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278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室外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三腔室连通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风机,风机设置于第一腔室;压缩机,压缩机设置于第二腔室;增氧模块,增氧模块设置于第三腔室,第二腔室中的气体通过第三腔室中的增氧模块进入第一腔室中。由此,通过将第三腔室连通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将风机、压缩机和增氧模块对应设置于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中,这样第二腔室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三腔室中的增氧模块进入第一腔室内,不仅可以改善增氧模块的工作温度,提升增氧模块的结构可靠性,而且可以使增压模块与风机共用风道,提升空调器室外机的结构紧凑性。提升空调器室外机的结构紧凑性。提升空调器室外机的结构紧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室外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空调已从最初的温度调节发展到温、湿、风、净、鲜五维控制,一些空调设置有增氧模块,增氧模块工作时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氧气含量,解决用户长期在密闭空间使用空调,因氧气消耗造成不适感,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0003]在相关技术中,一些空调将增氧模块设置于室外侧,但是由于富氧膜在低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凝结破损,增氧模块乃至空调的可靠性较低,并且由于增氧模块的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空调的占用空间较大,用户使用体验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外机,该空调器室外机的增氧模块占用空间更小,可靠性更高。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连通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压缩机,压缩机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增氧模块,所述增氧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中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三腔室中的所述增氧模块进入所述第一腔室中。
[0006]由此,通过将第三腔室连通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将风机、压缩机和增氧模块对应设置于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中,这样第二腔室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三腔室中的增氧模块进入第一腔室内,不仅可以改善增氧模块的工作温度,提升增氧模块的结构可靠性,而且可以使增压模块与风机共用风道,提升空调器室外机的结构紧凑性。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机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在所述下壳体内相互隔开,所述第三腔室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内,所述第三腔室的底部敞开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分别连通。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顶部,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所述第三腔室分别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相连通。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增氧模块包括多层富氧膜,多层富氧膜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间隔方向上间隔设置。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增氧模块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多层富氧膜的后侧,所述真空泵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后上方,以避让开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三腔室相连通。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增氧模块包括多层富氧膜,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上壳体邻近所述第一进风口一侧的侧壁且与多层所述富氧膜相对设置。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壳体的内壁在对应所述第二进风口内侧的位置设置有防水板。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防水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下方,所述第二板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部的另一侧且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板部和所述第二进风口间隔设置。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有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为多个,多个所述进风格栅在所述第二进风口处间隔设置。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剖面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局部剖面图;
[0021]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爆炸图;
[0022]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爆炸图;
[0023]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增氧模块的示意图;
[0024]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增氧模块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00、空调器室外机;
[0027]10、机壳;11、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13、第三腔室;14、上壳体;141、第二进风口;142、防水板;1421、第一板部;1422、第二板部;143、进风格栅;15、下壳体;151、第一进风口;152、出风口;
[0028]20、风机;30、压缩机;
[0029]40、增氧模块;41、富氧膜;42、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31]下面参考图1

图7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100。
[0032]结合图1

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室外机100可以主要包括:机壳10、风机20、压缩机30和增氧模块40,机壳10内设置有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和第三腔室13,第三腔室13连通在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之间,风机20设置于第一腔室11,压缩机30设置
于第二腔室12,增氧模块40设置于第三腔室13,第二腔室12中的气体通过第三腔室13中的增氧模块40进入第一腔室11中。
[0033]具体地,通过将第三腔室13连通在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之间,并且将风机20设置于第一腔室11,将增氧模块40设置于第三腔室13,这样第一腔室11内的风机20工作时可以产生负压,将第二腔室12的气体通过第三腔室13的增氧模块40吸入第一腔室11内,从而在保证空调器室外机100通过增氧模块40增加气体氧气浓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前提下,使增氧模块40与风机20共用风道,避免增氧模块40另设单独的供风装置,可以提升增氧模块40乃至空调器室外机100的结构紧凑性,降低空调器室外机100的占用体积。
[0034]进一步地,通过将压缩机30设置于第二腔室12,由于压缩机30工作时会产生热量,第二腔室12内可以形成温度较高的热风,这样风机20工作时可以将第二腔室12的热风通过第三腔室13吸入第一腔室11,热风可以经过增氧模块40,从而可以改善增氧模块40的工作温度,避免增氧模块40在低温环境下产生结构损坏,可以提升增氧模块40的结构稳定性,提升空调器室外机100的可靠性。
[0035]由此,通过将第三腔室13连通在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之间,将风机20、压缩机30和增氧模块40对应设置于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和第三腔室13中,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连通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压缩机,压缩机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增氧模块,所述增氧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中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三腔室中的所述增氧模块进入所述第一腔室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在所述下壳体内相互隔开,所述第三腔室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内,所述第三腔室的底部敞开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分别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顶部,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所述第三腔室分别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模块包括多层富氧膜,多层富氧膜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间隔方向上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栋李玉乾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