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127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包括壳体、输出轴、电机驱动单元以及手动驱动单元。输出轴直接作用于驱动阀门以实现其启、闭状态的转换,其插配于壳体中。电机驱动单元和手动驱动单元均与壳体相组配,被用作用来驱动输出轴绕其中心轴线执行周向旋转运动的并行动力源。通常情形下,电机驱动单元作为动力源以驱动输出轴执行周向旋转运动,进而驱动阀门执行启、闭动作的转换。而当电机驱动单元发生故障时,手动驱动单元可临时替代电机驱动单元作为动力源,整机无手电动切换部件即可实现全自动切换,如此一来,从而可大大地降低阀门驱动装置的故障率,进而确保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得以顺利、高效地运行。高效地运行。高效地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驱动装置制造
,尤其是一种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阀门驱动装置是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场设备,在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等领域均得到广泛的应用。阀门驱动装置是一种利用外力以实施阀门启闭操作的装置,从而使得阀门的操作过程更为省力、且迅速。
[0003]在现有技术中,阀门驱动装置均采取单动力(电机)进行驱动。电机型阀门驱动装置的应用场景较为单一,其主要适用于高频次操作、且所需操纵力相对较高的场合。另外,在实际应用中,电机型阀门驱动装置故障频发,如电机故障、传动机构故障等,从而会影响到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且当电机型阀门驱动装置发生故障时,紧急维护操作实施十分困难,且耗时较长,势必会造成工业过程控制系统长时间失效。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故,本技术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的出现。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其包括壳体、输出轴、电机驱动单元以及手动驱动单元。输出轴直接作用于驱动阀门以实现其启、闭状态的转换,其插配于壳体中。电机驱动单元和手动驱动单元均与壳体相组配,被用作用来驱动输出轴绕其中心轴线执行周向旋转运动的并行动力源。
[0006]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电机驱动单元包括电机以及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隐于壳体空腔中,其包括有蜗轮、蜗杆。蜗轮与输出轴相套设、且固定。蜗杆横置于蜗轮的一侧,其由电机驱动。
[0007]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套设、且固定于蜗杆上。围绕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开设有多个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一条形齿。
[0008]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有轴承组件。轴承组件用来支撑蜗杆,其由组装于壳体侧壁中的、相平行而置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构成。
[000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手动驱动单元包括有手轮以及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隐于壳体空腔中,其包括有输入轴、减速部。输入轴横穿壳体,且其由手轮直接驱动。输入轴借由减速部将动力传递至输出轴。
[0010]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减速部包括太阳齿轮、行星齿轮以及齿圈。太阳齿轮与输出轴相套设、且固定。齿圈由输入轴直接驱动,且其布置于太阳齿轮的
外围。多个行星齿轮均同时与齿圈和太阳齿轮相啮合。围绕其中心轴线,在齿圈的外侧壁上均布有第二条形齿,相对应地,在输入轴的周侧壁上成型出有与第二条形齿相啮合的螺旋齿段。
[0011]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还包括有阻尼单元。阻尼单元与输出轴相配套应用,以对处于旋转态的输出轴施以阻抗扭矩。
[0012]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阻尼单元包括有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以及旋转阻尼器。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分别一一对应地套设、且固定于输出轴、旋转阻尼器的扭转输入轴上。第四齿轮同时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相啮合。
[0013]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阀门驱动装置,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其同时兼具有电机驱动单元以及手动驱动单元。通常情形下,电机驱动单元作为动力源以驱动输出轴执行周向旋转运动,进而驱动阀门执行启、闭动作的转换。而当电机驱动单元发生故障时,手动驱动单元可临时替代电机驱动单元作为动力源,整机无手电动切换部件即可实现全自动切换。如此一来,电机驱动单元和手动驱动单元均独立地实现对阀门的驱动,从而可大大地降低阀门驱动装置的故障率,进而确保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得以顺利、高效地运行。
[0014]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的应用即可实现全自动切换,整机无手电动切换部件,结构简单,体积紧凑,使用方便,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中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第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亦是本技术中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第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隐去壳体后)。
[0018]图3是本技术中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第二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隐去壳体后)。
[0019]图4是本技术中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第三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隐去壳体后)。
[0020]图5是图1的正视图。
[0021]图6是图5的A

A视角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7是图1的俯视图。
[0023]图8是图7的B

B剖视图。
[0024]1‑
壳体;2

输出轴;3

电机驱动单元;31

电机;311

第一条形齿;32

第一传动机构;321

蜗轮;322

蜗杆;323

第一齿轮;324

轴承组件;3241

第一轴承;3242

第二轴承;4

手动驱动单元;41

手轮;42

第二传动机构;421

输入轴;4211

单线螺旋齿段;422

减速部;4221

太阳齿轮;4222

行星齿轮;4223

齿圈;42231

第二条形齿;5

阻尼单元;51

第二齿轮;52

第三齿轮;53

第四齿轮;54

旋转阻尼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图2、图3分别示出了本技术中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不同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可知,其主要由壳体1、输出轴2、电机驱动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输出轴、电机驱动单元以及手动驱动单元;所述输出轴直接作用于驱动阀门以实现其启、闭状态的转换,其插配于所述壳体中;所述电机驱动单元和所述手动驱动单元均与所述壳体相组配,被用作用来驱动所述输出轴绕其中心轴线执行周向旋转运动的并行动力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单元包括电机以及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隐于所述壳体空腔中,其包括有蜗轮、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输出轴相套设、且固定;所述蜗杆横置于所述蜗轮的一侧,其由所述电机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且固定于所述蜗杆上;围绕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一条形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力源阀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源杨俊曹超朱海梅朱自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电站辅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