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四主材结构的转角塔腿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204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转角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四主材结构的转角塔腿部结构,包括两个呈对称布设的主材组件,两个主材组件之间固接有第一支撑杆,主材组件的底端固接有底座组件,顶端固接有用于连接塔身的第四连接组件,主材组件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隔板,主材组件包括呈环状布设的四个塔柱,第一隔板与四个塔柱均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化设计,使的塔柱与底座组件和连接组件共同形成更加稳固的支撑,从而大大提高了塔腿的稳固程度,对塔身、横担和输电线路等提供更加稳固的支撑,避免了因塔身、横担和输电线路重量过大造成的转角塔根基不稳产生的事故,使电路输送更加有所保障,提高了转角塔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转角塔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转角塔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四主材结构的转角塔腿部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转角塔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四主材结构的转角塔腿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电力转角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超高压线路中,有效减少线路耐张段长度、节约走廊、绝缘子数量、铁塔指标以及基础混凝土用量,以便更好地减少工程投资的辅助装置,其在电力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电力转角塔包括塔腿、塔身、两组上导线横担、两组下导线横担和多组绝缘子串等,两组上导线横担分别设置在塔身顶端左右两侧,两组下导线横担分别设置在塔身上半区域左右两侧,多组绝缘子串分别设置在两组上导线横担和两组下导线横担输出端上,现有转角塔的塔腿大都使用单个支撑件作为塔柱,由于塔身、横担和绝缘子串重量过大,现有的转角塔塔腿存在支撑稳固性差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转角塔倾倒的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影响电路的正常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稳固性好,使用可靠的具有四主材结构的转角塔腿部结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具有四主材结构的转角塔腿部结构,包括两个呈对称布设的主材组件,两个主材组件之间固接有第一支撑杆,主材组件的底端固接有底座组件,顶端固接有用于连接塔身的第四连接组件,主材组件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隔板,主材组件包括呈环状布设的四个塔柱,第一隔板与四个塔柱均固定连接。
[0006]以下是本技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0007]底座组件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面固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呈垂直布设,四个塔柱分设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并与其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优化:第四连接组件包括与塔柱固定连接的第五连接板、第六连接板和第三隔板,第六连接板和第三隔板分设于第五连接板的两侧且与其垂直布设,第五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杆可拆卸固接。
[0009]进一步优化:四个塔柱靠近第五连接板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加强架,第二加强架与其对应的塔柱可拆卸固接。
[0010]进一步优化:主材组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一定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三连接组件。
[0011]进一步优化: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与塔柱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隔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隔板分设于第一连接板的两侧且与其垂直布设。
[0012]进一步优化:第二连接组件包括与塔柱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板,四个塔柱分设于
第三连接板的两侧。
[0013]进一步优化:第三连接组件包括与塔柱固定连接的第四连接板,四个塔柱分设于第四连接板的两侧。
[0014]本技术通过合理化设计,主材组件包括呈环状布设的四个塔柱,由于塔脚采用四主材结构,使的塔柱与底座组件和连接组件共同形成更加稳固的支撑,从而大大提高了塔腿的稳固程度,对塔身、横担和输电线路等提供更加稳固的支撑,避免了因塔身、横担和输电线路重量过大造成的转角塔根基不稳产生的事故,使电路输送更加有所保障,提高了转角塔的使用寿命。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

A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B

B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C

C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中M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1中N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1中D

D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主材组件;101

塔柱;2

底座组件;201

底板;202

第一支撑板;203

第二支撑板;204

第一加强板;205

第二加强板;3

第一隔板;4

第一连接组件;401

第一连接板;402

第二连接板;403

第二隔板;5

第二连接组件;501

第三连接板;502

第一加强架;6

第三连接组件;601

第四连接板;7

第四连接组件;701

第五连接板;702

第六连接板;703

第三隔板;704

第二加强架;8

第一支撑杆;9

第二支撑杆;10

第七连接板;11

第一连杆;12

第二连杆;13

第三连杆;14

第四连杆;15

第五连杆;16

第六连杆;17

第七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四主材结构的转角塔腿部结构,包括两个呈对称布设的主材组件1,主材组件1的底端固接有底座组件2,顶端固接有用于连接塔身的第四连接组件7,主材组件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隔板3。
[0025]两个主材组件1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8和两个第二支撑杆9。
[0026]第一支撑杆8和两个第二支撑杆9均由角钢制成。
[0027]第一支撑杆8水平设置,第一支撑杆8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的第四连接组件7可拆卸固接,第一支撑杆8位于其中间的位置处可拆卸固接有第七连接板10。
[0028]两个第二支撑杆9呈对称布设,第二支撑杆9的一端与第七连接板10可拆卸固接,另一端与其对应的底座组件2可拆卸固接。
[0029]如图2

3所示,主材组件1包括呈环状布设的四个塔柱101,第一隔板3与四个塔柱101均固定连接。
[0030]这样设计,大大提高了塔腿的稳固程度,从而对塔身、横担和输电线路等提供更加稳固的支撑,避免了因塔身、横担和输电线路重量过大造成的转角塔根基不稳产生的事故,
使电路输送更加有所保障。
[0031]塔柱101由角钢制成。
[0032]如图2所示,底座组件2包括底板201,底板201的顶面固接有第一支撑板202和第二支撑板203,第一支撑板202和第二支撑板203呈垂直布设,四个塔柱101分设在第一支撑板202和第二支撑板203的两侧并与其固定连接。
[0033]底板201的顶面位于第一支撑板202两侧的位置处均固接有第一加强板204,第一加强板204与第二支撑板203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四主材结构的转角塔腿部结构,包括两个呈对称布设的主材组件(1),两个主材组件(1)之间固接有第一支撑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材组件(1)的底端固接有底座组件(2),顶端固接有用于连接塔身的第四连接组件(7),主材组件(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隔板(3),主材组件(1)包括呈环状布设的四个塔柱(101),第一隔板(3)与四个塔柱(101)均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四主材结构的转角塔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2)包括底板(201),底板(201)的顶面固接有第一支撑板(202)和第二支撑板(203),第一支撑板(202)和第二支撑板(203)呈垂直布设,四个塔柱(101)分设在第一支撑板(202)和第二支撑板(203)的两侧并与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四主材结构的转角塔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组件(7)包括与塔柱(101)固定连接的第五连接板(701)、第六连接板(702)和第三隔板(703),第六连接板(702)和第三隔板(703)分设于第五连接板(701)的两侧且与其垂直布设,第五连接板(701)与第一支撑杆(8)可拆卸固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宝强孙业强孙培收张建俊孙希凯张文祥孙业勋马传远李岳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长盛铁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