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230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基板、多个子像素结构、多条扫描线、显示介质层以及配向层。各子像素结构包括第一子像素区与第二子像素区。第一子像素区包括第一开关元件与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具有至少一第一狭缝,第一狭缝沿着第一狭缝方向延伸。第二子像素区包括第二开关元件与第二电极,第二电极具有至少一第二狭缝,第二狭缝沿着第二狭缝方向延伸。多条扫描线包括第一扫描线与第二扫描线,第一扫描线电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第二扫描线电连接第二开关元件。配向层对应多个子像素结构的区域具有相同的配向方向,第一狭缝方向与配向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二狭缝方向与配向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小于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小于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小于第二夹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窥模式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的显示装置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穿戴装置、智能手表以及车用显示屏等,提供用户更方便的信息传递与显示。在显示装置的传统防窥技术中,一般会在显示装置上外挂防窥片,或是在显示装置中另设置视角控制板。然而,这些传统防窥技术会造成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重量增加,甚至造成显示装置的显示辉度明显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各子像素结构包括分别控制且具有不同狭缝延伸方向的第一子像素区与第二子像素区,以达到显示与防窥的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基板、对向基板、多个子像素结构、多条扫描线、显示介质层以及配向层。对向基板与基板相对设置。多个子像素结构设置在基板上,其中各子像素结构包括第一子像素区与第二子像素区。第一子像素区包括第一开关元件与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具有至少一第一狭缝,第一狭缝沿着第一狭缝方向延伸。第二子像素区包括第二开关元件与第二电极,第二电极具有至少一第二狭缝,第二狭缝沿着第二狭缝方向延伸。多条扫描线设置在基板上,其中多条扫描线包括第一扫描线与第二扫描线,第一扫描线电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第二扫描线电连接第二开关元件。显示介质层设置在多个子像素结构上,显示介质层夹设于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配向层设置在多个子像素结构与显示介质层之间,其中配向层对应多个子像素结构的区域具有相同的配向方向。第一狭缝方向与配向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二狭缝方向与配向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小于第二夹角。
[0005]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将第一子像素区的第一电极的第一狭缝方向与配向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设计成不同于第二子像素区的第二电极的第二狭缝方向与配向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并由不同的扫描线连接第一子像素区的第一开关元件与第二子像素区的第二开关元件,因此,可通过子像素区的显示与否来进行防窥功能,而不须额外设置会对厚度、重量与显示辉度产生不良影响的外挂防窥片或视角控制板。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07]图2为沿图1的A

A

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0008]图3至图9为电极的多种狭缝方向的各视角辉度的模拟图。
[0009]图10至图16为电极的多种狭缝方向的各视角对比度的模拟图。
[0010]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在第一显示模式时的扫描线的信号以及第一子像素区
与第二子像素区的显示情况示意图。
[0011]图1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在第二显示模式时的扫描线的信号以及第一子像素区与第二子像素区的显示情况示意图。
[0012]图1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在防窥模式时的扫描线的信号以及第一子像素区与第二子像素区的显示情况示意图。
[0013]图2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透明导电层的俯视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100、200

显示装置;110

基板;120

子像素结构;120a

第一子像素区;120b

第二子像素区;122

第一电极;122S

第一狭缝;124

第二电极;124S

第二狭缝;126

第三电极;128

第四电极;130、132

配向层;140

显示介质层;150

对向基板;CL1

第一导电层;CL2

第二导电层;CL3

第三导电层;CL4

第四导电层;D1

第一方向;D2

第二方向;DA

数据线;Dm

配向方向;Ds1

第一狭缝方向;Ds2

第二狭缝方向;IL1

第一绝缘层;IL2

第二绝缘层;IL3

第三绝缘层;S1

第一时序;S2

第二时序;S3

第三时序;S4

第四时序;SC

扫描线;SC1、SC1'

第一扫描线;SC2、SC2'

第二扫描线;T1

第一开关元件;T2

第二开关元件;θ

角度;θ1‑
第一夹角;θ2‑
第二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特列举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须注意的是,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因此,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组件与组合关系,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架构或实施方法提供更清楚的描述,而实际的组件与布局可能更为复杂。另外,为了方便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附图中所示的组件并非以实际实施的数目、形状、尺寸做等比例绘制,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
[0016]在下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中,当“A1构件由B1所形成”,则表示A1构件的形成存在有B1或使用B1,且A1构件的形成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的特征、区域、步骤、操作及/或构件的存在或使用。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的用词用以修饰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含及代表该(或该多个)元件有任何之前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元件与另一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多个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元件能作出清楚区分。权利要求书与说明书中可不使用相同用词,据此,说明书中的第一构件在权利要求中可能为第二构件。须知悉的是,以下所举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可将数个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替换、重组、混合以完成其他实施例。各实施例间特征只要不违背专利技术精神或相冲突,均可任意混合搭配使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可为非自发光的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电泳显示装置(electrophoretic display)或其他适合的显示装置,且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也可为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触控显示装置),而下文的实施例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须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举例可为水平电场驱动型(in

plane switching,IPS)液晶显示装置与边缘电场切换型(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液晶显示装置,但不以此为限。
[0018]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一对向基板,与所述基板相对设置;多个子像素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结构包括:一第一子像素区,包括一第一开关元件与一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具有至少一第一狭缝,所述第一狭缝沿着一第一狭缝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二子像素区,包括一第二开关元件与一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具有至少一第二狭缝,所述第二狭缝沿着一第二狭缝方向延伸;多条扫描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中所述多条扫描线包括一第一扫描线与一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二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一显示介质层,设置在所述多个子像素结构上,所述显示介质层夹设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以及一配向层,设置在所述多个子像素结构与所述显示介质层之间,其中所述配向层对应所述多个子像素结构的区域具有相同的配向方向;其中所述第一狭缝方向与所述配向方向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所述第二狭缝方向与所述配向方向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20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4度至10度,所述第二夹角为30度至70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电场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电极上的电场方向。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彼此分离。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由相同的一导电层所形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区还包括一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由相同的一导电层所形成,所述第三电极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一狭缝中。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儒徐维志陈谚宗叶政谚苏振豪
申请(专利权)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