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承压的医用滴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235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滴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承压的医用滴斗装置,解决了目前滴斗筒人工排气较为麻烦,以及不具备血液防回流效果的问题,其包括滴斗筒、上盖和下盖,所述滴斗筒上端连接有上盖,滴斗筒下端连接有下盖,上盖上端连接有进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下盖上出液管上部开设的槽口,以及浮盖和密封片的设置,输液时,滴斗筒内的气体能够被挤压从槽口排出,实现自动排气,输液结束时,滴斗筒内的液位逐渐下降,浮盖带动密封片逐渐向下,直至液面与槽口下端保持齐平或略低于槽口下端高度,此时,滴斗筒内部下端聚集的药液与密封片之间形成密闭,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药液输完没有及时拔出造成血液回流的现象,具有防回流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承压的医用滴斗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滴斗
,具体为一种可承压的医用滴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次性输液器主要由空气过滤器、软管、穿刺器、流量调节器、滴斗、药液过滤器等零配件组成,滴斗属于一次性输液器的储液零件。
[0003]在输液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先挤压滴斗,使得滴斗内的气体被挤出才能够使输液瓶中的液体进入滴斗内,使用较为麻烦,另外,若输液结束时,不能及时拔出输液管,易导致血液回流现象,不具备防回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承压的医用滴斗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滴斗筒人工排气较为麻烦,以及不具备血液防回流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承压的医用滴斗装置,包括滴斗筒、上盖和下盖,所述滴斗筒上端连接有上盖,滴斗筒下端连接有下盖,上盖上端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下端延伸至滴斗筒内部,下盖下端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上端延伸至滴斗筒内部,滴斗筒内部且位于出液管外部套设有浮盖,浮盖下端连接有密封片。
[0006]优选的,所述滴斗筒为硬质塑料或半硬质塑料中的一种材料制成。
[0007]优选的,所述上盖内部连接有第一环形圈,第一环形圈和上盖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连接槽,滴斗筒上端位于第一连接槽内。
[0008]优选的,所述下盖内部连接有第二环形圈,第二环形圈和下盖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连接槽,滴斗筒下端位于第二连接槽内。
[0009]优选的,所述出液管为上端闭合的管体,且出液管上端呈半球面结构设置,出液管上部两侧均开设有槽口。
[0010]优选的,所述浮盖上端呈弧面结构设置,浮盖内部连接有导向罩,导向罩截面呈喇叭状。
[0011]优选的,所述密封片为柔性胶片。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在下盖上出液管上部开设的槽口,以及浮盖和密封片的设置,输液时,滴斗筒内的气体能够被挤压从槽口排出,实现自动排气,输液结束时,滴斗筒内的液位逐渐下降,浮盖带动密封片逐渐向下,直至液面与槽口下端保持齐平或略低于槽口下端高度,此时,滴斗筒内部下端聚集的药液与密封片之间形成密闭,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药液输完没有及时拔出造成血液回流的现象,具有防回流效果;
[0014](2)、该新型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减少护理人员工作强度;
[0015](3)、该新型滴斗筒为硬质塑料或半硬质塑料中的一种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刚性和强度,能够避免在使用前由于包装挤压等因素导致变形。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滴斗筒;2、上盖;3、下盖;4、进液管;5、出液管;6、浮盖;7、密封片;8、第一环形圈;9、第一连接槽;10、第二环形圈;11、第二连接槽;12、槽口;13、导向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由图1

图5给出,本技术包括滴斗筒1、上盖2和下盖3,滴斗筒1上端连接有上盖2,滴斗筒1下端连接有下盖3,上盖2上端连接有进液管4,进液管4下端延伸至滴斗筒1内部,下盖3下端连接有出液管5,出液管5上端延伸至滴斗筒1内部,出液管5为上端闭合的管体,且出液管5上端呈半球面结构设置,出液管5上部两侧均开设有槽口12,方便将气体排除,以及用于药液输出,滴斗筒1内部且位于出液管5外部套设有浮盖6,浮盖6上端呈弧面结构设置,浮盖6内部连接有导向罩13,导向罩13截面呈喇叭状,通过喇叭状结构的导向罩13结构设置,使得液面逐渐下降,浮盖6向下运动时,导向罩13能够位于出液管5外部套设,浮盖6下端连接有密封片7,密封片7为柔性胶片,方便与滴斗筒1内部的液面之间贴合形成密封。
[0026]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滴斗筒1为硬质塑料或半硬质塑料中的一种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刚性和强度,能够避免在使用前由于包装挤压等因素导致变形。
[0027]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上盖2内部连接有第一环形圈8,第一环形圈8和上盖2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连接槽9,滴斗筒1上端位于第一连接槽9内,下盖3内部连接有第二环形圈10,第二环形圈10和下盖3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连接槽11,滴斗筒1下端位于第二连接槽11内,方便将滴斗筒1与上盖2和下盖3安装。
[0028]工作原理:在使用时,输液瓶内的药液通过进液管4进入滴斗筒1内,由于出液管5延伸至滴斗筒1内部部分的下段呈闭合状,使得药液聚集于滴斗筒1内部下端,随着滴斗筒1内部下端的液位逐渐上升,使得浮盖6逐渐上浮,当液面逐渐上升至槽口12位置处,浮盖6内部的气体从槽口12进入出液管5排出,且此时的药液从槽口12进入出液管5向下流动;
[0029]当输液结束时,滴斗筒1内的液位逐渐下降,浮盖6向下运动,浮盖6下端的密封片7逐渐向下,直至液面与槽口12下端保持齐平或略低于槽口12下端高度,此时,滴斗筒1内部下端聚集的药液与密封片7之间形成密闭,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药液输完没有及时拔出造成
血液回流的现象。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承压的医用滴斗装置,包括滴斗筒(1)、上盖(2)和下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筒(1)上端连接有上盖(2),滴斗筒(1)下端连接有下盖(3),上盖(2)上端连接有进液管(4),进液管(4)下端延伸至滴斗筒(1)内部,下盖(3)下端连接有出液管(5),出液管(5)上端延伸至滴斗筒(1)内部,滴斗筒(1)内部且位于出液管(5)外部套设有浮盖(6),浮盖(6)下端连接有密封片(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承压的医用滴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筒(1)为硬质塑料或半硬质塑料中的一种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承压的医用滴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内部连接有第一环形圈(8),第一环形圈(8)和上盖(2)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连接槽(9),滴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曹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必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