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筒体组拼操作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18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筒体组拼操作架,包括组拼墩台和操作平台;组拼墩台为沿待组拼金属筒体的圆弧周向均布的多个;墩台工作面板上的开口中水平设置有滚轮,滚轮的轮轴垂直于待组拼金属筒体的切线、轮面位于待组拼金属筒体的圆弧位置,滚轮顶部轮面高出开口。开口两侧设置有筒体组装定胎内卡块和筒体组装定胎外卡块。操作平台为多层的环状平台;组拼墩台与操作平台立柱之间水平设置有支撑横梁;各操作平台立柱之间沿高度方向设置多层操作平台环梁,操作平台环梁和支撑横梁上满设所述操作平台走道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金属筒体组拼操作架将金属筒体的组拼各工序在高度方向纵向设置,实现了流水化作业,节约场地空间和机械台班。台班。台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筒体组拼操作架


[0001]本技术属于筒体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筒体组拼操作架。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能源等行业中,大量的筒体类耸立构筑物因其优越稳定性及不可替代的功能性得到广泛应用。这种筒体类结构的安装施工常用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后台分段式加工。加工成形的各段筒体运至安装的基础处,利用提升装置或顶升装置等机械吊装,采用倒置式方式分段组合安装。但这种方法需要有足够大的起吊空间。第二种是适合于场地有限的情况,将成型后的各散件板在需要安装的基础处制筒、组拼;但这种方法往往由于工序较多,受场地限制又使现场施工时各工序的衔接性差,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筒体组拼的操作架,在完成金属筒体的组拼安装时,既不需要大的起吊空间,也可以实现流水线作业,工作效率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金属筒体组拼操作架,包括组拼墩台和操作平台;所述组拼墩台为沿待组拼金属筒体的圆弧周向均布的多个;所述组拼墩台包括设置在基础上的墩台埋件、固定在所述墩台埋件上的墩台承压柱和固定在所述墩台承压柱顶部的墩台工作面板;所述墩台工作面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中水平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轮轴垂直于所述待组拼金属筒体的切线,所述滚轮的轮面位于所述待组拼金属筒体的圆弧位置上,所述滚轮的顶部轮面高出所述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卡块,所述一对卡块包括固定在所述墩台工作面板上的筒体组装定胎内卡块和筒体组装定胎外卡块,所述筒体组装定胎内卡块的外沿与所述待组拼金属筒体内皮位置对齐;所述筒体组装定胎外卡块的内沿距离所述待组拼金属筒体外皮位置20

40mm;所述操作平台为多层的环状平台,包括多个操作平台立柱和多层操作平台走道板,多个所述操作平台立柱均布在由多个所述组拼墩台组成的圆周以外形成环状;所述组拼墩台与所述操作平台立柱之间水平设置有支撑横梁;各所述操作平台立柱之间沿高度方向设置多层操作平台环梁,相邻两层所述操作平台环梁间距离大于所述待组拼金属筒体单位筒体段高度,所述操作平台环梁和所述支撑横梁上满设所述操作平台走道板。
[0006]优选地,所述滚轮的轮面为两边高、中间凹,且所述轮面由两边向中间直线倾斜。
[0007]优选地,所述操作平台走道板与所述操作平台立柱之间设置有斜向撑,所述斜向撑与所述操作平台走道板之间的夹角不小于45度。
[0008]优选地,所述操作平台走道板的外侧设置有临边栏杆。
[0009]优选地,所述操作平台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两相邻组拼墩台之间。
[0010]优选地,所述滚轮为高强耐磨滚轮。
[0011]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组拼墩台间距为600mm以下。
[0012]优选地,所述操作平台环梁为两个。
[0013]优选地,所述操作平台的外周设置有通向各层操作平台走道板的楼梯;所述各操作平台立柱之间安装有十字拉撑。
[0014]优选地,所述操作平台立柱与所述操作平台环梁之间为螺栓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的金属筒体组拼操作架通过设置组拼墩台完成对筒体分装板的定位与周向移动,通过设置操作平台完成对筒体分装板的焊接与检验,从而将金属筒体的组拼各工序在高度方向纵向设置,实现了流水化作业,节约场地空间和机械台班,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金属筒体组拼操作架的俯视图。
[0018]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0019]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
[0020]图4为操作平台立面图。
[0021]图中:
[0022]1、组拼墩台;11、墩台埋件;12、墩台承压柱;13、墩台工作面板;131、开口;14、滚轮;15、滚轴固定块;16、筒体组装定胎内卡块;17、筒体组装定胎外卡块;2、操作平台;21、操作平台立柱埋件;22、操作平台立柱;23、支撑横梁;24、连接螺栓;25、操作平台环梁;26、临边栏杆;27、斜向撑;28、操作平台走道板;29、楼梯;20、十字拉撑;210、进料口;3、单位筒体段;4、筒体分装板;5、起吊钢绞线;6、基础;7、调整楔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金属筒体组拼操作架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图4为操作平台立面图。
[0025]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金属筒体组拼操作架,包括组拼墩台1和操作平台2;所述组拼墩台1为沿待组拼金属筒体的圆弧周向均布的多个;所述组拼墩台1包括设置在基础6上的墩台埋件11、固定在所述墩台埋件11上的墩台承压柱12和固定在所述墩台承压柱12顶部的墩台工作面板13;所述墩台工作面板13上设置有开口131,所述开口131中水平设置有滚轮14,所述滚轮14的轮轴垂直于所述待组拼金属筒体的切线,所述滚轮14的轮面位于所述待组拼金属筒体的圆弧位置上,所述滚轮14的顶部轮面高出所述开口131;所述开口1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卡块,所述一对卡块包括固定在所述墩台工作面板13上的筒体组装定胎内卡块16和筒体组装定胎外卡块17,所述筒体组装定胎内卡块16的外沿与所述待组拼金属筒体内皮位置对齐;所述筒体组装定胎外卡块17的内沿距离所述待组拼金属筒体外皮位置20

40mm;所述操作平台2为多层的环状平台,如图1、图2、图4所示,包括多个操作平台立柱22和多层操作平台走道板28,多个所述操作平台立柱22均布在由多个所述组拼墩台1组成的圆周以外形成环状;所述组拼墩台1与所述操作平台立柱22之间水平设置有支撑横梁23;各所述操作平台立柱22之间沿高度方向设置多层操作平台环梁25,
相邻两层所述操作平台环梁25间距离大于所述待组拼金属筒体单位筒体段高度,所述操作平台环梁25和所述支撑横梁23上满设所述操作平台走道板28。
[0026]工作原理:
[0027]本技术的金属筒体组拼操作架在工作时,如图1、2、3所示,将筒体分装板4放置在组拼墩台1的滚轮14上,推动筒体分装板4在滚轮14上滑动并将其夹装在两对筒体组装定胎内卡块16和筒体组装定胎外卡块17之间。用同样的方法安装两块筒体分装板4,并推动两块筒体分装板4使之靠近。当两块筒体分装板4的弧度稍有偏差、不能对齐时,可以使用调整楔形块7进行调整(如图3所示):使用调整楔形块7的楔形头与筒体组装定胎外卡块17形成挤压顶进,使筒体分装板4与筒体组装定胎内卡块16有效贴合,以保证金属筒体的圆整度。焊接工人在第一层操作平台走道板上(即支撑横梁所在的操作平台走道板)施焊,将多块筒体分装板4组拼焊接,使多个筒体分装板4合扰成后即完成金属筒体的单位筒体段。筒体分装板4加工越精确,误差越小,组拼过程就越顺利。金属筒体单位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筒体组拼操作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组拼墩台和操作平台;所述组拼墩台为沿待组拼金属筒体的圆弧周向均布的多个;所述组拼墩台包括设置在基础上的墩台埋件、固定在所述墩台埋件上的墩台承压柱和固定在所述墩台承压柱顶部的墩台工作面板;所述墩台工作面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中水平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轮轴垂直于所述待组拼金属筒体的切线,所述滚轮的轮面位于所述待组拼金属筒体的圆弧位置上,所述滚轮的顶部轮面高出所述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卡块,所述一对卡块包括固定在所述墩台工作面板上的筒体组装定胎内卡块和筒体组装定胎外卡块,所述筒体组装定胎内卡块的外沿与所述待组拼金属筒体内皮位置对齐;所述筒体组装定胎外卡块的内沿距离所述待组拼金属筒体外皮位置20

40mm;所述操作平台为多层的环状平台,包括多个操作平台立柱和多层操作平台走道板,多个所述操作平台立柱均布在由多个所述组拼墩台组成的圆周以外形成环状;所述组拼墩台与所述操作平台立柱之间水平设置有支撑横梁;各所述操作平台立柱之间沿高度方向设置多层操作平台环梁,相邻两层所述操作平台环梁间距离大于所述待组拼金属筒体单位筒体段高度,所述操作平台环梁和所述支撑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少华杨书涛宋振梁蒋立军邵波王平均张军磊王进亮李祥道郭忠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