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沟球轴承抗损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032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沟球轴承抗损降噪装置,包括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外壁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设有贯穿轴承外圈的注油组件,所述注油组件下方设有注油槽,所述轴承外圈内设有滤油网,所述滤油网侧壁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轴承外圈内壁底部设有出油孔,所述轴承外圈外壁底部设有储油盒,所述储油盒内设有吸油棉,所述轴承外圈内壁一侧设有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轴承内圈侧壁之间设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外环上设有固定组件,所述防尘盖侧壁与固定组件相对一侧设有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轴承高速运转时实现补油,滤油网可以把润滑油内的杂质进行过滤,防尘盖便于拆卸。防尘盖便于拆卸。防尘盖便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沟球轴承抗损降噪装置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深沟球轴承抗损降噪装置设备的
,具体为一种深沟球轴承抗损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钢球、保持架和防尘盖构成,防尘盖通常固定安装于内圈的外侧面和外圈的内侧面之间的空间内,防尘盖与内、外圈之间通常留有空隙,这样可以方便注油,但是这就会导致灰尘等异物进入轴承内部,造成轴承无法正常的运转,并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由于防尘盖与内圈和外圈之间存在间隙,因此现有的防尘盖会造成轴承内部的润滑油外泄的问题,另外,在注油时,润滑油不能全部进入轴承内部,往往会有一部分吸附在轴承的外部,不仅容易沾染灰尘,而且造成极大地浪费。
[0003]根据申请号为号CN202123130453.0的专利文献所提供一种深沟球轴承,包括外套圈、内套圈、保持架、滚珠和注油装置;保持架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珠,外套圈与内套圈之间形成用于收纳保持架与滚珠的转动空腔,外套圈内部设有注油装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深沟球轴承,解决了深沟球轴承内滚珠的润滑效果不好的问题,通过在轴承外套上设置的注油槽对滚珠加润滑油,解决了因轴承内部分滚珠未浸着润滑油,使轴承内部分滚珠磨损的问题。
[0004]以上专利虽然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但是还是存在以下缺陷,存在漏油现象注入进去的油存在杂质影响滚珠工作可能,润滑油长时间容易氧化,需要防尘盖密封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深沟球轴承抗损降噪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深沟球轴承抗损降噪装置,包括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外壁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设有贯穿轴承外圈的注油组件,所述注油组件下方设有注油槽,所述轴承外圈内设有滤油网,所述滤油网侧壁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轴承外圈内壁底部设有出油孔,所述轴承外圈外壁底部设有储油盒,所述储油盒内设有吸油棉,所述轴承外圈内壁一侧设有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轴承内圈侧壁之间设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外环上设有固定组件,所述防尘盖侧壁与固定组件相对一侧设有第一转轴。
[0008]优选的,所述注油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板顶部的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顶部设有凹槽把手,所述第三安装板底部固定连接滑杆,所述滑杆上套有滑环,所述滑环底部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环,所述滑杆底部固定连接第四安装板。
[0009]优选的,所述第四安装板中心设有第二转轴。
[0010]优选的,所述滤油网侧壁设有凸起块,所述滤油网通过凸起块固定在第二安装板上。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配合凸起块使用的凹槽,所述第二安装板侧壁设有第一螺栓。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防尘盖外环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上套有在轴承外圈外壁上的螺母。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此技术中在轴承外圈上安装注油槽,注油槽上安装注油组件,将润滑油储存在注油槽内,在轴承高速运转时实现补油,能有效增加润滑,通过转轴使第四安装板向内合拢便于向注油槽内注油,通过凸起块和凹槽把滤油网固定在第二安装板上,过滤网可以把润滑油内的杂质进行过滤,便于滚珠润滑以及长时间滚动,通过防尘盖上的固定组件和第一转轴,便于防尘盖拆卸,通过出油孔把多余的润滑油带入储油盒内进行储存,可以重复使用。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轴侧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注油组件轴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滤油网轴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滤油网侧视图。
[0021]图中:10、轴承外圈;101、第一安装板;102、滤油网;1021、凸起块;103、第二安装板;1031、凹槽;1032、第一螺栓;104、出油孔;105、储油盒;1051、吸油棉;106、轴承内圈;107、防尘盖;1071、第一转轴;21、注油组件;22、注油槽;211、第三安装板;212、把手;213、滑杆;214、滑环;215、弹簧;216、固定环;217、第四安装板;2171、第二转轴;31、固定组件;311、固定板;312、螺栓孔;313、第二螺栓;31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请着重参照附图1、2、3所示,一种深沟球轴承抗损降噪装置,包括轴承外圈10,所
述轴承外圈10外壁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板101,所述第一安装板101顶部设有贯穿轴承外圈10的注油组件21,所述注油组件21下方设有注油槽22,所述注油组件21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01顶部的第三安装板211,所述第三安装板211顶部设有把手212,所述第三安装板211底部固定连接滑杆213,所述滑杆213上套有滑环214,所述滑环214底部连接弹簧215,所述弹簧215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环216,所述滑杆213底部固定连接第四安装板217,所述第四安装板217中心设有第二转轴2171,将通过把手212拉起第三安装板211,第三安装板211底部滑杆213上滑环214压缩弹簧215在滑杆213上往下移动,滑杆213使第四安装板217通过第二转轴2171向下,将润滑油储存在注油槽22内。
[0026]请着重参照附图1、3、4、5所示,所述轴承外圈10内设有滤油网102,所述滤油网102侧壁设有第二安装板103,所述轴承外圈10内设有滤油网102,所述滤油网102侧壁设有第二安装板103,所述轴承外圈10内壁底部设有出油孔104,所述轴承外圈10外壁底部设有储油盒105,所述储油盒105内设有吸油棉1051,所述滤油网102侧壁设有凸起块1021,所述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沟球轴承抗损降噪装置,包括轴承外圈(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10)外壁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板(101),所述第一安装板(101)顶部设有贯穿轴承外圈(10)的注油组件(21),所述注油组件(21)下方设有注油槽(22),所述轴承外圈(10)内设有滤油网(102),所述滤油网(102)侧壁设有第二安装板(103),所述轴承外圈(10)内壁底部设有出油孔(104),所述轴承外圈(10)外壁底部设有储油盒(105),所述储油盒(105)内设有吸油棉(1051),所述轴承外圈(10)内壁一侧设有轴承内圈(106),所述轴承外圈(10)与所述轴承内圈(106)侧壁之间设有防尘盖(107),所述防尘盖(107)外环上设有固定组件(31),所述防尘盖(107)侧壁与固定组件(31)相对一侧设有第一转轴(10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沟球轴承抗损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组件(21)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01)顶部的第三安装板(211),所述第三安装板(211)顶部设有把手(212),所述第三安装板(211)底部固定连接滑杆(213),所述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旺张顺刘忠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银球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