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208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泥水分离设备,涉及泥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泥水分离设备包括支撑底架、泥水分离箱和转鼓;泥水分离箱开设有泥浆进口和排水口;转鼓包括转动设置于泥水分离箱内腔的转盘、驱动电机,转盘设置有第一环形板,第一环形板内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板,第二环形板内侧设置有第三环形板,第一环形板、第二环形板和第三环形板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孔、第二过滤孔和第三过滤孔,泥水分离箱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一环形板端口的密封盖板,且密封盖板与第一环形板相对转动设置,密封盖板贯穿设置有连通第一环形板内侧的泥水添加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泥水中颗粒物的逐级离心渗透,避免了传统离心转鼓,杂质汇聚在同一位置的问题,容易造成转鼓的堵塞。转鼓的堵塞。转鼓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水分离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泥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泥水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泥浆处理设备是针对建筑工程、桥梁桩基工程、地下隧道盾构工程及非开挖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护壁泥浆所开发的一种泥浆净化处理机械。它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用泥浆的浆水质量,对泥浆中的固相颗粒进行固液分离,提高桩基成孔率,降低膨润土的用量降低造浆成本。可实现泥浆废渣的环保运输与浆水排放,满足环保施工的现场要求。
[0003]工业用泥水分离器按结构和分离要求,可分为过滤离心机、沉降离心机和分离机三类。分离机仅适用于分离低浓度悬浮液和乳浊液,包括碟式分离机管式分离机和室式分离机。
[0004]离心式泥水分离机一般情况下转鼓转速越快,泥水分离的效率就越高,泥水分离器固体分离物排出装置在交流伺服电动机的驱动下动作,将固体分离物排出,对于目前所使用的离心式泥水分离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0005]转鼓上开设有过滤孔,过滤孔的孔径较小,防止离心过滤的泥水含有较多的颗粒物,但是由于过滤孔的孔径较小,易造成过滤孔的堵塞。
[0006]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一种泥水分离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其能够实现了泥水中颗粒物的逐级离心渗透,避免了传统离心转鼓,杂质汇聚在同一位置的问题,容易造成转鼓的堵塞。
[0008]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包括支撑底架、泥水分离箱和转鼓;<br/>[0010]上述泥水分离箱设置于上述支撑底架的上侧,上述泥水分离箱开设有泥浆进口和排水口;
[0011]上述转鼓包括转动设置于上述泥水分离箱内腔的转盘,上述转盘的底侧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转盘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环形板,上述第一环形板内侧的上述转盘设置有第二环形板,上述第二环形板内侧的上述转盘设置有第三环形板,上述第一环形板与上述第二环形板之间、上述第二环形板与上述第三环形板之间均间隔设置,上述第一环形板、上述第二环形板和上述第三环形板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孔、第二过滤孔和第三过滤孔,上述第一过滤孔的孔径小于上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上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小于第三过滤孔的孔径,上述泥水分离箱设置有用于密封上述第一环形板端口的密封盖板,且密封盖板与上述第一环形板相对转动设置,上述密封盖板贯穿设置有连通上述第一环形板内侧的泥水添加管,且泥水添加管贯穿上述泥浆进口。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排水口连通有排水管,上述排水管设置有阀门。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泥水分离箱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上述箱体的开口可拆卸设置有箱盖,上述泥水添加管穿设于上述箱盖。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转盘设置于上述泥水分离箱内腔的底侧,上述驱动电机设置于上述泥水分离箱外侧的底部,上述泥水分离箱与上述转盘通过平面轴承连接。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密封盖板上方的上述泥水分离箱内设置有用于纵向升降的调节板,上述调节板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导水管、第二导水管和第三导水管,且第一导水管、第二导水管和第三导水管均贯穿密封盖板,上述第一导水管位于上述第一环形板的外侧,上述第二导水管位于上述第一环形板和上述第二环形板之间,上述第三导水管位于上述第二导水板和上述第三导水板之间,上述第一导水管、上述第二导水管和上述第三导水管的环侧均开设有喷水孔。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泥水分离箱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带动上述调节板纵向升降的液压伸缩杆。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调节板设置有液体分流器,上述液体分流器的进口连接有供水管,上述供水管连通有供水泵,上述第一导水管、上述第二导水管和上述第三导水管分别连通上述液体分流器出水口。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环形板、上述第二环形板和上述第三环形板均与上述转盘同心设置,上述第一导水管、上述第二导水管和上述第三导水管均为两根,且分布于上述调节板的两侧。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环形板内侧设置有排污管,上述排污管顺次贯穿上述调节板和上述泥水分离箱的顶侧设置有排污泵。
[00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转盘横向贯穿设置有排污通道,上述排污通道上侧的上述转盘开设有连通排污通道的导流孔,排污通道上侧转动设置有调节盘,上述调节板开设有用于与上述导流孔对接的调节孔。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2]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包括支撑底架、泥水分离箱和转鼓;上述泥水分离箱设置于上述支撑底架的上侧,上述泥水分离箱开设有泥浆进口和排水口;上述转鼓包括转动设置于上述泥水分离箱内腔的转盘,上述转盘的底侧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转盘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环形板,上述第一环形板内侧的上述转盘设置有第二环形板,上述第二环形板内侧的上述转盘设置有第三环形板,上述第一环形板与上述第二环形板之间、上述第二环形板与上述第三环形板之间均间隔设置,上述第一环形板、上述第二环形板和上述第三环形板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孔、第二过滤孔和第三过滤孔,上述第一过滤孔的孔径小于上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上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小于第三过滤孔的孔径,上述泥水分离箱设置有用于密封上述第一环形板端口的密封盖板,且密封盖板与上述第一环形板相对转动设置,上述密封盖板贯穿设置有连通上述第一环形板内侧的泥水添加管,且泥水添加管贯穿上述泥浆进口。
[0023]本技术在进行泥水分离时,通过泥水添加管向第三环形板内侧的转盘添加泥水,使驱动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转盘使泥水做离心运动,离心运动的泥水顺次透过第三环形板、第二环形板和第一环形板后聚集在泥水分离箱内,并通过排水口排出。在此过程中,泥
水顺次透过第三环形板、第二环形板和第一环形板,实现泥水的逐级渗透,并使大颗粒的杂质遗留在第三环形板内侧,中等颗粒的杂质遗留在第三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之间,小颗粒的杂质遗留在第一环形板与第二环形板之间,实现了泥水中颗粒物的逐级离心渗透,避免了传统离心转鼓,杂质汇聚在同一位置的问题,容易造成转鼓的堵塞。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泥水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泥水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标:1

支撑底架,2

泥水分离箱,3

第一环形板,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架、泥水分离箱和转鼓;所述泥水分离箱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架的上侧,所述泥水分离箱开设有泥浆进口和排水口;所述转鼓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泥水分离箱内腔的转盘,所述转盘的底侧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转盘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内侧的所述转盘设置有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内侧的所述转盘设置有第三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与所述第二环形板之间、所述第二环形板与所述第三环形板之间均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和所述第三环形板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孔、第二过滤孔和第三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所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小于第三过滤孔的孔径,所述泥水分离箱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环形板端口的密封盖板,且密封盖板与所述第一环形板相对转动设置,所述密封盖板贯穿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板内侧的泥水添加管,且泥水添加管贯穿所述泥浆进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有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箱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开口可拆卸设置有箱盖,所述泥水添加管穿设于所述箱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设置于所述泥水分离箱内腔的底侧,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泥水分离箱外侧的底部,所述泥水分离箱与所述转盘通过平面轴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群森曹秋菊马强曹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市政建设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