述摆体内的激光发生器、延伸至所述摆体外侧的激光调节器及连接于所述激光发生器和所述激光调节器之间的安装部分,所述散热件连接于所述激光发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投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数个间隔布置的散热片,数个所述散热片沿着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径向向外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投线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径向方向上,最外侧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东吴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