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玉米大豆深松施肥深沟播种带状复合播种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玉米大豆间作播种
,尤其涉及玉米大豆深松施肥深沟播种带状复合播种机。
技术介绍
[0002]间作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数和占地的宽窄比例带状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间作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为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间作能够合理配置作物群体,可用地养地相结合,避免各种作物争地的情况,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虫害,是农业上的一项增产增效措施。将禾本科作物与豆科进行间作种植是公认的最佳种植模式。将玉米与大豆间作,能够满足我国未来的粮豆需求,有效解决粮油矛盾,保证国家粮油安全。
[0003]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各种作物的播机机械化程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然而现有玉米播种机与大豆播种机都是独立的,没有形成一体,更没有与旋耕机结合的一体机,即时有些玉米大豆一体播种机也是对现有玉米播种机的简单改进。由于玉米和大豆的根系类型不同,播种的深度要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大豆深松施肥深沟播种带状复合播种机,包括牵引装置、旋耕装置、施化肥装置、施菌肥装置、大豆播种装置和玉米播种装置;所述的牵引装置包括机架、牵引杆一、牵引杆二、动力变速箱、驱动电机;所述的旋耕装置设在机架的下方,包括旋耕轴、旋耕轴轴承、传动轴、挡板、旋耕刀、切割刀、刀座;旋耕轴经旋耕轴轴承和挡板固定于机架的下方,旋耕轴通过传动轴与动力变速箱连接;在旋耕轴有序分布焊接有若干刀座,刀座上设有若干旋耕刀和切割刀;所述的旋耕刀分布在播种机开沟器的正前方,旋耕刀的刀柄与旋耕刀刃的连接角度为120度,所述的切割刀分布在旋耕刀之间,切割刀的刀柄与切割刀刃的连接角度为90度,旋耕刀刃和切割刀刃的方向以相间排列;所述的施化肥装置包括化肥箱、化肥管,所述的化肥箱设置在机架上方,化肥箱的底部靠后连接化肥管,所述化肥管的顶部设有排肥装置,排肥装置由传动轴一,链轮一和排肥片构成,链轮一设在传动轴一上,链轮一经链条一连接驱动电机的链轮,排肥片设在穿过化肥管内的传动轴一上;所述的施菌肥装置包括菌肥箱、菌肥下料管,菌肥箱设在机架上方、施化肥装置的后方,菌肥箱底部连接菌肥下料管,菌肥下料管的顶部设有排肥装置,排肥装置的结构与施化肥装置的排肥结构相同,由传动轴二,链轮二和排肥片构成,链轮二设在传动轴二上,链轮二经链条二连接驱动电机的链轮,排肥片设在穿过菌肥下料管内的传动轴二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肥管的中上部为椭圆形直管,中下部为椭圆形弯管,底部为连接椭圆形弯管的犁形头部,化肥管的中下部固定穿插在旋耕刀和切割刀之间,化肥管的犁形底部前后位置设在旋耕轴的正下方,化肥管的犁形底部设在玉米开沟器中央的两侧80
‑
90mm处、大豆开沟器中央线上,犁形底部的底端较旋耕刀的最底端深50
‑
60mm;所述的菌肥下料管由塑料软管制成,菌肥下料管的下端固定在圆盘开沟器后侧的船形护种器中,与种子管的下端头相通;所述的大豆播种装置设置在复合播种机的两侧,每侧各设两套;大豆播种装置包括大豆播种装置连接件、圆盘开沟器、船形护种器、大豆播种器、大豆种箱、镇压轮;所述的大豆播种装置连接件呈侧“丁”字形,连接件的上端固定在机架的后端,下端连接圆盘开沟器的轴中央,连接件的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晶,杨慧珍,闫六英,卜华虎,肖建红,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粮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