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地下结构变形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地下结构变形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地下工程的发展,隧道以及基坑等地下结构的变形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建筑结构的地基对变形较为敏感,例如基坑变形导致渗流管涌破坏,摩擦桩由于地基变形导致其承载力发生改变,预应力结构由于变形造成预应力损失等,地下结构的变形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地下结构变形的控制不仅适用于正在施工的工程,也适用于既有结构的控制保护。因此,为减小地下结构的变形,使其不利影响降低,保障工程安全质量要求,有必要对地下结构的变形进行控制。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注浆法控制地下结构的变形,采用注浆法时,需注浆填充由于地下结构变形造成的整个空隙,而且受地质情况的影响,操作困难,施工难度大,耗时长,无法满足简单、应用范围广的要求;而且注浆法成本较高,无法回收利用,会对场地后续施工造成影响,拖延工程进度,另外,传统注浆方法无法精确控制地下结构的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控制地下结构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体(1),待纠偏地下结构的旁侧开设有预制孔洞(100),所述膨胀体(1)设置于所述预制孔洞(100)内,并与所述待纠偏地下结构的变形部位正对,所述膨胀体(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上法兰板(2)和下法兰板(3),所述上法兰板(2)设置于所述膨胀体(1)的上方,所述下法兰板(3)设置于所述膨胀体(1)的下方;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上法兰板(2)和所述下法兰板(3)相互靠近,以使所述膨胀体(1)被挤压变形,并抵紧于所述预制孔洞(100)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地下结构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螺杆(4),所述传动螺杆(4)包括相连的第一螺杆部(41)和第二螺杆部(42),所述第一螺杆部(41)螺纹贯穿所述上法兰板(2),所述第二螺杆部(42)螺纹贯穿所述下法兰板(3),所述第一螺杆部(41)和所述第二螺杆部(42)的螺纹旋向相反,通过旋转所述传动螺杆(4)以使所述上法兰板(2)和所述下法兰板(3)相互靠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地下结构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螺杆(4)间隔且平行设置有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地下结构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多个所述传动螺杆(4)连接,以驱使多个所述传动螺杆(4)同步且同向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地下结构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力监测器和控制单元,所述应力监测器埋设于所述变形部位内,以用于检测所述变形部位内的应力,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应力监测器和所述动力机构均通讯连接,以在所述应力监测器的检测值达到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动力机构关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昊,曾波,王志新,刁钰,仉彦,郑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