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水阀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288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水阀模块,包括:第一水管,第一水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水管头、第一连管头和第一出水管头,第一水管内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流道;第二水管,第二水管上设置有第二进水管头、第二连管头和第二出水管头,第二进水管头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用于控制水流由第二进水管头单向流入到第二水管中;自动防漏阀,自动防漏阀包括弹簧和密封阀头,密封阀头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连管头内并用于开关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弹簧设置在第一连管头内并用于向密封阀头施加朝向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方向的弹力;连接管,连接管设置在第一连管头和第二连管头之间。实现减少发生泄漏事故以提高电器的使用可靠性。提高电器的使用可靠性。提高电器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漏水阀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防漏水阀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中提高,家中的家用电器种类越来越多,其中用于对水进行处理的水处理设备种类品种也很多,如热水器、净水机、软水机等设备。
[0003]对于常规的水处理设备而言,其通常配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用于引入市政管网的自来水,经过水处理设备对应的功能处理后,从出水管输出。
[0004]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市政管网的水压较大,在水处理设备不使用状态下,其内部管路依然承受市政管网的压力,进而容易在内部管路发生破损时,容易造成严重的漏水,导致使用可靠性下降。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减少发生泄漏事故并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技术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漏水阀模块,实现减少发生泄漏事故以提高电器的使用可靠性。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漏水阀模块,包括: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水管头、第一连管头和第一出水管头,所述第一水管内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流道,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一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头,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连管头和所述第一出水管头;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上设置有第二进水管头、第二连管头和第二出水管头,所述第二进水管头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水流由所述第二进水管头单向流入到所述第二水管中;自动防漏阀,所述自动防漏阀包括弹簧和密封阀头,所述密封阀头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管头内并用于开关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连管头内并用于向所述密封阀头施加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方向的弹力;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连管头和所述第二连管头之间。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第一水管中配置自动防漏阀,自动防漏阀中的密封阀头可以在第一水管中相对于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往复滑动,第一水管通过第一进水管头与用户家中的供水管(自来水管)连接,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分别安装在用户家中的水处理设备上,水处理设备在使用状态下,第一水管引入的水经由水处理设备处理后从第二水管输出,此时,由于连接管连通第一连管头和第二连管头,第一连管头内的水压低于第一进水管头内的水压,此时,密封阀头被第一进水接头引入的水顶开,使得自动防漏阀则打开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第一进水管头和第一出水管头连通以实现向水处理设备供水;而水处理设备在关水状态下,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中的水压逐渐相同,
使得第一进水管头和第一连管头内的达到水压平衡,此时自动防漏阀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密封阀头朝向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方向移动,最终,通过密封阀头自动复位并关闭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在水处理设备内部发生漏水的情况下,由于第二进水管头设置有单向阀,使得第一进水管头和第一连管头内的水压依然维持平衡状态,进而确保供水管不会从第一水管向外输出水,实现减少发生泄漏事故以提高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可靠性。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防漏阀还包括连接弯头和调节螺钉,所述连接弯头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中并抵靠在所述弹簧上;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连接弯头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头连接。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防漏阀还包括弹性隔膜,所述弹性隔膜位于所述弹簧和所述密封阀头之间,所述弹性隔膜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头和所述连接弯头之间,所述弹性隔膜用于封堵住所述第一连接管头的外管口。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阀头包括阀体和密封堵头,所述密封堵头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头中,所述密封堵头与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相对布置,所述阀体设置在所述弹性隔膜上。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一贯通孔,所述密封堵头设置有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贯通孔和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依次连通,所述密封堵头用于密封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的边缘,所述弹性隔膜遮盖住所述第一贯通孔。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体侧壁还设置有多个向外侧突出的滑动筋条,所述滑动筋条贴靠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头的内壁。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弯头中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中形成所述螺纹孔,所述弹簧插在所述套管中。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防漏阀还包括顶块,所述顶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管中,所述顶块位于所述弹簧和所述弹性隔膜之间。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有第一辅助接头,所述第一辅助接头中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管头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接头中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与所述第一隔板相对布置并用于开关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或所述第一出水口。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管内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流道,所述第二连接流道的端口一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头,所述第二连接流道的端口二分别连通所述第二连管头和所述第二出水管头;所述第二水管上设置有第二辅助接头,所述第二辅助接头中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连接流道的端口二为所述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出水管头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头连通;所述第二辅助接头中设置有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与所述第二隔板相对布置并用于开关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或所述第二出水口。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漏水阀模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漏水阀模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图2中A

A向剖视图;图4为图2中B

B向剖视图;图5为图3中C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防漏水阀模块实施例中第一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防漏水阀模块实施例中第一水管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防漏水阀模块实施例中第二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防漏水阀模块实施例中第二水管的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防漏水阀模块实施例中自动防漏阀的爆炸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水管100;第一进水管头101、第一连管头102、第一出水管头103、第一连接流道104、第一辅助接头105、第一开关阀106、第一隔板107;第二水管200;第二进水管头201、第二连管头202、第二出水管头203、第二连接流道204、第二辅助接头205、第二隔板206、第二开关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水阀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水管头、第一连管头和第一出水管头,所述第一水管内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流道,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一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头,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连管头和所述第一出水管头;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上设置有第二进水管头、第二连管头和第二出水管头,所述第二进水管头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水流由所述第二进水管头单向流入到所述第二水管中;自动防漏阀,所述自动防漏阀包括弹簧和密封阀头,所述密封阀头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管头内并用于开关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连管头内并用于向所述密封阀头施加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方向的弹力;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连管头和所述第二连管头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水阀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防漏阀还包括连接弯头和调节螺钉,所述连接弯头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中并抵靠在所述弹簧上;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连接弯头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水阀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防漏阀还包括弹性隔膜,所述弹性隔膜位于所述弹簧和所述密封阀头之间,所述弹性隔膜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头和所述连接弯头之间,所述弹性隔膜用于封堵住所述第一连接管头的外管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漏水阀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阀头包括阀体和密封堵头,所述密封堵头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头中,所述密封堵头与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端口二相对布置,所述阀体设置在所述弹性隔膜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水阀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一贯通孔,所述密封堵头设置有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贯通孔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龙赵小勇郑涛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