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电梯轿顶以及电梯通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026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电梯轿顶以及电梯通风方法,其中,节能型电梯轿顶包括:轿顶主体;至少一第一导风组件,第一导风组件设置于轿顶主体的外侧,第一导风组件的一端朝上延伸设置并形成有一第一进风口,第一导风组件的另一端与轿顶主体的内侧连通;至少一第二导风组件,第二导风组件设置于轿顶主体的外侧,第二导风组件的一端朝下延伸设置并形成有一第二进风口,第二导风组件的另一端与轿顶主体的内侧连通。通过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实现主动通风的电梯轿顶结构,其可在电梯上下运行时将外侧的空气引流净化并导入电梯轿厢内,从而实现了节能型通风设置;且当遇到紧急状况时,可借助电梯的备用电源启动风扇以缓解被困乘客的紧张情绪。乘客的紧张情绪。乘客的紧张情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电梯轿顶以及电梯通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通风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电梯轿顶以及电梯通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更好地满足电梯轿厢的通风需求,现有的电梯轿厢结构中往往会设置有相应的风扇以及换气孔,从而将电梯轿厢外侧也就是井道侧的空气引入电梯轿厢内。然而,现有的电梯轿厢往往空间相对局限,这种风扇配合换气孔的设置会将大量的噪音和震动传递至电梯轿厢内,降低了乘客的舒适度;另一方面,这种依赖于电源驱动的风扇换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节能往往会反复启停,而在启停过程中会产生电流冲击和启动噪声,对电梯轿厢的周围部件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风险,且一旦在遇到意外停电的场合下,风扇停运将会导致轿厢内空气流动减缓,如果轿厢内有被困乘客,会增加乘客的焦虑情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电梯轿顶,包括:
[0004]轿顶主体;
[0005]至少一第一导风组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设置于所述轿顶主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的一端朝上延伸设置并形成有一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轿顶主体的内侧连通;
[0006]至少一第二导风组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设置于所述轿顶主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一端朝下延伸设置并形成有一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轿顶主体的内侧连通。
[0007]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数量为两个。
[0008]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两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关于所述轿顶主体呈对角设置,两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关于所述轿顶主体呈对角设置。
[0009]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导风组件与所述轿顶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净化组件。
[0010]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净化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净化模块和降噪模块。
[0011]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轿顶主体包括:天盖和装饰顶组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和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均与所述天盖的外侧连接,所述装饰顶组件安装于所述天盖的内侧,且所述装饰顶组件与所述天盖之间形成有一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安装有所述净化组件。
[001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轿顶主体还包括:固定板组件,所述固定板组件与所述装饰顶组件连接,所述固定板组件与所述净化组件相抵设置。
[0013]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防尘盖板,所述防尘盖板可打开地设置于所述
第一进风口处。
[0014]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轿顶主体的外侧,所述风扇的输出端与所述轿顶主体的内侧连通。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通风方法,包括:电梯轿厢、第一导风组件、第二导风组件和风扇,所述电梯轿厢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电梯井道内;
[0016]当所述电梯轿厢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且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用于将所述电梯井道内的空气导入所述电梯轿厢内;
[0017]当所述电梯轿厢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且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用于将所述电梯井道内的空气导入所述电梯轿厢内;
[0018]当所述电梯轿厢处于故障停止状态时,所述风扇启动并将所述电梯井道内的空气导入所述电梯轿厢内。
[0019]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实现主动通风的电梯轿顶结构,其可在电梯上下运行时将外侧的空气引流净化并导入电梯轿厢内,从而实现了节能型通风设置;且当遇到紧急状况时,可借助电梯的备用电源启动风扇以缓解被困乘客的紧张情绪。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节能型电梯轿顶的整体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节能型电梯轿顶的A

A剖面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节能型电梯轿顶的爆炸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节能型电梯轿顶的局部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梯通风方法的工作示意图。
[0025]附图中:
[0026]1、轿顶主体;2、第一导风组件;3、第一进风口;4、第二导风组件;5、第二进风口;6、净化组件;7、净化模块;8、降噪模块;9、天盖;10、装饰顶组件;11、安装空间;12、固定板组件;13、防尘盖板;14、风扇;15、电梯轿厢;16、电梯井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8]如图1至4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节能型电梯轿顶,包括:轿顶主体1;至少一第一导风组件2,第一导风组件2设置于轿顶主体1的外侧,第一导风组件2的一端朝上延伸设置并形成有一第一进风口3,第一导风组件2的另一端与轿顶主体1的内侧连通;至少一第二导风组件4,第二导风组件4设置于轿顶主体1的外侧,第二导风组件4的一端朝下延伸设置并形成有一第二进风口5,第二导风组件4的另一端与轿顶主体1的内侧连通。进一步地,通过轿顶主体1作为安装的基础以将第一导风组件2和第二导风组件4整合于轿顶主体1的外壁上,第一进风口3竖直朝上设置,第二进风口5竖直朝下设置,且使得在本轿顶主体1于井道内向上运动时,井道上部的空气被压缩而通过第一进风口3沿第一导风组件2被导入轿顶主体1的内侧;在本轿顶主体1于井道内向下运动时,井道下部的空气被压缩而通过第二进风口5沿第二导风组件4被导入轿顶主体1的内侧,从而形成无需外接动力的主动通风。
[0029]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导风组件2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导风组件4的数量为两个。
[0030]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两第一导风组件2关于轿顶主体1呈对角设置,两第二导风组件4关于轿顶主体1呈对角设置。进一步地,通过对角设置,使得两第一导风组件2和两第二导风组件4于轿顶主体1上呈均匀布置,且两第一导风组件2于直线上呈错开设置,两第二导风组件4于直线上呈错开设置;从而在相应的轿顶主体1的移动过程中,两第一导风组件2或两第二导风组件4由相对于轿顶主体1的不同方向将井道内的空气导入,使得轿顶主体1内空气的进入更加顺畅。
[0031]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上述的轿顶主体1呈矩形结构设置,且轿顶主体1具有相对的两侧面,每一侧面上均设置有一第一导风组件2和一第二导风组件4。
[0032]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该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风组件2或第二导风组件4的排风口相正对的通气孔组件。
[0033]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导风组件2和第二导风组件4均相对于上述的侧面水平向外延伸设置。
[003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导风组件2和/或第二导风组件4均至少包括一导风腔。进一步地,导风腔内形成有一流道,该流道的一端形成有上述的第一进风口3或第二进风口5,该流道的另一端与轿顶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包括:轿顶主体;至少一第一导风组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设置于所述轿顶主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的一端朝上延伸设置并形成有一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轿顶主体的内侧连通;至少一第二导风组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设置于所述轿顶主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一端朝下延伸设置并形成有一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轿顶主体的内侧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数量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关于所述轿顶主体呈对角设置,两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关于所述轿顶主体呈对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导风组件与所述轿顶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净化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型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净化模块和降噪模块。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型电梯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主体包括:天盖和装饰顶组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和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广树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上海机电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