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027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7
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该探头由硬质绝缘体多孔管(1),振动扫描管芯(2),透镜模组以及多个接受光纤(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


[0001]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属于光纤成像领域,特别是可用于内窥镜单光纤扫描成像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光纤作为重要的光传导器件,被大量应用于医学领域,其中利用光导纤维制成的内窥镜应用较为广泛。其为了保证较广的视域,通常需要上千根光纤以光纤集束的形式组合在一起。而光纤的直径通常在几十微米到上百微米不等。导致在保证形成一定尺寸光源照射面和一定尺寸图像采集面的条件下,光纤集束端面较大。因此此类内窥镜未能较好利用光纤的优良特性,并且其尺寸难以实现跨越式缩小。
[0003]目前,以单光纤的形式,结合微型驱动装置(如压电执行器、电磁执行器、微型电机),实现光纤的共振扫描,成为了光纤应用的重要突破口。其中利用微型电机驱动的单光纤医用内窥镜存在封装尺寸虽然小于传统光纤集束内窥镜,但仍然难以实现超细封装。而基于电磁驱动的单光纤医用内窥镜虽然制作工艺简单,但由于磁场的特性,难以实现角度的扫描角度,视场角有限。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该结构在保证高分辨率以及广视场角的前提下,可实现超细内窥镜探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光纤集束内窥镜尺寸较大难以缩小的问题,实现内窥镜探头的小型化,微型化。
[0006]所述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其特征在于:包含硬质绝缘体多孔管(1),振动扫描管芯(2),透镜模组,以及可与硬质绝缘体多孔管集成的接收光纤(3

1),(3

2),(3

3)
……
(3

n),其中振动扫描管芯(2)从硬质绝缘体多孔管(1)中心孔穿过,且保持同轴,多个接收光纤(3

1),(3

2),(3

3)
……
(3

n)各自穿过均匀分布在以硬质绝缘体多孔管轴心为圆心,半径为R2的圆周上圆孔,且每根接收光纤(3

1),(3

2),(3

3)
……
(3

n)与其相应的孔保持同轴,透镜模组固定在硬质绝缘体多孔管(1)前端。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其所包含的硬质绝缘体多孔管(1)外半径R1在0.5mm~3mm之间,其中心孔半径r1在0.5mm~2mm之间,在以轴心为圆心,R2为半径的圆周上均匀排布直径d3在0.1mm~0.5mm之间的圆孔。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硬质绝缘体多孔管(1),其所用材质为刚玉陶瓷、石英、氧化锆陶瓷中的一种。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硬质绝缘体多孔管(1),以中心孔轴心为圆心,R2为半径的圆周,其半径R2在0.5mm~2.5mm之间。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所包含的振动扫描管芯(2)由
轴线上固定了单根光纤的压电陶瓷管构成,光纤顶端超出压电陶瓷管顶端距离L1在2mm~10mm之间且压电陶瓷管直径d1在0.4mm~1.2mm之间,振动扫描管芯(2)光纤直径d2在0.1mm~0.5mm之间。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所包含的硬质绝缘体多孔管(1)顶部与所述振动扫描管芯(2)所带光纤顶端的距离L2在1mm~10mm之间。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所包含的接收光纤(3

1),(3

2),(3

3)
……
(3

n)的外径在0.1mm~0.5mm之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采用硬质绝缘体多孔管集成振动扫描管芯和接收光纤结构,大大减小了探头尺寸,能够实现内窥镜探头的微型化。
附图说明
[0017]1.图1为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的立体效果图。
[0018]2.图2为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的正面放大立体效果图。
[0019]3.图3为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的剖面图。
[0020]4.图4为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的俯视图。具体实时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2、图3、图4对本专利技术中描述的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以及其使用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具体结构如下:采用的硬质绝缘体多孔管(1)为多孔刚玉管,所述多孔刚玉管外径为2mm,其中心孔直径为1mm,其余均匀分布在四周的多孔直径为0.3mm,振动扫描管芯(2)固定于硬质绝缘体多孔管(1)中心孔中,振动扫描管芯(2)粗体部分直径为1mm,振动扫描管芯(2)中集成的单光纤直径为0.25mm,距离硬质绝缘体多孔管(1)的顶端距离为2mm用来放置透镜模组,接收光纤为(2

1),(2

2),(2

3),(2

4)各自固定在硬质绝缘体多孔管(1)四周均匀分布的4个直径为0.3mm孔中,其中透镜模组可极大地提高收光和发光效率。
[0023]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变形结构要素并使其具体实现。此外,通过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当组合,能够形成各种专利技术方式。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其特征在于:包含硬质绝缘体多孔管(1),振动扫描管芯(2),透镜模组,以及可与硬质绝缘体多孔管集成的接收光纤(3

1),(3

2),(3

3)
……
(3

n),其中振动扫描管芯(2)从硬质绝缘体多孔管(1)中心孔穿过,且保持同轴,多个接收光纤(3

1),(3

2),(3

3)
……
(3

n)各自穿过均匀分布在以硬质绝缘体多孔管轴心为圆心,半径为R2的圆周上圆孔,且每根接收光纤(3

1),(3

2),(3

3)
……
(3

n)与其相应的孔保持同轴,透镜模组固定在硬质绝缘体多孔管(1)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内窥镜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绝缘体多孔管(1)外半径R1在0.5mm~3mm之间,其中心孔半径r1在0.5mm~2mm之间,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子安荆如月宓婧婧李裔孟彦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