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主动脉近端吻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心血管外科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升主动脉近端吻合器。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高龄冠心病患者需要接受冠脉搭桥手术。老年患者常伴有升主动脉钙化,而钙化斑块的脱落常引起术后的脑部并发症,严重者导致脑梗塞。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技术的开展减少了对升主动脉的有创操作,降低了冠脉搭桥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而侧壁钳的使用、升主动脉打孔仍是术后脑部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特别是升主动脉严重钙化的患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冠脉搭桥手术中使用阻断钳或侧壁钳与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其表现为血管内膜损,血栓生成增加,神经认知受损,升主动脉夹层等,约有80
‑
90%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在出院时会有并发症的出现,远期术后40%的患者五年内会出现相关并发症,包括冠脉搭桥手术中或术后所出现的神经系统方面的并发症,与局部内膜损伤、血栓生成的有关。同时吻合口附近升主动脉壁的损伤能大大降低桥血管的长期通畅率,避免使用侧壁钳,减少在升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主动脉近端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伞状收放遮堵(1)和杆部结构,其中,所述伞状收放遮堵(1)包括:内阻隔膜(1
‑
5)、收放绳(1
‑
3)、保险绳(1
‑
4)和拉杆,所述内阻隔膜(1
‑
5)为网状,以使升主动脉管壁打孔后内阻隔膜(1
‑
5)放入升主动脉管内遮堵来自升主动脉管壁上所打孔的血流,所述网状的一面为凹陷弧面,另外一面为凸出弧面,所述收放绳(1
‑
3)的一端与所述凹陷弧面的中心位置连接,在网状上形成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凹陷弧面的中心位置的相对两侧,所述保险绳(1
‑
4)的两端从凸出弧面一侧穿过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并位于所述凹陷弧面的一侧,所述拉杆包括第一支杆(1
‑
1)和第二支杆(1
‑
2),所述第一支杆(1
‑
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杆(1
‑
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杆(1
‑
1)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杆(1
‑
2)的另一端各与所述保险绳(1
‑
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杆(1
‑
1)和第二支杆(1
‑
2)之间的夹角为30~45度;所述杆部结构包括:推拉腔(2
‑
1)和推拉杆(2
‑
4),所述推拉腔(2
‑
1)为左、右两端敞口的腔体,所述收放绳(1
‑
3)远离所述凹陷弧面的一端用于将所述拉杆和内阻隔膜(1
‑
5)从所述推拉腔(2
‑
1)的左端敞口拉入所述推拉腔(2
‑
1)内,以使所述第一支杆(1
‑
1)和第二支杆(1
‑
2)相互连接的一端从所述推拉腔(2
‑
1)的左端敞口内伸入该推拉腔(2
‑
1)内且所述第一支杆(1
‑
1)和第二支杆(1
‑
2)被所述推拉腔(2
‑
1)压缩至平行、所述内阻隔膜(1
‑
5)被压缩至所述推拉腔(2
‑
1)内成柱状,所述推拉杆(2
‑
4)的一端从所述推拉腔(2
‑
1)的右端敞口伸入至所述推拉腔(2
‑
1)内,用于将所述拉杆和内阻隔膜(1
‑
5)从所述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