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仿真建模的虚拟假肢训练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假肢训练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基于仿真建模的虚拟假肢训练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假肢就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完全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和制作装配的人工假体,又称“义肢”。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体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其适用对象是因疾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创伤等原因的截肢者,为了提高康复手段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强等,因此,虚拟现实技术在运动障碍康复训练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提供视觉、听觉等多种反馈以提高患者对康复效果的感知来激发和维持患者对于训练的积极性,达到提高训练效果的目的。
[0003]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的康复训练应用的场景多属于开阔环境中漫步,从而需要人员进行陪同训练,并训练过程乏味主动性差以及无法为患者提供安全保护,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仿真建模的虚拟假肢训练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仿真建模的虚拟假肢训练装置,包括训练跑台(1)和VR眼镜(11),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跑台(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架(2),所述L型支撑架(2)的内侧顶部可拆式安装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背带(6);所述L型支撑架(2)上安装有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固定安装有U型连接块(17),所述U型连接块(17)的内侧通过阻尼转轴(10)活动连接有U型扶手(9),所述U型连接块(17)的两侧均开设有弧形槽(18),两个所述弧形槽(18)内均活动连接有限位杆(19),两个所述限位杆(19)均与U型扶手(9)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槽(18)的内腔底端均可拆式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0);所述VR眼镜(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头带(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仿真建模的虚拟假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微型卷扬机(3)和牵引绳(4),所述微型卷扬机(3)可拆式安装有L型支撑架(2)的内侧,所述牵引绳(4)缠绕在微型卷扬机(3)的收卷辊外侧,所述背带(6)与牵引绳(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伺服电机(5)和丝杆(8),所述L型支撑架(2)靠近U型连接块(17)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丝杆(8)活动连接在限位槽(7)的内腔,所述丝杆(8)的外侧螺旋套接有限位块(22),所述限位块(22)与U型连接块(17)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5)的电机轴与丝杆(8)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仿真建模的虚拟假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跑台(1)远离L型支撑架(2)的一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4),四个所述螺纹杆(14)的另一端均可拆式安装有万向轮(16),四个所述螺纹杆(14)的外侧均螺旋套设有支撑筒(15),所述支撑筒(15)靠近万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向良,韩毅,刘涛,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浙溧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