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识别对位标记的LTCC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05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识别对位标记的LTCC基板,LTCC基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键合区域,LTCC基板由从上至下的N层生料带叠压烧结而成,每一层生料带上均设置有信号孔,且每一层生料带上均印刷有电路图形,其中,第一层生料带上设置有对位孔,对位孔靠近键合区域设置,第二层生料带上设置有焊盘,焊盘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对位孔的正下方,且焊盘的尺寸大于对位孔的尺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不需要额外增加工序,即可实现高精度的键合对位,对位标记还可以作为基板加工过程中的监测点,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偏孔等问题,提高基板的良品率,焊盘作为电路图形的一部分,可以增大组件信号传输面积和强度,减少组件微波传输损耗,提高组件增益。增益。增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识别对位标记的LTCC基板


[0001]本技术属于低温共烧陶瓷
,具体涉及一种在芯片与LTCC基板组装过程中便于芯片与LTCC基板识别对位的带有识别对位标记的LTCC基板。

技术介绍

[0002]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技术是1982年由美国休斯公司基于高温共烧陶瓷(HTCC)开发出的新型共烧技术,用以提高大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性能。所谓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就是将低温烧结陶瓷粉制成厚度精确而且致密的生瓷带,作为电路基板材料,在生瓷带上利用激光打孔、微孔注浆、精密导体浆料印刷等工艺制出所需要的电路图形,并将多个无源元件埋入其中,然后叠压在一起,在900℃下烧结,制成三维电路网络的无源集成组件,也可制成内置无源元件的三维电路基板,在其表面可以贴装IC和有源器件,制成无源/有源集成的功能模块。低温共烧陶瓷技术中叠压烧结是公知方法,例如公开号为CN101301993A(名称为一种MEMS器件真空封装方法)、公开号为CN1477687A(名称为一种制备零收缩率低温共烧陶瓷多层基板的工艺)、公开号为CN101875481A(名称为一种基于低温共烧陶瓷的MEMS封装方法)、公开号为CN102573299A(名称为制备低温共烧陶瓷平整基板的方法)、公开号为CN104332413A(名称为一体化集成TR组件芯片的3D组装方法)的专利均对低温共烧陶瓷技术中叠压烧结方法进行了说明。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是指烧结温度低于1000℃下,采用Au、Ag或Cu等高电导率金属作为导体材料制作陶瓷基板的过程。由于烧结温度低,LTCC工艺与厚膜电阻、电容和电感制作工艺相兼容,因此可以把电阻、电容和电感以埋置的方式集成在多层基板中,使封装密度得以大幅度提高。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采用的生瓷片具有介电常数低、损耗角正切值小、频率响应宽、厚度一致性好等特点,同时丝网印刷导体宽度和厚度的可控性佳、层数不受限制、可以预留空腔,有利于提高组装密度、实现微波信号的耦合和隔离等独特的技术优势。基于以上技术优势,LTCC基板被广泛应用于MCM多芯片组件中。
[0003]金丝/金带自动键合工序是MCM多芯片组件组装过程的关键工序之一,也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序。自动键合需要采用CCD影像方式对待键合芯片和基板上相应的标记进行识别对位,以实现高精度键合。目前自动键合工序主要依靠LTCC基板上的印刷焊盘作为自动识别对位标记。由于LTCC基板焊盘制作采用的是金导体浆料印刷、烧结工艺制作的,精度较低,导致CCD获取的焊盘图像与标准图像相似度不高,因此自动识别对位的成功率较低,不能完全满足多芯片组件自动键合的需要。为了提高自动识别对位标记的精度,可以对LTCC基板焊盘进行激光修调,但是该方法需要增加额外的工序,导致周期延长、生产效率下降。
[000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多芯片组件用LTCC基板自动识别对位标记的加工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不能完全满足多芯片组件高精度键合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识别对位标记的LTCC基板,满足多芯片组件金丝/金带高精度键合识别对位的要求,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带有识别对位标记的LTCC基板,所述LTCC基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键合区域,所述LTCC基板由从上至下的N层生料带叠压烧结而成,每一层生料带上均设置有信号孔,且每一层生料带上均印刷有电路图形,其中,第一层生料带上设置有对位孔,所述对位孔靠近键合区域设置,第二层生料带上设置有焊盘,所述焊盘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对位孔的正下方,且焊盘的尺寸大于对位孔的尺寸。
[0008]进一步的,所述LTCC基板上组装有芯片,所述芯片和基板通过键合区域对位安装。
[0009]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键合区域的外围分别设置两个对位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对位孔呈斜对角分布。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对位孔为圆形孔,所述焊盘为圆形焊盘。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对位孔的直径为0.5mm,所述焊盘的直径为0.6m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的LTCC基板具有识别对位标记,避免额外增加工序,即可实现高精度的键合对位。对位孔与焊盘的精度还可以作为基板加工过程中的监测点,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偏孔等问题,从而提高基板的良品率。对位孔在组件焊接过程中可以作为焊料槽收集焊料,减少焊剂的污染,提高组件质量。焊盘作为电路图形的一部分,可以增大组件信号传输面积和强度,减少组件微波传输损耗,提高组件增益。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带有识别对位标记的LTCC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 为带有识别对位标记的LTCC基板的俯视图;
[0017]图3为带有识别对位标记的LTCC基板的制作工艺流程图。
[0018]图中标记:1

第一层生料带;2

第二层生料带;3

第三层生料带;4

第N层生料带;5

对位孔;6

焊盘;7

LTCC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识别对位标记的LTCC基板,该LTCC基板主要应用于MCM多芯片组件组装的金丝/金带自动键合工序中。该LTCC基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键合区域,MCM多芯片组件和LTCC基板通过该键合区域对位安装。
[0021]本实施例一种带有识别对位标记的LTCC基板的结构如图1和2所示,该LTCC基板7由从上至下的N层生料带叠压烧结而成,即该LTCC基板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层生料带1、第二层生料带2、第三层生料带3
……
第N层生料带4,本实施例的LTCC基板具体包括20层生料带。每一层生料带上均设置有信号孔,且每一层生料带上均印刷有电路图形,其中,第一层生料带1上设置有对位孔5,对位孔5靠近键合区域设置,第二层生料带2上设置有焊盘6,焊盘6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对位孔5的正下方,且焊盘6的尺寸大于对位孔5的尺寸。具体的,每
个所述键合区域的外围分别设置两个对位孔5,两个对位孔5呈斜对角分布。本实施例中,对位孔5和焊盘6的形状优选为圆形,其中,对位孔5的直径D为0.5~0.8mm(本实施例中对位孔5的直径优选为0.5mm),焊盘6的直径L为0.6~0.9mm,比对位孔5直径至少大0.1mm(本实施例中焊盘6的直径优选为0.6mm)。本实施例中,焊盘6的材料为金浆料,如贵研铂业公司的PC

Au

109、上海晶材公司的MP6022等。
[0022]通过该结构设计,使得本实施例的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识别对位标记的LTCC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LTCC基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键合区域,所述LTCC基板由从上至下的N层生料带叠压烧结而成,每一层生料带上均设置有信号孔,且每一层生料带上均印刷有电路图形,其中,第一层生料带上设置有对位孔,所述对位孔靠近键合区域设置,第二层生料带上设置有焊盘,所述焊盘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对位孔的正下方,且焊盘的尺寸大于对位孔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识别对位标记的LTCC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LTCC基板上组装有芯片,所述芯片和基板通过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清健崔凯胡永芳韩宗杰游韬王子鸣高浩宋兆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