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052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羽绒服包括:前片和后片。前片包括:前片面布和前片里布,前片面布的第一面料、第一胆布、第二胆布相互贴合每隔预设宽度放置第一宽布条并压横线或竖线使得所述前片面布上成格型固定;前片里布中第一里布每隔预设宽度缝合第二宽布条;第一宽布条和第二宽布条相互对应并缝合;后片包括:后片面布和后片里布,后片面布的第二面料、第三胆布、第四胆布贴合每隔预设宽度放置第三宽布条并压横线或竖线使得所述后片面布成格型固定;后片里布的第二里布每隔预设宽度缝合第四宽布条;相互对应的第三宽布条和第四宽布条缝合之后,缝合所述后片面布和后片里布的边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的羽绒服存在里布晃动的问题。存在里布晃动的问题。存在里布晃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羽绒服


[0001]本技术涉及羽绒服定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羽绒服。

技术介绍

[0002]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在对物质生活的基础满足之余,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对服装领域穿着舒适度与品质质量要求大大提高。
[0003]冬天羽绒服是不可缺少的服装。羽绒服通过填充羽绒来进行保温从而抵抗寒冬。但是常见的羽绒服中间的缝合是通过一条线来缝合从而分隔羽绒,但是由于羽绒服面料的组织结构比较疏松,特别容易产生钻绒现象,如果只有一根缝合线,因而在绗线针孔处会有羽绒钻出,影响服装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羽绒服,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的现有羽绒服容易出现钻绒的问题。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羽绒服,包括:前片和后片,所述前片包括:前片面布和前片里布,所述前片面布从外到里依次为第一面料、第一胆布、第二胆布和第一宽布条;所述第一面料、第一胆布、第二胆布相互贴合边缘压固定线,每隔预设宽度放置所述第一宽布条并压横线或竖线使得所述前片面布上成格型固定;所述第一胆布和第二胆布之间填充有羽绒;所述前片里布从里到外依次为第一里布和第二宽布条,所述第一里布每隔预设宽度缝合所述第二宽布条;所述前片面布和所述前片里布贴合之后,将相互对应的第一宽布条和所述第二宽布条缝合之后,缝合所述前片面布和所述前片里布;
[0006]所述后片包括:后片面布和后片里布,所述后片面布从外到里依次为第二面料、第三胆布、第四胆布和第三宽布条;所述第二面料、第三胆布、第四胆布贴合边缘压固定线,每隔预设宽度放置所述第三宽布条并压横线或竖线使得所述后片面布成格型固定;所述第三胆布和第四胆布之间填充有羽绒;所述后片里布从里到外依次为第二里布和第四宽布条;所述第二里布每隔预设宽度缝合所述第四宽布条;所述后片面布和后片里布贴合之后,将相互对应的第三宽布条和第四宽布条缝合之后,缝合所述后片面布和后片里布的边缘。
[0007]可选的,所述羽绒服包括:袖面布和袖里布,所述袖面布从外到里依次为第三面料、第五胆布、第六胆布和第五宽布条;所述第三面料、第五胆布、第六胆布相互贴合边缘压固定线,每隔预设宽度放置所述第五宽布条并压横线或竖线使得所述袖面布上成格型固定;所述第五胆布、第六胆布之间填充有羽绒;所述袖里布从里到外依次为第三里布和第六宽布条,所述第三里布每隔预设宽度缝合所述第六宽布条;所述袖面布和所述袖里布贴合之后,将相互对应的第五宽布条和所述第六宽布条缝合之后,缝合袖面布和袖里布生成衣袖。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宽布条的宽度为2.5cm

3.5cm;
[0009]所述第二宽布条的宽度为2.5cm

3.5cm;
[0010]所述第三宽布条的宽度为2.5cm

3.5cm;
[0011]所述第四宽布条的宽度为2.5cm

3.5cm;
[0012]所述第五宽布条的宽度为2.5cm

3.5cm;
[0013]所述第六宽布条的宽度为2.5cm

3.5cm。
[0014]可选的,所述前片里布的袖笼处设置有第一拉链,所后片里布的袖笼处设置有第二拉链;所述第一拉链和所述第二拉链的倾斜角度相同。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拉链的位置设有覆盖第一拉链的第一拉链盖;所述第二拉链的位置设有覆盖第二拉链的第二拉链盖。
[0016]可选的,所述衣袖的袖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拉链和第四拉链;所述第三拉链与所述第一拉链配合使用,所述第四拉链与所述第二拉链配合使用。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宽布条与第二胆布之间的缝位为0.3cm

0.5cm;所述第一里布和第二宽布条之间的缝位为0.3cm

0.5cm;所述第一宽布条和第二宽布条之间的缝位为0.3cm

0.5cm。
[0018]可选的,所述第四胆布和第三宽布条之间的缝位为0.3cm

0.5cm;所述第二里布和第四宽布条之间的缝位为0.3cm

0.5cm;所述第三宽布条和第四宽布条之间的缝位为0.3cm

0.5cm。
[0019]可选的,所述第六胆布和第五宽布条之间的缝位为0.3cm

0.5cm;所述第三里布和第六宽布条之间的缝位为0.3cm

0.5cm;所述第五宽布条和第六宽布条之间的缝位为0.3cm

0.5cm。
[0020]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羽绒服,通过在前片面布上增加第一宽布条、在前片里布上增加第二宽布条,在缝合时再将第一宽布条和第二宽布条缝合。该羽绒服缝制工艺能够实现服装陈列与穿着时内里布不会左右上下晃动;羽绒服的下摆处不易吐里,提升了服装整体品质感。此外,通过在袖窿出安装可拆卸的袖子,即可以当羽绒马甲穿,方便适用易打理。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羽绒服的前片面布的正面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中一种羽绒服的前片面布的反面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中一种羽绒服的前片面布的外翻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中一种羽绒服的前片里布的正面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中一种羽绒服的前片里布的反面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中一种羽绒服的前片面布和前面里布缝合位置放大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中一种羽绒服的后片面布的反面示意图;
[0028]图8是本技术中一种羽绒服的后片里布的反面示意图;
[0029]图9是本技术中一种羽绒服的衣袖面布的反面示意图;
[0030]图10是本技术中一种羽绒服的衣袖里布的反面示意图;
[0031]图11是本技术中一种羽绒服的左前片里布的正面示意图;
[0032]图12是本技术中一种羽绒服的后片里布的正面示意图;
[0033]图13是本技术中一种羽绒服的衣袖袖山处装拉链的示意图。
[0034]图中:前片面布10、前片里布20、第一面料110、第一胆布120、第二胆布140、第一宽布条150、第一里布210、第二宽布条220、后片面布30、后片里布40、第二面料310、第三胆布320、第四胆布340、第三宽布条350、第二里布410、第四宽布条420、袖面布50、袖里布60、第三面料510、第五胆布520、第六胆布540、第五宽布条550、第三里布610、第六宽布条620、第一拉链211、第一拉链盖212、第二拉链411、第二拉链盖412。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
[0036]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羽绒服的前片面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绒服,该羽绒服包括:前片和后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包括:前片面布和前片里布,所述前片面布从外到里依次为第一面料、第一胆布、第二胆布和第一宽布条;所述第一面料、第一胆布、第二胆布相互贴合边缘压固定线,每隔预设宽度放置所述第一宽布条并压横线或竖线使得所述前片面布上成格型固定;所述第一胆布和第二胆布之间填充有羽绒;所述前片里布从里到外依次为第一里布和第二宽布条,所述第一里布每隔预设宽度缝合所述第二宽布条;所述前片面布和所述前片里布贴合之后,将相互对应的第一宽布条和所述第二宽布条缝合之后,缝合所述前片面布和所述前片里布;所述后片包括:后片面布和后片里布,所述后片面布从外到里依次为第二面料、第三胆布、第四胆布和第三宽布条;所述第二面料、第三胆布、第四胆布贴合边缘压固定线,每隔预设宽度放置所述第三宽布条并压横线或竖线使得所述后片面布成格型固定;所述第三胆布和第四胆布之间填充有羽绒;所述后片里布从里到外依次为第二里布和第四宽布条;所述第二里布每隔预设宽度缝合所述第四宽布条;所述后片面布和后片里布贴合之后,将相互对应的第三宽布条和第四宽布条缝合之后,缝合所述后片面布和后片里布的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服包括:袖面布和袖里布,所述袖面布从外到里依次为第三面料、第五胆布、第六胆布和第五宽布条;所述第三面料、第五胆布、第六胆布相互贴合边缘压固定线,每隔预设宽度放置所述第五宽布条并压横线或竖线使得所述袖面布上成格型固定;所述第五胆布、第六胆布之间填充有羽绒;所述袖里布从里到外依次为第三里布和第六宽布条,所述第三里布每隔预设宽度缝合所述第六宽布条;所述袖面布和所述袖里布贴合之后,将相互对应的第五宽布条和所述第六宽布条缝合之后,缝合袖面布和袖里布生成衣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宽布条的宽度为2.5cm

3.5cm;所述第二宽布条的宽度为2.5cm

3.5cm;所述第三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碎衔吴志泽
申请(专利权)人:报喜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