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头防脱加固型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180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头防脱加固型电缆,包括主体、左缆线和右缆线,所述主体左右两端分别连通有左筒和右筒,所述左缆线和右缆线外壁分别包裹有左缆层和右缆层,所述主体内壁中部通过固定块连接衔接柱,所述衔接柱左右两端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左缆层和右缆层分别对应衔接柱左右两端嵌套,再将左缆线和右缆线端部卡柱分别对应衔接柱左右两端卡槽相卡合,当因外部导致脱落时,左缆线和右缆线包裹于左缆层和右缆层形成保护,避免左缆线和右缆线裸露和外部装置或者人员形成直接接触,有利于在不可抗力因素下电缆头发生脱落,避免出现裸露电缆线与外部装置或者人员形成通路接触避免危险进一步的扩散。散。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头防脱加固型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电缆头防脱加固型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02121523608.4)及一种接头防脱落型铝合金电缆,此专利解决了现有的电缆接头中的公接头与母接头直接插接,连接效果差,公接头与母接头在使用段时间后容易脱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然而遭遇不可抗力情况发生时,电缆头处仍然容易脱落,同时电缆头部裸露在外部环境中,且在脱落过程中容易与其他物体发生接触从而导致危险的进一步扩散。
[0004]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缆头防脱加固型电缆,有利于在不可抗力因素下电缆头发生脱落,避免出现裸露电缆线与外部装置或者人员形成通路接触避免危险进一步的扩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头防脱加固型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遭遇不可抗力情况发生时,电缆头处仍然容易脱落,同时电缆头部裸露在外部环境中,且在脱落过程中容易与其他物体发生接触从而导致危险的进一步扩散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头防脱加固型电缆,包括主体、左缆线和右缆线,所述主体左右两端分别连通有左筒和右筒,所述左缆线和右缆线外壁分别包裹有左缆层和右缆层,所述主体内壁中部通过固定块连接衔接柱,所述衔接柱左右两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左缆层和右缆层分别对应衔接柱左右两端嵌套,所述左缆线和右缆线端部卡柱分别对应衔接柱左右两端卡槽相卡合。
[0007]优选的,所述左缆层包裹左缆线穿过左筒,所述左筒通过挤压形成凹陷状的压槽,所述右缆层包裹右缆线穿过右筒,所述右筒通过挤压形成凹陷状的压槽。
[0008]优选的,所述卡槽内壁设置有凸出状卡点,所述卡点外壁挤压卡柱外壁。
[0009]优选的,所述左缆线和右缆线通过衔接柱形成通电导体。
[0010]优选的,所述左缆层和右缆层端部长度大于左缆线和右缆线端部长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的电缆头防脱加固型电缆,通过左缆层、衔接柱、卡柱和卡槽的设置,通过左缆层和右缆层分别对应衔接柱左右两端嵌套,再将左缆线和右缆线端部卡柱分别对应衔接柱左右两端卡槽相卡合,当因外部导致脱落时,左缆线和右缆线包裹于左缆层和右缆层形成保护,避免左缆线和右缆线裸露和外部装置或者人员形成直接接触,有利于在不可抗力因素下电缆头发生脱落,避免出现裸露电缆线与外部装置或者人员形成通路接触避免危险进一步的扩散。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电缆头防脱加固型电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电缆头防脱加固型电缆的整体结构内部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电缆头防脱加固型电缆的衔接柱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主体;2、压槽;3、左筒;4、左缆层;5、右筒;6、右缆层;7、右缆线;8、衔接柱;9、固定块;10、卡槽;11、卡柱;12、左缆线;13、卡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头防脱加固型电缆,包括主体1、左缆线12和右缆线7,所述主体1左右两端分别连通有左筒3和右筒5,所述左缆线12和右缆线7外壁分别包裹有左缆层4和右缆层6,所述主体1内壁中部通过固定块9连接衔接柱8,所述衔接柱8左右两端开设有卡槽10,所述左缆层4和右缆层6分别对应衔接柱8左右两端嵌套,所述左缆线12和右缆线7端部卡柱11分别对应衔接柱8左右两端卡槽10相卡合;
[0021]通过左缆层4和右缆层6分别对应衔接柱8左右两端嵌套,再将左缆线12和右缆线7端部卡柱11分别对应衔接柱8左右两端卡槽10相卡合,当因外部导致脱落时,左缆线12和右缆线7包裹于左缆层4和右缆层6形成保护,避免左缆线12和右缆线7裸露和外部装置或者人员形成直接接触,在不可抗力因素下电缆头发生脱落,避免出现裸露电缆线与外部装置或者人员形成通路接触避免危险进一步的扩散。
[0022]其中,所述左缆层4包裹左缆线12穿过左筒3,所述左筒3通过挤压形成凹陷状的压槽2,所述右缆层6包裹右缆线7穿过右筒5,所述右筒5通过挤压形成凹陷状的压槽2;
[0023]通过压力钳通过加压金属材质的左筒3,通过左筒3形变对内产生压力,使得左筒3内壁加压左缆线12形成挤压固定,右筒5同理。
[0024]其中,所述卡槽10内壁设置有凸出状卡点13,所述卡点13外壁挤压卡柱11外壁;
[0025]通过凸出的卡点13提高卡槽10和卡柱11之间的摩擦力。
[0026]其中,所述左缆线12和右缆线7通过衔接柱8形成通电导体;
[0027]左缆线12和右缆线7通过衔接柱8形成通电导体,电流通过左缆线12、衔接柱8和右缆线7形成通路状态。
[0028]其中,所述左缆层4和右缆层6端部长度大于左缆线12和右缆线7端部长度;
[0029]左缆层4和右缆层6端部长度大于左缆线12和右缆线7端部长度,即左缆线12和右缆线7被左缆层4和右缆层6包裹。
[0030]工作原理:通过左缆层4和右缆层6分别对应衔接柱8左右两端嵌套,再将左缆线12和右缆线7端部卡柱11分别对应衔接柱8左右两端卡槽10相卡合,通过压力钳通过加压金属材质的左筒3,通过左筒3形变对内产生压力,使得左筒3内壁加压左缆线12形成挤压固定,右筒5同理,当因外部导致脱落时,左缆线12和右缆线7包裹于左缆层4和右缆层6形成保护,避免左缆线12和右缆线7裸露和外部装置或者人员形成直接接触,在不可抗力因素下电缆头发生脱落,避免出现裸露电缆线与外部装置或者人员形成通路接触避免危险进一步的扩散。
[00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头防脱加固型电缆,包括主体(1)、左缆线(12)和右缆线(7),所述主体(1)左右两端分别连通有左筒(3)和右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缆线(12)和右缆线(7)外壁分别包裹有左缆层(4)和右缆层(6),所述主体(1)内壁中部通过固定块(9)连接衔接柱(8),所述衔接柱(8)左右两端开设有卡槽(10),所述左缆层(4)和右缆层(6)分别对应衔接柱(8)左右两端嵌套,所述左缆线(12)和右缆线(7)端部卡柱(11)分别对应衔接柱(8)左右两端卡槽(10)相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头防脱加固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缆层(4)包裹左缆线(12)穿过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卿郜从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尧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