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0292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7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包括胶凝材料4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骨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制而成的新混凝土。
[0003]废弃混凝土加工成再生骨料的过程中要经过破碎等机械操作,易使再生骨料表面和内部产生大量微裂纹,与此同时,再生骨料表面会结合废弃混凝土中的硬化浆料。
[0004]再生骨料表面和内部产生的大量微裂纹会使再生混凝土体系中产生微裂纹,并且再生骨料表面结合的硬化浆料会影响再生骨料与混凝土浆料的结合紧密程度,进一步降低了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裂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裂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胶凝材料400

470份、水10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胶凝材料400

470份、水100

120份、细骨料490

530份、再生粗骨料925

965份、减水剂3.5

5份、改性硅灰石纤维0.3

1.2份;所述改性硅灰石纤维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S1:将硅灰石纤维浸没在正硅酸乙酯中,在氨气氛围下加热反应后,取出硅灰石纤维,干燥,得到预处理硅灰石纤维;S2:将预处理硅灰石纤维浸没在六甲基二硅氮烷与辛烯基琥珀酸酐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取出预处理硅灰石纤维,清洗、干燥后得到改性硅灰石纤维;所述硅灰石纤维的直径为0.9

1.5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六甲基二硅氮烷与辛烯基琥珀酸酐的体积比为(2

3.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加热温度为120

140℃,加热时间为1

2h;所述S2中加热温度为100

110℃,加热时间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章伟翁杰詹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中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