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封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08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封条,其包括一个外壳、一个摄像模组、一个人体感应装置和一个控制模块,其中该外壳形成一个附着侧、一个显示侧和一个容纳腔,其中该外壳的该附着侧被设置适于粘附在适当的附着位置,其中该摄像模组、该控制模块和该人体感应装置均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容纳腔,其中该控制模块被设置分别与该摄像模组和该人体感应装置可通信地相连接。该摄像模组和该人体感应装置可通信地相连接。该摄像模组和该人体感应装置可通信地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封条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封条,尤其涉及一种不易损坏、难以仿造和可回收利用的电子封条。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封条,常用于封闭门户或封存物品,其上通常标注有封存人、封存日期等封存信息。例如,法院用的查封用封条,其上往往标注有“封”或“查封”字眼,并注明有查封事由、查封人和/或查封时间。查封封条大多有适当的长度和宽度,以方便粘贴在相应的附着位置,例如,当被查封物品较小时,可附着在查封物品的包装上。当查封物品为房屋时,查封封条较大,一般会被附着在房屋大门的两扇不同的门上,或单扇门与门框,以防被查封不动产大门在不破坏封条的情况下被打开导致其内的物品丢失或被翻动。当封存贵重或危险物品时,还会在封条上标注提示语或安全标语等。
[0003]传统的封条多为纸质,具有诸多缺陷:首先,纸质封条为印刷物,容易损坏,甚至是非人为损坏,因而需要配备监督人员定期巡查。例如,雨水、大风、起火等均可能损坏封条。其次,纸质封条容易仿造,且仿造成本低廉。再次,纸质封条仅能单次使用,无法回收。最后,纸质封条很容易被破坏,且缺少监测封条破坏人和固定证据的手段。查封人难以追踪封条破坏人。
[0004]相应地,不易损坏、难以仿造、可重复使用、能够监测封条破坏人和固定证据的新型封条为人们所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封条,其中本技术电子封条的结构相对传统的纸质封条,不易损坏,难以仿造,且可回收和重复利用。
[0006]本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封条,其中本技术电子封条被设置能够监控环境。一旦有人破坏电子封条,则该电子封条的监控设备或机构能够实时记录监测画面和/或声音,并将其选择性地通过云服务器传送给客户端。可以理解,该电子封条的监控设备或机构也可实时记录监测画面和/或声音,并将其保存在自身存储设备。
[0007]本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封条,其中本技术电子封条被设置具有相应的附着手段,以使其能够牢牢固定在查封物上和不易自查封物上脱落。
[0008]本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封条的监测装置,其能够监控电子封条所在环境。一旦有人破坏电子封条,则本技术用于电子封条的监测装置能够实时记录监测画面和/或声音。进一步地,本技术用于电子封条的监测装置能够将实时记录的监测画面和/或声音选择性地通过云服务器传送给客户端。
[0009]本技术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
[0010]相应地,依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上述优势的本技术电子封条包括:
[0011]一个外壳,其中该外壳形成一个附着侧、一个显示侧和一个容纳腔,其中该外壳的
该附着侧被设置适于粘附在适当的附着位置;
[0012]一个摄像模组;
[0013]至少一个人体感应装置;和
[0014]一个控制模块,其中该摄像模组、该控制模块和该人体感应装置均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容纳腔,其中该控制模块被设置分别与该摄像模组和该人体感应装置可通信地相连接。
[0015]结合下述描述和说明书附图,本技术上述的和其它的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0016]本技术上述的和其它的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对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和说明书附图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封条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封条的另一立体图。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封条的装配图。
[0020]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封条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本技术电子封条的拉绳。
[0021]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封条的外壳的上壳体的立体图。
[0022]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封条的外壳的下壳体的立体图。
[0023]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封条的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的本技术电子封条垂直水平地面。
[0024]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封条的另一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的本技术电子封条相对水平地面发生偏转。
[0025]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封条的另一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的本技术电子封条相对水平地面发生偏转。
[0026]图10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封条的应用场景,其中该图显示的应用场景中,本技术两个电子封条附着在同一封存物品。
[0027]图11A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监测封存物品所在环境的方法的流程图。
[0028]图11B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监测封存物品所在环境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描述被提供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它显而易见的替换、修改和变形。因此,本技术所保护范围不应受到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除非本文中特地指出,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0031]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除非本文中特地指出,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所指代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上述术语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
的限制。
[0032]参考本技术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6,依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封条被阐明,其中本技术电子封条包括一个外壳10、一个摄像模组20、至少一个人体感应装置30和一个控制模块40,其中该外壳形成一个附着侧101和一个显示侧102,该摄像模组20被配置用于拍摄图像,该人体感应装置被配置用于感应人体,该控制模块40被配置能够在该人体感应装置感应到人体存在时,控制该摄像模组20,并拍摄图像。相应地,该控制模块40被设置分别与该摄像模组20和该人体感应装置30可通信地相连接。优选地,该外壳10具有一个容纳腔100,其中该摄像模组20、该人体感应装置30和该控制模块40被容纳在该容纳腔100。优选地,该控制模块40被配置能够生成一个拍摄指令,以控制该摄像模组20拍摄图像。优选地,该控制模块40生成的拍摄指令响应于该人体感应装置30生成的人体感应信号。可选地,该控制模块40生成的拍摄指令也可以直接来自于一个终端80。例如,当本技术电子封条的该人体感应装置30感应到其感应范围内存在的人体时,则该人体感应装置30生成相应的人体感应信号,该控制模块40被配置能够响应于该人体感应装置30生成的相应的人体感应信号,生成一个控制该摄像模组20拍摄图像的拍摄指令。
[0033]如附图之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封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外壳,其中该外壳形成一个附着侧、一个显示侧和一个容纳腔,其中该外壳的该附着侧被设置适于粘附在适当的附着位置;一个摄像模组;至少一个人体感应装置;和一个控制模块,其中该摄像模组、该控制模块和该人体感应装置均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容纳腔,其中该控制模块被设置分别与该摄像模组和该人体感应装置可通信地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封条,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括一个上壳体和一个下壳体,其中该上壳体和该下壳体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该容纳腔,其中该外壳的该上壳体形成该显示侧,该外壳的该下壳体形成该附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封条,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主控板,其中该主控板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容纳腔内,且该摄像模组、该人体感应装置和该控制模块均被固定设置在该主控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封条,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粘胶层和一个拉绳,其中该粘胶层被附着在该外壳的该附着侧,该拉绳被设置在该粘胶层和该外壳的该附着侧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海王毅张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