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厉斌专利>正文

一种蟑螂捕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21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蟑螂捕捉器,涉及捕捉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中笼、盖板,底座的每个侧面均开设有引诱口,引诱口的上方倾斜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端的两侧与引诱口上端的两侧转动连接;底座的中部固定有凸台;中笼扣合在底座的顶部,中笼的中部开设有引导口,引导口的内部倾斜设置有斜板,斜板的底端与凸台的顶部贴合,引导口的顶部放置有第二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结构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能够通过诱饵仓放置的诱饵物料吸引蟑螂进入装置内部,并通过两个单向门使蟑螂无法逃脱,并通过水将蟑螂进行灭杀,避免长期使用化学药物使蟑螂的耐药性增强,也避免药物毒性给人类自身带来伤害。毒性给人类自身带来伤害。毒性给人类自身带来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蟑螂捕捉器


[0001]本技术属于捕捉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蟑螂捕捉器。

技术介绍

[0002]蟑螂是一种古老的昆虫,它繁殖迅速,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是细菌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蟑螂经常出没于饭店、超市、家庭厨房等地方,使人们感到厌恶,并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0003]对于喷洒药物这种化学灭蟑方法,一方面,长期使用化学药物使蟑螂的耐药性增强,另一方面,采用毒性灭蟑药物也不可避免地给人类自身带来伤害;
[0004]对于物理式诱捕灭蟑的方法,常见的有粘胶板等,即在平板上涂覆一层粘胶。然而,这种构造的捕捉器,即使有许多蟑螂被粘在粘胶上,如果蟑螂不停地活动,那么它们中的大多中仍然可能会逃脱。实验表明,粘胶捕捉器的捕获率在10%左右,根据粘胶的种类和温度的差异有所区别。也就是说,最终被粘胶捕捉器捕获的仅仅是最初被捕获的蟑螂中的一小部分,不能满足家庭厨房、医院等对卫生要求较高场所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蟑螂捕捉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蟑螂捕捉器,包括底座、中笼、盖板,所述底座的每个侧面均开设有引诱口,所述引诱口的上方倾斜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端的两侧与引诱口上端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中部固定有凸台;
[0007]所述中笼扣合在底座的顶部,所述中笼的中部开设有引导口,所述引导口的内部倾斜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底端与凸台的顶部贴合,所述引导口的顶部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与引导口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
[0008]所述盖板扣合在中笼的顶部,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通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中笼、盖板均有六个侧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中笼、盖板的侧面均设置为弧形。
[0011]进一步地,所述引诱口的下端均设置为斜面。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中笼的内壁均匀固定有多个加强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侧的端角位置处均设置有诱饵仓,所述底座外侧且位于诱饵仓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透气孔。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多结构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能够通过诱饵仓放置的诱饵物料吸引蟑螂进入装置内部,并通过两个单向门使蟑螂无法逃脱,并通过水将蟑螂进行灭杀,避免长期使用化学药物使蟑螂的耐药性增强,也避免药物毒性给人类自身带来伤害;其结构较为简单,易于生产,在清理蟑螂尸体时,仅需将盖板拆除,从而可将蟑螂从中笼内导出,通过
冲刷的方式,即可完成装置的清理。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俯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笼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盖板的结构仰视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底座;2、中笼;3、盖板;4、引诱口;5、第一挡板;6、凸台;7、诱饵仓;8、引导口;9、第二挡板;10、加强板;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图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蟑螂捕捉器,包括底座1、中笼2、盖板3,其中,底座1、中笼2、盖板3均有六个侧面,底座1、中笼2、盖板3的侧面均设置为弧形;底座1的每个侧面均开设有引诱口4,其中,为了便于蟑螂爬进底座1内部,引诱口4的下端均设置为斜面;引诱口4的上方倾斜设置有第一挡板5,第一挡板5上端的两侧与引诱口4上端的两侧转动连接;通过第一挡板5使得蟑螂进入底座1内部后无法逃脱;底座1的中部固定有凸台6;
[0026]其中,为了便于引诱蟑螂,底座1内侧的端角位置处均设置有诱饵仓7,底座1外侧且位于诱饵仓7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透气孔;通过诱饵仓7方便放置诱饵物料,通过透气孔方便诱饵物料的气体向外散发。
[0027]中笼2扣合在底座1的顶部,中笼2的中部开设有引导口8,引导口8的内部倾斜设置有斜板,斜板的底端与凸台6的顶部贴合,引导口8的顶部放置有第二挡板9,第二挡板9的一端与引导口8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其中,中笼2的内壁均匀固定有多个加强板10,通过加强板10增加中笼2的牢固性,避免误踩造成装置损坏,有效地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8]通过斜板下端与凸台6的贴合,使得进入底座1内部的蟑螂可通过斜板爬如中笼2内部,通过第二挡板9对引导口8上端进行封堵,使得蟑螂进入中笼2内部后无法逃脱。
[0029]盖板3扣合在中笼2的顶部,盖板3上开设有通孔11,通过通孔11可向中笼2内部浇灌水,便于将进入中笼2内部的蟑螂通过淹没的方式进行灭杀。
[0030]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使用时,将底座1与中笼2分离,将诱饵物料放置在诱饵仓7的位置处,并将底座1、中笼2、盖板3扣合;在放置后,通过诱饵仓7位置处的诱饵物
料吸引蟑螂,使蟑螂可通过引诱口4进入底座1内部,在蟑螂通过引诱口4时,会将第一挡板5下端顶起,在蟑螂进入底座1内部后,第一挡板5因重力下坠闭合,对引诱口4进行封堵,实现了单向门的效果;
[0031]在蟑螂进入底座1内部后,可通过凸台6和引导口8内部的斜板,从引导口8进入中笼2内部,在蟑螂通过引导口8进入中笼2内部时,会将第二挡板9的一端顶起,在蟑螂进入中笼2内部后,第二挡板9因重力自然下坠,对引导口8的上端进行封堵,实现了单向门的效果;
[0032]可提现向中笼2内部灌注水,使得蟑螂进入中笼2后掉入中笼2内部存储的水内,也可通过盖板3顶部的通孔11,向中笼2的内部进行浇灌,将蟑螂灭杀在中笼2内部;
[0033]在清理时,将盖板3与中笼2分离,将蟑螂尸体倒出,通过冲刷即可实现对装置的冲洗。
[003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蟑螂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中笼(2)、盖板(3),所述底座(1)的每个侧面均开设有引诱口(4),所述引诱口(4)的上方倾斜设置有第一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5)上端的两侧与引诱口(4)上端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中部固定有凸台(6);所述中笼(2)扣合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中笼(2)的中部开设有引导口(8),所述引导口(8)的内部倾斜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底端与凸台(6)的顶部贴合,所述引导口(8)的顶部放置有第二挡板(9),所述第二挡板(9)的一端与引导口(8)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盖板(3)扣合在中笼(2)的顶部,所述盖板(3)上开设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厉斌
申请(专利权)人:朱厉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