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搭板模块及其步入式高低温湿热试验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96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搭板模块及其步入式高低温湿热试验室,其搭板模块安装在外壳上,外壳安装有门扇模块,门扇模块开关时带动门扇转轴转动;包括搭板、皮带、离合座,皮带分别绕过门扇转轴、蜗轮轴并构成带传动机构,蜗轮轴上设置有蜗杆部分,蜗杆部分与蜗轮啮合传动,蜗轮套装在第二离合轴上,第二离合轴、蜗轮轴均安装在离合座上,离合座安装在外壳上;第二离合轴直接或间接驱动第一离合轴转动,第一离合轴上安装有第二离合齿,第二离合齿与第一离合齿啮合传动,第一离合齿安装在搭板转轴上,搭板转轴安装在搭板上且与离合座可圆周转动装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搭板模块通过门扇模块开关时带动门扇转轴转动作为动力,从而实现搭板与门扇联动收展。与门扇联动收展。与门扇联动收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搭板模块及其步入式高低温湿热试验室


[0001]本技术涉及高低温试验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搭板模块及其步入式高低温湿热试验室室。

技术介绍

[0002]高低温湿热试验主要用于检测电子产品、材料等样品的特定环境下的稳定性、性能表现等。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其搭载了很多电子产品、大容量的动力电池。目前的动力电池基本上都是化学能电池,根据常识,这种电池的性能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而环境温度、湿度同样影响电子产品的性能。因此对电动汽车进行高低温冲击测试、湿热测试等就十分必要,这能够模拟一些特定的使用环境,从而检测整个车辆的性能以利于及时发现缺陷,并在研发期间克服这些缺陷,这就能够有效地避免产品量产、销售后由于使用环境变化影响车辆性能带来消费者负面体验和评价;同时也能有效检验车辆的性能,为车辆的改进研发提供实际的测试基础。
[0003]目前有一些通过现有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扩大改进而来的试验室,这种设备没有考虑到试验室空间比较大,如何实现试验室内温湿度均匀分布的问题。同时也没有考虑到节能、车辆如何方便地进出试验室。更重要的是在一些测试中,车辆有可能发生爆燃、甚至爆炸,如何做好爆燃、爆炸时的灭火、泄压、安全设计就非常重要,但现有的设备对这些并没有考虑,更没有类似的设计。
[0004]在与本案同日申报的、名为“一种步入式高低温湿热试验室”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中已经公开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而本案的目的是提供使其搭板与门扇模块联动收展的搭板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搭板模块及其步入式高低温湿热试验室,其搭板模块能够与门扇模块的开关进行联动,从而实现搭板的自动收放。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搭板模块,其安装在外壳上,外壳安装有门扇模块,门扇模块开关时带动门扇转轴转动,所述门扇转轴安装在外壳上;包括搭板、皮带、离合座,所述皮带分别绕过门扇转轴、蜗轮轴并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蜗轮轴上设置有蜗杆部分,蜗杆部分与蜗轮啮合传动,蜗轮套装在第二离合轴上,第二离合轴、蜗轮轴均安装在离合座上,离合座安装在外壳上;
[0007]所述第二离合轴直接或间接驱动第一离合轴转动,第一离合轴上安装有第二离合齿,所述第二离合齿与第一离合齿啮合传动,所述第一离合齿安装在搭板转轴上,搭板转轴安装在搭板上且与离合座可圆周转动装配。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离合轴与第一离合轴之间通过离合机构传动,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第一离合套、第二离合套,所述第一离合套不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第
一离合轴上,所述第二离合套不可圆周转动且可轴向滑动地套装在第二离合轴上;
[0009]所述第一离合轴套、第二离合轴套相互靠近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离合凸起、第二离合凸起,所述第一离合凸起、第二离合凸起的两端在轴向上的有间距;初始状态时,第一离合轴套、第二离合轴套不接触;
[0010]所述第一离合轴套内安装有锥套,所述锥套内设置有锥孔;所述第二离合套内设置有离合滑孔,所述离合滑孔可轴向滑动、不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第二离合轴上;第二离合套与离合锥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离合锥位于离合锥套外且装入锥孔内,离合锥的离合锥侧壁与锥孔压紧传动或配合传动。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合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离合座板、第二离合座板、第三离合座板,所述搭板转轴与第一离合座板装配,所述第一离合轴与第二离合座板装配,所述第二离合轴与第三离合座板装配;所述第二离合套远离第一离合套的一端上安装有端面轴承,端面轴承与第三离合座板之间安装有离合弹簧,离合弹簧用于对第二离合套施加向第一离合轴套推动的弹力。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离合轴装入离合滑孔的一端上安装有缓冲盘,缓冲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盘凸起;所述缓冲盘凸起与缓冲弹簧的一端压紧或装配,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锥凸块压紧或装配,所述锥凸块设置在锥杆上,锥杆与离合锥装配,所述缓冲弹簧用于对锥杆与缓冲盘之间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离合锥的侧壁和锥孔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卡齿。
[0014]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步入式高低温湿热试验室,其应用有上述搭板模块。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的搭板模块通过门扇模块开关时带动门扇转轴转动作为动力,从而实现搭板与门扇联动收展。这种设计首先使用更加方便,其次由于搭板使用时的位置固定,也能增加汽车通过搭板的速度,同时由于搭板与外壳间接装配,因此搭板不易在汽车通过时发生歪斜、飞出等,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7]图1

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去除外壳100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

图7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去除控制模块200、打开门扇模块A);
[0021]图8

图9是门扇模块A、缓冲件500、搭板模块C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是门扇模块A、搭板模块C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

图13是搭板模块C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4

图16是离合机构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5是第一离合轴C310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
[0025]图17

图18是离合锥C280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9是锥套C260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0

图22是门扇模块A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3

图24分别是锁块A260、活动座A270部分位于锁块轴A262轴线所在的两个中心面处剖视图;
[0029]图25是活动把手A250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6是缓冲模块B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7是碰撞阀B200在碰撞阀轴B230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
[0032]图28

图30是热感阀B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9是热感阀B100位于热感阀轴B620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参见图1

图7,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搭板模块,其安装在外壳上,外壳安装有门扇模块,门扇模块开关时带动门扇转轴转动,所述门扇转轴安装在外壳上;其特征是:包括搭板、皮带、离合座,所述皮带分别绕过门扇转轴、蜗轮轴并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蜗轮轴上设置有蜗杆部分,蜗杆部分与蜗轮啮合传动,蜗轮套装在第二离合轴上,第二离合轴、蜗轮轴均安装在离合座上,离合座安装在外壳上;所述第二离合轴直接或间接驱动第一离合轴转动,第一离合轴上安装有第二离合齿,所述第二离合齿与第一离合齿啮合传动,所述第一离合齿安装在搭板转轴上,搭板转轴安装在搭板上且与离合座可圆周转动装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板模块,其特征是:第二离合轴与第一离合轴之间通过离合机构传动,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第一离合套、第二离合套,所述第一离合套不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第一离合轴上,所述第二离合套不可圆周转动且可轴向滑动地套装在第二离合轴上;所述第一离合轴套、第二离合轴套相互靠近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离合凸起、第二离合凸起,所述第一离合凸起、第二离合凸起的两端在轴向上的有间距;初始状态时,第一离合轴套、第二离合轴套不接触;所述第一离合轴套内安装有锥套,所述锥套内设置有锥孔;所述第二离合套内设置有离合滑孔,所述离合滑孔可轴向滑动、不可圆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智泉赖培健王财杰黎福全聂灿波聂灿群阙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冷王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