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金钗专利>正文

一种野营车车架及野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2057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野营车车架及野营车,旨在解决现有的野营车展开和收纳比较麻烦的问题。野营车车架包括侧架、底架和六根立柱;立柱设有两列,每列均包括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侧架包括折叠架;折叠架包括上V形架和下V形架,上V形架由两根上连接杆构成且两根上连接杆的上端分别铰接在相邻两根立柱的上端,下V形架由两根下连接杆构成且两根下连接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相邻两根立柱的下端,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设有连接座,上连接杆与连接座铰接且下连接杆与连接座滑动连接;当底架处于撑开状态时,底架带动六根立柱撑开,六根立柱带动折叠架撑开;当底架处于折叠状态时,底架带动六根立柱靠拢在一起,六根立柱带动折叠架折叠在一起。叠在一起。叠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营车车架及野营车


[0001]本技术属于野营车
,具体涉及一种野营车车架及野营车。

技术介绍

[0002]在户外野营时需要携带大量的食物和工具等野营用品;在将野营用品从车上转移至野营地点的时候,需要人工搬运,比较费时费力;野营车是用于转运野营用品的工具,但是现有的野营车存在展开和收纳比较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野营车车架及野营车,旨在解决现有的野营车展开和收纳比较麻烦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野营车车架,包括侧架、底架和六根立柱;所述侧架与底架均设置在六根立柱上且围成一个方形的置物槽;所述六根立柱设有左右两列,每列均包括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
[0006]所述侧架包括在环绕置物槽的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根立柱之间均设置的折叠架;所述折叠架包括上V形架和下V形架,所述上V形架由两根下端铰接在一起的上连接杆构成且两根上连接杆的上端分别铰接在相邻两根立柱的上端,所述下V形架由两根上端铰接在一起的下连接杆构成且两根下连接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相邻两根立柱的下端,与同一根连接柱相连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设有连接座,所述上连接杆与连接座铰接且下连接杆与连接座滑动连接;
[0007]所述底架包括折叠状态和撑开状态,当底架处于撑开状态时,底架带动六根立柱撑开,且六根立柱带动折叠架撑开;当底架处于折叠状态时,底架带动六根立柱靠拢在一起,且六根立柱带动折叠架折叠在一起;<br/>[0008]每个前立柱和每个后立柱下方均设有滚轮。
[0009]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长度低于或等于立柱的长度。
[001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折叠后,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高度不会高于立柱的高度;故野营车在折叠前后侧架的整体高度不会发生变化。
[0011]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底架包括前中心底座和前中心底座;
[0012]前中心底座位于两根前立柱和两根中立柱的围成的区域底部中心,后中心底座位于两根后立柱和两根中立柱围成的区域底部中心;
[0013]每根前立柱底部和每根中立柱底部均与所述前中心底座之间设有一根连杆,连杆一端与前中心底座铰接,且前中心底座上设有在底架处于撑开状态时限制连杆处于水平位置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立柱底部铰接且立柱底部设有在底架处于撑开状态时限制连杆处于水平位置的第二限位部;
[0014]每根后立柱底部和每根中立柱底部均与所述后中心底座之间设有一根连杆,连杆
一端与后中心底座铰接,且后中心底座上设有在底架处于撑开状态时限制连杆处于水平位置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立柱底部铰接且立柱底部设有在底架处于撑开状态时限制连杆处于水平位置的第二限位部。
[0015]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开口朝下的第一限位槽且第一限位槽的槽底水平设置,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一一对应的铰接在第一限位槽内,且当所述底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抵靠在第一限位槽的槽底;
[0016]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开口朝上的第二限位槽且第二限位槽的槽底水平设置,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一一对应的铰接在第二限位槽内,且当所述底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连杆第二端抵靠在第二限位槽的槽底。
[0017]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前中心底座和后中心底座均为方形底座,每根连杆以及与连杆铰接的第一限位槽均与方形底座的其中一个边平行。
[0018]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连接座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上连接杆穿设并铰接在第一套管内,且第一套管上设有供上连接杆在折叠和展开时进行摆动的摆动空间;所述下连接杆滑动穿设在第二套管内。
[0019]基于上述方案,连接座采用交叉设置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使得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的稳定性较高。
[0020]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前立柱的前侧连接有手柄拉杆,手柄拉杆的顶部设有手握部。
[0021]基于上述方案,设置手柄拉杆,可以方便移动野营车。
[0022]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手柄拉杆包括直立时的推车状态和倾斜时的拉车状态。
[0023]基于上述方案,可以拉野营车,也可以推野营车。
[0024]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手柄拉杆包括上拉杆和两根下拉杆两根下拉杆的上端均与上拉杆的下端固定,两根下拉杆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前立柱的底部,且下拉杆相对前立柱可前后摆动。
[0025]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上拉杆包括上杆、下杆和设置在上杆与下杆之间的折叠组件。
[0026]基于上述方案,通过折叠组件,可以在折叠时缩小野营车整体的体积。
[0027]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折叠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杆下端的第一连接座和设置在下杆上端且与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定位孔和按钮,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有定位块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定位块和第二连接座之间,所述定位块在复位弹簧作用下插接在定位孔内,手柄拉杆处于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中的一种状态;所述按钮被按压时,按钮推动定位块脱离定位孔,通过转动上杆和下杆使得所述手柄拉杆在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中转变。
[002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野营车,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方案所述的一种野营车车架,所述置物槽上覆设有与置物槽匹配的布槽。
[0029]基于上述方案,可以使得通过设置布槽可以用来承载野营用品,防止掉落。
[00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1]本技术中,通过六根立柱其到主要的支撑作用,侧架和底架都基于立柱安装,由于立柱有六根,在长度方向上,侧架和底架均设置两组,可以使得整体容积较大。
[0032]所述侧架包括在环绕置物槽的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根立柱之间均设置的折叠架;
所述折叠架包括上V形架和下V形架,通过上V形架两根上连接杆的开合以及下V形架两根下连接杆的开合可以实现左右两侧的折叠架在前后方向上的折叠;同时可以实现前后两个折叠架在左右方向上的折叠。
[0033]与同一根连接柱相连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设有连接座,所述上连接杆与连接座铰接且下连接杆与连接座滑动连接;通过连接座可以使得上V形架和下V形架形成的折叠架较为稳定。
[0034]所述底架包括折叠状态和撑开状态,当底架处于撑开状态时带动折叠架撑开;当底架处于折叠状态时,带动折叠架折叠在一起;通过底架可以带动整个野营车的折叠和展开,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附图。
[0036]图1是本技术中野营车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2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架、底架和六根立柱;所述侧架与底架均设置在六根立柱上且围成一个方形的置物槽;所述六根立柱设有左右两列,每列均包括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所述侧架包括在环绕置物槽的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根立柱之间均设置的折叠架;所述折叠架包括上V形架和下V形架,所述上V形架由两根下端铰接在一起的上连接杆构成且两根上连接杆的上端分别铰接在相邻两根立柱的上端,所述下V形架由两根上端铰接在一起的下连接杆构成且两根下连接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相邻两根立柱的下端,与同一根连接柱相连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设有连接座,所述上连接杆与连接座铰接且下连接杆与连接座滑动连接;所述底架包括折叠状态和撑开状态,当底架处于撑开状态时,底架带动六根立柱撑开,且六根立柱带动折叠架撑开;当底架处于折叠状态时,底架带动六根立柱靠拢在一起,且六根立柱带动折叠架折叠在一起;每个前立柱和每个后立柱下方均设有滚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长度低于或等于立柱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前中心底座和前中心底座;前中心底座位于两根前立柱和两根中立柱的围成的区域底部中心,后中心底座位于两根后立柱和两根中立柱围成的区域底部中心;每根前立柱底部和每根中立柱底部均与所述前中心底座之间设有一根连杆,连杆一端与前中心底座铰接,且前中心底座上设有在底架处于撑开状态时限制连杆处于水平位置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立柱底部铰接且立柱底部设有在底架处于撑开状态时限制连杆处于水平位置的第二限位部;每根后立柱底部和每根中立柱底部均与所述后中心底座之间设有一根连杆,连杆一端与后中心底座铰接,且后中心底座上设有在底架处于撑开状态时限制连杆处于水平位置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立柱底部铰接且立柱底部设有在底架处于撑开状态时限制连杆处于水平位置的第二限位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开口朝下的第一限位槽且第一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金钗
申请(专利权)人:吕金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