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电池保护电路,涉及电池电路技术领域,包括一级保护电路和二级保护电路和两组MOS,所述一级保护电路和二级保护电路均包括IC,所述一级保护电路IC和二级保护电路IC的VDD引脚分别串联有电阻R1和电阻R4,且电阻R1和电阻R4均并联接入至充放电线路的正极电路中,所述一级保护电路IC的DO引脚和CO引脚分别与其中一个MOS的G1引脚和G2引脚串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电路中增加二级保护电路模块,保护板在工作时,任意一级保护失效后,剩下的一级保护电路可使保护板继续工作,整个电路及元件都起到的保护电池作用,让电池在使用中避免出现主回路上的器件短路,导致电池过充,过放和过流现象,造成电池烧毁。造成电池烧毁。造成电池烧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电池保护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电池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跟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锂电池的专利技术者是爱迪生。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二十世纪末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在很多智能家居中均会使用到锂电池。
[0003]由于产品锂电池本身的材料决定了它不能被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在没有保护作用下,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与使用寿命,并可能产生大量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电池保护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家居电池保护电路,包括一级保护电路和二级保护电路和两组MOS,所述一级保护电路和二级保护电路均包括IC,所述一级保护电路IC和二级保护电路IC的VDD引脚分别串联有电阻R1和电阻R4,且电阻R1和电阻R4均并联接入至充放电线路的正极电路中,所述一级保护电路IC的DO引脚和CO引脚分别与其中一个MOS的G1引脚和G2引脚串联,所述二级保护电路IC的DO引脚和CO引脚分别与另外一个MOS的G1引脚和G2引脚串联,前者MOS的S2引脚与后者MOS的S1引脚连接,前者MOS的S1引脚和后者的S2引脚接入充放电线路的负极电路中,电池负极与MOS之间串联接入有电阻RS,所述一级保护电路IC的VM引脚串联有电阻R2,且电阻R2并联接入至负极电路,所述二级保护电路IC的CS引脚并联接至与一级保护电路IC连接的MOS的S1引脚,所述二级保护电路IC的V
‑
引脚串联有电阻R5,且电阻R5并联接入至负极电路,两个MOS与负极电路的接入点间串联设置有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一级保护电路IC的VDD引脚与VSS引脚间串联有电容C1,且电容C1接地设置,所述二级保护电路IC的VDD引脚与VSS引脚间串联有电容C5,且电容C5接地设置,电路中正极电路和负极电路之间并联连接有电容C4,所述负极电路连接有热敏电阻R3,所述热敏电阻电阻R3作为NTC使用。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07]本技术通过采用两组保护电路,即在电路中增加二极保护电路模块,一级保护和二极保护协同工作,保护板在工作时,任意一级保护失效后,剩下的一级保护电路可使保护板继续工作,整个电路及元件都起到的保护电池作用,让电池在使用中避免出现主回路上的器件短路,导致电池过充,过放和过流现象,造成电池烧毁,从而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报废成本。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正常状态时的电路状态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过充保护状态时的电路状态示意图。
[0012]图4为本技术过放保护状态、过流保护状态和短路保护状态的电路状态示意图。
[0013]图5为本技术的IC原理图。
[0014]图6为本技术的MOS原理图。
[0015]图7为本技术的相关测试参数据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U1、U2为IC(芯片),Q1、Q2为MOS(晶体管),R1、R2、R4、R5和RS均为普通电阻,R3为热敏电阻NTC,C1、C2和C3均为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19]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家居电池保护电路,包括一级保护电路和二级保护电路和两组MOS Q1、Q2,所述一级保护电路和二级保护电路均包括IC U1、U2,其中IC表示(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MOS是金属(metal)
‑
氧化物(oxide)
‑
半导体(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在电路领域中,分别用IC和MOS进行代指,本技术中全文也分别使用IC和MOS进行表示,所述一级保护电路IC U1和二级保护电路IC U2的VDD引脚分别串联有电阻R1和电阻R4,且电阻R1和电阻R4均并联接入至充放电线路的正极电路中,所述一级保护电路IC U1的DO引脚和CO引脚分别与其中一个MOS Q1的G1引脚和G2引脚串联,所述二级保护电路IC U2的DO引脚和CO引脚分别与另外一个MOS Q2的G1引脚和G2引脚串联,前者MOS Q1的S2引脚与后者MOS Q2的S1引脚连接,前者MOS Q1的S1引脚和后者MOS Q2的S2引脚均并联接入充放电线路的负极电路中,电池负极与MOS Q1、Q2之间串联接入有电阻RS,所述一级保护电路IC U1的VM引脚串联有电阻R2,且电阻R2并联接入至负极电路,所述二级保护电路IC U2的CS引脚并联接至与一级保护电路IC U1连接的MOS Q1的S1引脚,所述二级保护电路IC U2的V
‑
引脚串联有电阻R5,且电阻R5并联接入至负极电路,两个MOS与负极电路的接入点间串联设置有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一级保护电路IC U1的VDD引脚与VSS引脚间串联有电容C1,且电容C1接地设置,所述二级保护电路IC U2的VDD引脚与VSS引脚间串联有电容C5,且电容C5接地设置,电路中正极电路和负极电路之间并联连接有电容C4,所述负极电路连接有热敏电阻R3,所述热敏电阻电阻R3作为NTC使用。
[0020]其中,本技术中使用元器件材料如下:
[0021]一级保护电路IC采用S
‑
8261DAY型芯片,二级保护电路IC采用NT1715A
‑
HQB
‑
C1型芯片,IC通过取样电池电压进行判断;两组MOS均采用SM9973DSQG型晶体管,MOS管对电芯进
行管理,保护板电路中主要起开关作用。
[0022]NTC,即R3,选用10K,
±
1%,B=3435的热敏电阻(测量温度、控制温度和元件、器件、电路的温度补偿,温度控制在20
‑
30%);ID选用100K,
±
1%,1/16W(智能家居设备对电池的识别电阻)。
[0023]且R1和R4选用基准供电电阻,R2和R5选用过流和检测电阻。
[0024]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电池保护电路,包括一级保护电路和二级保护电路和两组MOS(Q1、Q2),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保护电路和二级保护电路均包括IC(U1、U2),所述一级保护电路IC(U1)和二级保护电路IC(U2)的VDD引脚分别串联有电阻(R1)和电阻(R4),且电阻(R1)和电阻(R4)均并联接入至充放电线路的正极电路中,所述一级保护电路IC(U1)的DO引脚和CO引脚分别与其中一个MOS(Q1)的G1引脚和G2引脚串联,所述二级保护电路IC(U2)的DO引脚和CO引脚分别与另外一个MOS(Q2)的G1引脚和G2引脚串联,前者MOS(Q1)的S2引脚与后者MOS(Q2)的S1引脚连接,前者MOS(Q1)的S1引脚和后者MOS(Q2)的S2引脚均并联接入充放电线路的负极电路中,电池负极与MOS(Q1、Q2)之间串联接入有电阻(RS),所述一级保护电路IC(U1)的VM引脚串联有电阻(R2),且电阻(R2)并联接入至负极电路,所述二级保护电路IC(U2)的CS引脚并联接至与一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兴开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