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控制方法及配电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079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配电控制方法及配电控制系统。该配电控制方法包括:在预设的监控时间段内,利用采集设备采集配电中心对应的所有配电区域在监控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通过总用电量设置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和时间监控阶段对应时长;通过总用电量和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设置配电区域处于各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电量监控数值;实时采集每个配电区域在单位时间段内每个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实际用电量,将实际用电量与电量监控数值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电量调配调整。该方法实现单位时间段内剩余时间内的用电量调配,防止无法及时对当前单位时间段内的用电量进行及时调整。用电量进行及时调整。用电量进行及时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控制方法及配电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配电控制方法及配电控制系统,属于配电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配电中心将各电厂的发电量和各地方用电量进行匹配,实现电厂发的电实时传输给用电方,然而,现有配电控制过程中往往以一个检测周期的用电量为基础对未来的各检测周期内的用电量进行配电调整,这种方式导致当前检测周期的用电量无法得到及时调整,进而导致配电调整不及时的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控制方法及配电控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配电控制无法及时发现电量分配不足,进而导致配电调整不及时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配电控制方法,所述配电控制方法包括:在预设的监控时间段内,利用采集设备采集配电中心对应的所有配电区域在监控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通过所述总用电量设置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和时间监控阶段对应时长;通过所述总用电量和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设置所述配电区域处于各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电量监控数值;实时采集每个配电区域在单位时间段内每个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实际用电量,将所述实际用电量与电量监控数值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电量调配调整。
[0004]进一步地,所述监控时间段包括4

6个单位时间段;所述单位时间段的取值范围为45

90天。
[0005]进一步地,通过所述总用电量设置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和时间监控阶段对应时长,包括:提取每个配电区域在预设的监控时间段内实际消耗的总用电量;提取配电中心根据每个配电区域的区域范围和利用电参数预先设置的监控时间段内的基础用电量;将所述监控时间段内实际消耗的总用电量和基础用电量进行比较,获取比较结果;利用时间监控阶段数量获取模型和阶段时长确定模型,结合所述比较结果,计算获取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和时间监控阶段对应时长;其中,所述时间监控阶段数量获取模型和阶段时长确定模型如下:
其中,N表示时间监控阶段数量;W
z
表示配电区域在监控时间段内实际消耗的总用电量;W
j
表示利用电参数预先设置的监控时间段内的基础用电量,具体的,所述监控时间段内的基础用电量可以为所述监控时间段对应的所包含的多个单位时间段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基础用电量的总和;α表示通用调整系数,α的取值范围为0.62

0.68;N0表示预先设置的基础数量,N0的取值为2或3,并且,当单位时间段设置不超过28天时,N0的取值为2;当单位时间段设置超过28天时,N0的取值为3;T1表示单位时间段内,N个时间监控阶段中第一个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时长;T
d
表示单位时间段对应时长;T
n
‑1表示单位时间段内,除了第一时间监控阶段以外的剩余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时长。
[0006]进一步地,通过所述总用电量和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设置所述配电区域处于各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电量监控数值,包括:提取每个配电区域在预设的监控时间段内实际消耗的总用电量;提取已设置好的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根据所述总用电量和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利用电量监控数值获取模块,获取每个配电区域处于各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电量监控数值;其中,所述电量监控数值获取模块如下:其中,所述电量监控数值获取模块如下:其中,W1表示单位时间段内,N个时间监控阶段中第一个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电量监控数值;W
z
表示配电区域在监控时间段内实际消耗的总用电量;W
j
表示利用电参数预先设置的监控时间段内的基础用电量,具体的,所述监控时间段内的基础用电量可以为所述监控时间段对应的所包含的多个单位时间段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基础用电量的总和;α表示通用调整系数,α的取值范围为0.62

0.68;N0表示预先设置的基础数量,N0的取值为2或3,并且,当单位时间段设置不超过28天时,N0的取值为2;当单位时间段设置超过28天时,N0的取值为3;W
d
表示单位时间段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基础用电量;W
n
‑1表示单位时间段内,除了第一时间监控阶段以外的剩余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电量监控数值。
[0007]进一步地,实时采集每个配电区域在单位时间段内每个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实际用电量,将所述实际用电量与电量监控数值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电量调配调整,包括:实时采集每个配电区域在单位时间段内每个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实际用电量,将所述实际用电量与电量监控数值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利用所述比较结果结合比较原则判断是否进行电量调配调整;
其中,所述比较原则包括:连续两个时间监控阶段的配电区域内的实际用电量超过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预设的电量监控数值时,对所述配电区域内对应配电量进行增量调整;连续两个时间监控阶段的配电区域内的实际用电量低于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预设的电量监控数值的70%时,对所述配电区域内对应配电量进行减量调整。
[0008]一种配电控制系统,所述配电控制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用于在预设的监控时间段内,利用采集设备采集配电中心对应的所有配电区域在监控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第一设置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总用电量设置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和时间监控阶段对应时长;第二设置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总用电量和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设置所述配电区域处于各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电量监控数值;调整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每个配电区域在单位时间段内每个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实际用电量,将所述实际用电量与电量监控数值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电量调配调整。
[0009]进一步地,所述监控时间段包括4

6个单位时间段;所述单位时间段的取值范围为45

90天。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置模块包括:第一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每个配电区域在预设的监控时间段内实际消耗的总用电量;第二提取模块,用于提取配电中心根据每个配电区域的区域范围和利用电参数预先设置的监控时间段内的基础用电量;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监控时间段内实际消耗的总用电量和基础用电量进行比较,获取比较结果;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利用时间监控阶段数量获取模型和阶段时长确定模型,结合所述比较结果,计算获取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和时间监控阶段对应时长;其中,所述时间监控阶段数量获取模型和阶段时长确定模型如下:数量获取模型和阶段时长确定模型如下:数量获取模型和阶段时长确定模型如下:其中,N表示时间监控阶段数量,且,N为向上取整;W
z
表示配电区域在监控时间段内实际消耗的总用电量;W
j
表示利用电参数预先设置的监控时间段内的基础用电量,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控制方法包括:在预设的监控时间段内,利用采集设备采集配电中心对应的所有配电区域在监控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通过所述总用电量设置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和时间监控阶段对应时长;通过所述总用电量和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设置所述配电区域处于各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电量监控数值;实时采集每个配电区域在单位时间段内每个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实际用电量,将所述实际用电量与电量监控数值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电量调配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时间段包括4

6个单位时间段;所述单位时间段的取值范围为45

90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总用电量设置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和时间监控阶段对应时长,包括:提取每个配电区域在预设的监控时间段内实际消耗的总用电量;提取配电中心根据每个配电区域的区域范围和利用电参数预先设置的监控时间段内的基础用电量;将所述监控时间段内实际消耗的总用电量和基础用电量进行比较,获取比较结果;利用时间监控阶段数量获取模型和阶段时长确定模型,结合所述比较结果,计算获取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和时间监控阶段对应时长;其中,所述时间监控阶段数量获取模型和阶段时长确定模型如下:数量获取模型和阶段时长确定模型如下:数量获取模型和阶段时长确定模型如下:其中,N表示时间监控阶段数量;W
z
表示配电区域在监控时间段内实际消耗的总用电量;W
j
表示利用电参数预先设置的监控时间段内的基础用电量;α表示通用调整系数,α的取值范围为0.62

0.68;N0表示预先设置的基础数量,N0的取值为2或3,并且,当单位时间段设置不超过28天时,N0的取值为2;当单位时间段设置超过28天时,N0的取值为3;T1表示单位时间段内,N个时间监控阶段中第一个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时长;T
d
表示单位时间段对应时长;T
n
‑1表示单位时间段内,除了第一时间监控阶段以外的剩余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时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总用电量和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设置所述配电区域处于各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电量监控数值,包括:提取每个配电区域在预设的监控时间段内实际消耗的总用电量;提取已设置好的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
根据所述总用电量和每个配电区域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内的时间监控阶段数量,利用电量监控数值获取模块,获取每个配电区域处于各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电量监控数值;其中,所述电量监控数值获取模块如下:其中,所述电量监控数值获取模块如下:其中,W1表示单位时间段内,N个时间监控阶段中第一个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电量监控数值;W
z
表示配电区域在监控时间段内实际消耗的总用电量;W
j
表示利用电参数预先设置的监控时间段内的基础用电量;α表示通用调整系数,α的取值范围为0.62

0.68;N0表示预先设置的基础数量,N0的取值为2或3,并且,当单位时间段设置不超过28天时,N0的取值为2;当单位时间段设置超过28天时,N0的取值为3;W
d
表示单位时间段对应的单位时间段基础用电量;W
n
‑1表示单位时间段内,除了第一时间监控阶段以外的剩余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电量监控数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采集每个配电区域在单位时间段内每个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实际用电量,将所述实际用电量与电量监控数值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电量调配调整,包括:实时采集每个配电区域在单位时间段内每个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实际用电量,将所述实际用电量与电量监控数值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利用所述比较结果结合比较原则判断是否进行电量调配调整;其中,所述比较原则包括:连续两个时间监控阶段的配电区域内的实际用电量超过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预设的电量监控数值时,对所述配电区域内对应配电量进行增量调整;连续两个时间监控阶段的配电区域内的实际用电量低于时间监控阶段对应的预设的电量监控数值的70%时,对所述配电区域内对应配电量进行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凌志陆升林珍梅娇洪晨聪郑益君陈鑫潘瑜汕郑磊浩石颖海胡鑫鑫袁瑞鑫孙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