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昌工学院专利>正文

基于视觉识别和主动防异味型的自动化垃圾分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024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识别和主动防异味型的自动化垃圾分类箱,包括垃圾分类箱体,垃圾分类箱体内至少包括并列分布的可回收垃圾进料口、有害垃圾进料口和其他垃圾进料口;可回收垃圾进料口、有害垃圾进料口和其他垃圾进料口的上方设置有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能沿自身轴线转动;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内为垃圾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视觉识别和主动防异味型的自动化垃圾分类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分类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商场、学校等公共场合,如果垃圾箱内的异味释放出来会带来附近用户很不好的体验;在现有的基于视觉识别的垃圾分类箱结构中,为了避免垃圾箱内的异味扩散,垃圾投放口处设置有常闭的盖体结构,只有人扔垃圾时,盖口才打开,从而有效降低了异味带来的影响;
[0003]但是,即便这样,垃圾投放口处常闭的盖体结构在投放垃圾的过程中终究还是要打开的,因此在人们投放垃圾的过程中,垃圾箱内的异味还是容易释放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视觉识别和主动防异味型的自动化垃圾分类箱,绷紧的垃圾滑行柔性带不仅起到选择性的引导垃圾滑行终点的作用,同时能在垃圾投放过程中也能隔离垃圾箱内部的异味。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视觉识别和主动防异味型的自动化垃圾分类箱,包括垃圾分类箱体,所述垃圾分类箱体内至少包括并列分布的可回收垃圾进料口、有害垃圾进料口和其他垃圾进料口;
[0006]所述可回收垃圾进料口、有害垃圾进料口和其他垃圾进料口的上方设置有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所述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能沿自身轴线转动;所述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内为垃圾识别

异味隔离仓;
[0007]所述垃圾分类箱体的顶部为呈圆弧上凸的圆弧顶壁,所述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的圆形外周壁与所述圆弧顶壁的圆弧内壁面同轴心滑动贴合;所述圆弧顶壁上设置有垃圾投放口,所述圆形外周壁上分别镂空设置有圆弧形垃圾进料口和圆弧形垃圾漏料口。
[0008]进一步的,可回收垃圾进料口、有害垃圾进料口和其他垃圾进料口作为一个整体的上方设置有卷带筒,卷带筒能主动的沿自身轴线转动,且卷带筒还能沿左右方向直线位移,进而使卷带筒逐次到达可回收垃圾进料口、有害垃圾进料口和其他垃圾进料口的正上方;
[0009]所述卷带筒上卷绕有垃圾滑行柔性带卷;将圆弧形垃圾漏料口的顺时针端和逆时针端分别记为漏料口顺时针端和漏料口逆时针端;垃圾滑行柔性带卷沿切线方向引出垃圾滑行柔性带,所述垃圾滑行柔性带卷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外周壁上的漏料口顺时针端,且垃圾滑行柔性带卷引出直线状垃圾滑行柔性带始终为绷紧状态;
[0010]当圆弧形垃圾进料口刚好与垃圾投放口重合连通时,所述圆弧形垃圾漏料口位于所述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的左侧,且所述垃圾滑行柔性带靠近末端的一段呈圆弧状贴合圆形外周壁外周面,将垃圾滑行柔性带靠近末端的一段并贴合圆形外周壁外周面的一段记为圆弧状隔臭段;所述圆弧状隔臭段覆盖在圆弧形垃圾漏料口外,使垃圾识别

异味隔离仓与
垃圾分类仓相互气体隔离。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卷带筒的顺时针旋转卷绕所引出的垃圾滑行柔性带,使垃圾滑行柔性带逐渐变短,进而使逐渐变短的垃圾滑行柔性带沿逆时针方向拉动漏料口顺时针端,从而带动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沿自身轴线逆时针转动,当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逆时针转动,使圆弧形垃圾漏料口到达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下端时,所述圆弧形垃圾进料口与所述垃圾投放口错开,从而使垃圾识别

异味隔离仓与外界隔离,且漏料口逆时针端与垃圾滑行柔性带分离,使圆弧形垃圾漏料口与垃圾分类仓连通,垃圾识别

异味隔离仓内的垃圾从底部的圆弧形垃圾漏料口向下漏出;垃圾识别

异味隔离仓内的垃圾从底部的圆弧形垃圾漏料口向下漏出到倾斜状态的垃圾滑行柔性带上并顺着垃圾滑行柔性带的斜面方向向下滑动到可回收垃圾进料口、有害垃圾进料口或其他垃圾进料口中。
[0012]进一步的,圆弧形垃圾漏料口到达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下端的基础上,所述卷带筒分别到达可回收垃圾进料口左上方、有害垃圾进料口左上方和其他垃圾进料口左上方时,垃圾滑行柔性带上的垃圾的最终分别滑到可回收垃圾进料口、有害垃圾进料口或其他垃圾进料口中。
[0013]进一步的,所述垃圾识别

异味隔离仓的一侧壁为圆盘形透明壁,所述垃圾分类仓内安装有视觉相机,所述视觉相机的镜头能透过所述圆盘形透明壁拍摄到所述垃圾识别

异味隔离仓内的垃圾。
[0014]进一步的,垃圾识别

异味隔离仓的另一侧壁为圆盘侧壁,所述圆盘侧壁上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转轴,所述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随转轴转动。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外套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圆盘侧壁,所述扭力弹簧对所述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施加一个顺时针方向的扭矩,从而使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始终有要顺时针转动的趋势,而绷紧的垃圾滑行柔性带阻止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顺时针转动。
[0016]进一步的,转轴内为沿轴线方向贯通的负压传递通道;还包括活性炭吸附罐,所述活性炭吸附罐的进气管与所述转轴末端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套接,进气管上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能将垃圾识别

异味隔离仓内的气体抽入活性炭吸附罐中。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两片相互平行且间距设置的垃圾滑行约束板,两片竖向的垃圾滑行约束板之间为垃圾滑行空间,绷直的垃圾滑行柔性带活动于垃圾滑行空间中。
[0018]有益效果:绷紧的垃圾滑行柔性带不仅起到选择性的引导垃圾滑行终点的作用,同时在投放垃圾的过程中起到隔离箱体内的异味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垃圾滑行柔性带卷机构能具有选择性的将所投放的垃圾相对于的滑落到所对应的垃圾箱中,从而实现垃圾自动化分类;与此同时还能实现在垃圾投放过程中也能隔离垃圾箱内部的异味。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为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2为本装置的第一剖视图;
[0021]附图3为本装置的第二剖视图;
[0022]附图4为本装置的第三剖视图;
[0023]附图5为附图4的标记28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4]附图6为垃圾分类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7为初始状态示意图;
[0026]附图8为圆弧形垃圾漏料口在垃圾识别

异味隔离仓的下端位置,且卷带筒处于可回收垃圾进料口左上方;
[0027]附图9为圆弧形垃圾漏料口在垃圾识别

异味隔离仓的下端位置,且卷带筒处于有害垃圾进料口左上方;
[0028]附图10为圆弧形垃圾漏料口在垃圾识别

异味隔离仓的下端位置,且卷带筒处于其他垃圾进料口左上方。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30]本装置可适用于商场、学校等公共场合,如附图1至10所示的基于视觉识别和主动防异味型的自动化垃圾分类箱,如图1包括垃圾分类箱体17,所述垃圾分类箱体17内包括垃圾分类仓31,所述垃圾分类仓31内至少并列设置有可回收垃圾桶1.1、有害垃圾桶1.2和其他垃圾桶1.3;
[0031]所述可回收垃圾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视觉识别和主动防异味型的自动化垃圾分类箱,包括垃圾分类箱体(17),所述垃圾分类箱体(17)内至少包括并列分布的可回收垃圾进料口(3.1)、有害垃圾进料口(3.2)和其他垃圾进料口(3.3);其特征在于:可回收垃圾进料口(3.1)、有害垃圾进料口(3.2)和其他垃圾进料口(3.3)的上方设置有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7),所述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7)能沿自身轴线转动;所述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7)内为垃圾识别

异味隔离仓(40);垃圾分类箱体(17)的顶部为上凸的圆弧顶壁(20),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7)的圆形外周壁(7.1)与所述圆弧顶壁(20)的圆弧内壁面(21)同轴心滑动贴合;所述圆弧顶壁(20)上设置有垃圾投放口(19),所述圆形外周壁(7.1)上分别镂空设置有圆弧形垃圾进料口(22)和圆弧形垃圾漏料口(23),所述圆弧形垃圾进料口(22)能随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7)转动至重合连通所述垃圾投放口(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识别和主动防异味型的自动化垃圾分类箱,其特征在于:可回收垃圾进料口(3.1)、有害垃圾进料口(3.2)和其他垃圾进料口(3.3)上方设置有卷带筒(6),卷带筒(6)能直线位移,使卷带筒(6)逐次到达可回收垃圾进料口(3.1)、有害垃圾进料口(3.2)和其他垃圾进料口(3.3)上方;所述卷带筒(6)上卷绕有垃圾滑行柔性带卷(04);将圆弧形垃圾漏料口(23)的顺时针端和逆时针端分别记为漏料口顺时针端(5.1)和漏料口逆时针端(5.2);垃圾滑行柔性带卷(04)沿切线方向引出垃圾滑行柔性带(4),所述垃圾滑行柔性带卷(04)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外周壁(7.1)上的漏料口顺时针端(5.1),且垃圾滑行柔性带卷(04)引出直线状垃圾滑行柔性带(4)为绷紧状态;当圆弧形垃圾进料口(22)与垃圾投放口(19)重合连通时,所述圆弧形垃圾漏料口(23)位于所述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7)的左侧,且所述垃圾滑行柔性带(4)靠近末端的一段呈圆弧状贴合圆形外周壁(7.1)外周面,将垃圾滑行柔性带(4)靠近末端的一段并贴合圆形外周壁(7.1)外周面的一段记为圆弧状隔臭段(4.1);所述圆弧状隔臭段(4.1)覆盖在圆弧形垃圾漏料口(23)外,使垃圾识别

异味隔离仓(40)与垃圾分类仓(31)相互气体隔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视觉识别和主动防异味型的自动化垃圾分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带筒(6)的顺时针旋转卷绕所引出的垃圾滑行柔性带(4),使垃圾滑行柔性带(4)逐渐变短,进而使逐渐变短的垃圾滑行柔性带(4)沿逆时针方向拉动漏料口顺时针端(5.1),从而带动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7)沿自身轴线逆时针转动,当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7)逆时针转动,使圆弧形垃圾漏料口(23)到达圆盘形垃圾识别箱体(7)下端时,所述圆弧形垃圾进料口(22)与所述垃圾投放口(19)错开,从而使垃圾识别

异味隔离仓(40)与外界隔离,且漏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皓江晓明朱文剑邱旋朱玉琼叶荣坤杨怀铭彭思康王伟张融
申请(专利权)人:武昌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