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传燕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油高效压榨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97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油高效压榨工艺,属于食用油领域,一种食用油高效压榨工艺,在对压榨后的粗油进行过滤时,将粗油投入至锥状滤油筒内,使粗油液面位于重叠滤片下方,然后控制重叠滤片中部逐渐下移,使重叠滤片发生平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油高效压榨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油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食用油高效压榨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压榨法制油是通过对油料施加机械外力,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取油方法。压榨法是我们最常见的制油方法,压榨法和其他取油方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配套设备少,油脂的营养得以保留,对油料品种适应强,生产灵活,油品质量好、色泽浅、风味纯正等优点。
[0003]但是在压榨后,部分残渣成饼状分离,部分残渣残留在油中,导致杂质较多,需要进行过滤,现有技术中对较大的杂质通过过滤分离,较小的杂质通过静置沉降分离,但是由于油粘稠性较高,流动性差,不管是过滤还是静置,均存在分离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导致食用油整体的压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油高效压榨工艺,在对压榨后的粗油进行过滤时,将粗油投入至锥状滤油筒内,使粗油液面位于重叠滤片下方,然后控制重叠滤片中部逐渐下移,使重叠滤片发生平面
‑‑
立体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有效迫使粗油中的小颗粒杂质朝向锥状滤油筒内壁集中,实现与粗油的分离,然后通过随过滤后油液面的移动的浮管将过滤后的油转移至下一个锥状滤油筒内,重复进行多次过滤,完成过滤除杂,相较于现有技术,将油自发穿过滤网以及杂质自发沉降的过程,转化为油被动穿过滤网,杂质被动与油分离的过程,进而大幅度提高杂质分离速度,显著提高食用油整体的压榨效率。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食用油高效压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首先挑选用于榨油的物料,并对物料依次进行脱壳、清洗、除杂、晾干的预处理;
[0010]S2、将经过上一步骤处理后的物料投入至冷榨螺旋榨油机内,进行榨油,然后将得到的油进行初步过滤,分离大颗粒的油渣,得到粗油;
[0011]S3、将粗油投入至锥状滤油筒内,控制重叠滤片中部下移,使其发生平面
‑‑
立体的变化,从而迫使粗油中的小颗粒杂质朝向锥状滤油筒内壁集中,并与粗油分离,并通过浮管将上层清油转移至下一个锥状滤油筒内进行再次过滤,多次重复,完成除杂得到半成品油;
[0012]S4、将半成品油进行消毒、灌装并低温密封保存,完成食用油的压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重叠滤片形态变化时,从平面完全变为立体状态的时间保持在2

5min。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锥状滤油筒至少设置3个,根据过滤顺利,后一个锥状滤油筒内重叠滤片的孔径小于前一个重叠滤片的孔径,且第一个重叠滤片的目数不小于100目,最后一个重叠滤片的目数不小于400目,此处目数指的是多孔滤布的目数。
[0015]进一步的,所述锥状滤油筒包括外壳、螺纹连接在外壳下端的下盛渣筒以及盖设在外壳上端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连接有出油孔,所述外壳外端连接有进油孔,所述外壳柱面和锥面连接处放置有重叠滤片,所述顶板与重叠滤片中部之间安装有多个电动推杆,所述出油孔下方口部连接有浮管,所述浮管位于重叠滤片上方。
[0016]进一步的,所述重叠滤片包括与外壳卡接的定位环、位于中心处的下动板、多个依次位于下动板外的斜面环以及多个连接在定位环与斜面环、斜面环与斜面环、斜面环与下动板之间的S形滤油层,所述S形滤油层靠近中心处的一端连接在斜面环或下动板上端,所述S形滤油层另一端连接在定位环或斜面环的下端。
[0017]进一步的,所述S形滤油层的两个端部为弹性结构,两个端部之间的部分为多孔滤布。
[0018]进一步的,所述斜面环截面为平行四边形,且斜面环朝向外壳内壁的一侧与外壳内壁的弧度以及倾斜度保持一致。
[0019]进一步的,所述浮管包括连接在出油孔口部的松散管、随液动球以及连接在松散管和随液动球之间的多个束缚绳,所述随液动球为轻质空心结构。
[0020]进一步的,所述松散管为柔性密封结构,且松散管的总长不小于外壳锥面部分的高度,所述束缚绳的长度不小于随液动球直径。
[0021]进一步的,所述下盛渣筒口部固定连接有隔油隔渣层,所述隔油隔渣层为弹性密封结构。
[0022]3.有益效果
[002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4](1)本方案在对压榨后的粗油进行过滤时,将粗油投入至锥状滤油筒内,使粗油液面位于重叠滤片下方,然后控制重叠滤片中部逐渐下移,使重叠滤片发生平面
‑‑
立体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有效迫使粗油中的小颗粒杂质朝向锥状滤油筒内壁集中,实现与粗油的分离,然后通过随过滤后油液面的移动的浮管将过滤后的油转移至下一个锥状滤油筒内,重复进行多次过滤,完成过滤除杂,相较于现有技术,将油自发穿过滤网以及杂质自发沉降的过程,转化为油被动穿过滤网,杂质被动与油分离的过程,进而大幅度提高杂质分离速度,显著提高食用油整体的压榨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要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锥状滤油筒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重叠滤片由平面变成立体后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重叠滤片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重叠滤片平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重叠滤片呈现立体状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重叠滤片前后变化过程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浮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标号说明:
[0034]11外壳、12下盛渣筒、2顶板、31出油孔、32进油孔、41定位环、42S形滤油层、43斜面环、44下动板、5电动推杆、6浮管、61松散管、62随液动球、63束缚绳、7隔油隔渣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油高效压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挑选用于榨油的物料,并对物料依次进行脱壳、清洗、除杂、晾干的预处理;S2、将经过上一步骤处理后的物料投入至冷榨螺旋榨油机内,进行榨油,然后将得到的油进行初步过滤,分离大颗粒的油渣,得到粗油;S3、将粗油投入至锥状滤油筒内,控制重叠滤片中部下移,使其发生平面
‑‑
立体的变化,从而迫使粗油中的小颗粒杂质朝向锥状滤油筒内壁集中,并与粗油分离,并通过浮管(6)将上层清油转移至下一个锥状滤油筒内进行再次过滤,多次重复,完成除杂得到半成品油;S4、将半成品油进行消毒、灌装并低温密封保存,完成食用油的压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高效压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重叠滤片形态变化时,从平面完全变为立体状态的时间保持在2

5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高效压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锥状滤油筒至少设置3个,根据过滤顺利,后一个锥状滤油筒内重叠滤片的孔径小于前一个重叠滤片的孔径,且第一个重叠滤片的目数不小于100目,最后一个重叠滤片的目数不小于400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高效压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滤油筒包括外壳(11)、螺纹连接在外壳(11)下端的下盛渣筒(12)以及盖设在外壳(11)上端的顶板(2),所述顶板(2)上连接有出油孔(31),所述外壳(11)外端连接有进油孔(32),所述外壳(11)柱面和锥面连接处放置有重叠滤片,所述顶板(2)与重叠滤片中部之间安装有多个电动推杆(5),所述出油孔(31)下方口部连接有浮管(6),所述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传燕
申请(专利权)人:崔传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