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用泪道支撑引流管及置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024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用泪道支撑引流管,包括吻合口引流管,吻合口引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鼻腔支撑板与泪囊支撑板,吻合口引流管的内部设有第一引流通道;还包括鼻泪管引流管,鼻泪管引流管的内部设有贯通两端的第二引流通道,鼻泪管引流管的一端与吻合口引流管连接,另一端为悬置设置,第二引流通道与第一引流通道连通,鼻泪管引流管的悬置端连接有牵引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鼻泪管引流管穿过鼻泪管和下鼻道,对探通后的鼻泪管的原堵塞位置进行扩张支撑,通过建立第二引流通道,双引流通道的设置极大提供了手术引流成功率。流通道的设置极大提供了手术引流成功率。流通道的设置极大提供了手术引流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用泪道支撑引流管及置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到一种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用泪道支撑引流管及置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多因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滞留于泪囊内,泪液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激惹泪囊黏膜,从而引发泪囊炎。临床上多表现为溢泪溢脓。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可能会导致角膜溃疡、内眼术后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最佳的方案是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为了达到良好且持久的手术效果,泪道支撑引流管被大量应用于手术中。
[0003]目前临床上应用于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泪道支撑引流管有三大类:一类是顺行置入泪道的支撑引流管,其外观为线条形,主要对泪小点、泪小管和泪总管起作用,对术中真正有支撑引流需求的吻合口几乎无作用;二类是逆行置入泪道的支撑引流管,支撑引流管从下鼻道逆行拉入进泪囊,主要对鼻泪管其支撑引流作用,同样对吻合口几乎无作用;第三类是泪道支架,这种泪道支撑引流管直接从吻合口插入,直接对吻合口起支撑引流作用,但是存在置入后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用泪道支撑引流管,包括吻合口引流管(1),所述吻合口引流管(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鼻腔支撑板(2)与泪囊支撑板(3),所述吻合口引流管(1)的内部设有第一引流通道,所述鼻腔支撑板(2)与所述泪囊支撑板(3)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引流通道连通的主通孔(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鼻泪管引流管(5),所述鼻泪管引流管(5)的内部设有贯通两端的第二引流通道,所述鼻泪管引流管(5)的一端与所述吻合口引流管(1)连接,另一端为悬置设置,所述第二引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引流通道连通,所述鼻泪管引流管(5)的悬置端连接有牵引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用泪道支撑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泪管引流管(5)为圆锥台结构,所述圆锥台结构的大口径一端与所述吻合口引流管(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用泪道支撑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口引流管(1)设有泪囊防堵孔(7),所述泪囊防堵孔(7)设于所述鼻泪管引流管(5)的相对一侧,所述泪囊防堵孔(7)与所述第一引流通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用泪道支撑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腔支撑板(2)为圆形板结构,所述泪囊支撑板(3)为矩形板结构。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杨杨杜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