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状结构树根式钢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92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钢管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网状结构树根式钢管桩。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钢管桩的下部焊接了若干个动力源装置,通过火药引爆使得注浆管呈网状伸入钢管桩四周的土体,动力源装置的外凸端头与注浆管内的钢丝绳呈倒刺状扎根在钢管桩四周的土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钢管桩是一种将微爆破技术、注浆技术、钢管桩技术和锚杆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加固手段,其既能有效改善钢管桩周围的土体力学性质,增加单桩注浆体与土体之间的极限摩阻力、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又具有地下空间钢架体系的特点,其形成了一个地下复合型的空间加固体系,可以承受较大的剪力、抗拉和弯矩。抗拉和弯矩。抗拉和弯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状结构树根式钢管桩


[0001]本技术属于钢管桩施工
,具体涉及到一种网状结构树根式钢管桩。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建设领域,由于钢管桩具有造价低、对施工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强、布置灵活、可减少土石方开挖、机械化作业程度高、先防护后施工等优点,在道路、桥梁、房屋建筑以及边坡治理等工程中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与应用。
[0003]钢管桩作为施工领域的一种特殊工艺,有自身的优势也有本身的缺点。采用传统的钢管桩和注浆施工工艺,一是钢管桩自身自锚力不足,与周围滑体、滑床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方面表现不佳;二是钢管桩加固区域土体极限承载力、竖向受拉或受压承载力以及抗剪强度不能大幅度提升,因此在不同的荷载和不同位移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混合边界条件上表现出来的技术参数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网状结构树根式钢管桩及施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网状结构树根式钢管桩,包括钢管桩,所述钢管桩顶部设有封堵板,所述钢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状结构树根式钢管桩,包括钢管桩(1),所述钢管桩(1)顶部设有封堵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1)上部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竖条形的桩顶壁孔(8),在钢管桩(1)内壁上焊接有若干道从上至下的定位肋(10),钢管桩(1)内设有若干个可沿定位肋(10)上下滑动的定位器(11),所述定位器(11)包括顶部圆形板(12),顶部圆形板(12)下方是底部圆形板(13),底部圆形板(13)直径比顶部圆形板(12)直径小,顶部圆形板(12)和底部圆形板(13)之间通过竖直的薄壁钢管(14)焊接在一起,顶部圆形板(12)的一周均匀设有若干个贯通顶部圆形板(12)、薄壁钢管(14)和底部圆形板(13)的管孔(16),顶部圆形板(12)的边缘一周设有若干个与定位肋(10)对应的定位槽(17),定位槽(17)对应卡在定位肋(10)上;所述钢管桩(1)下部设有若干圆形孔,圆形孔处焊接有动力源装置(18),所述动力源装置(18)包括斜颈金属壳,斜颈金属壳包括焊接在一起的圆柱筒部分(20)和斜颈筒部分(21),所述圆柱筒部分(20)的外径与钢管桩(1)下部的圆形孔直径相等,斜颈筒部分(21)向上直径逐渐减小,在圆柱筒部分(20)内设有一固定挡板(22),固定挡板(22)中间设有开孔,开孔内焊接一中空的钢管(23),圆柱筒部分(20)底部粘贴有外凸端头(25),钢管(23)底端抵接外凸端头(25)内壁,固定挡板(22)的边缘设有引线孔,在固定挡板(22)和外凸端头(25)之间装有火药(26),火药(26)内埋有引爆装置(33),引爆装置(33)连接引爆线(24)后向上穿过引线孔进入斜颈筒部分(21)内;所述固定挡板(22)上方的圆柱筒部分(20)空间内盘绕有注浆管(27),注浆管(27)内穿有钢丝绳(28),注浆管(27)向下过钢管(23)与外凸端头(25)内壁固定在一起,钢丝绳(28)焊接在外凸端头(25)上,注浆管(27)向上穿过斜颈筒部分(21)穿入引浆管(9)内,引爆线(24)也向上穿入引浆管(9)内;所述引浆管(9)套在斜颈筒部分(21)上端并与斜颈筒部分(21)上端固定在一起,引浆管(9)向上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伟宋华超杜兴硕商小鹏陈宽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