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部疾病一站式CT筛查的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977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胸部疾病一站式CT筛查的方法与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受检者检查前准备;预设扫描参数;双定位项扫描;高分辨率胸部平扫;团注测试;计算延时、对比剂方案;分期增强扫描与影像重建;高分辨率胸部平扫后处理;胸部疾病综合诊断筛查与分析。其优点表现在:能够全面与综合研判胸部疾病的检查扫描方法与CT工作站诊断分析方法,提供全面的胸部疾病诊断信息,提高CT在胸部影像诊断方面的诊断质量,实现一站式胸部疾病筛查,实现精准影像,助力精准诊疗。力精准诊疗。力精准诊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部疾病一站式CT筛查的方法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与图像分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使用X线断层扫描装置(CT)实现包括肺部、心脏和胸主动脉疾病等在内的一站式胸部疾病CT扫描、图像重建、后处理与筛查诊断的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包括肺部疾病、心脏疾病、胸主动脉疾病在内的胸部疾病,种类较多且某些胸部疾病的成因之间往往存在相互关联和共同作用,因此诊断难度通常较高。CT,作为一种医用放射线影像设备,是目前最适合胸部疾病筛查与鉴别诊断的影像设备。但受CT检查技术条件限制,诸如胸部高分辨率CT平扫、肺血管造影、心脏各腔室造影、心脏冠状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等CT检查尚无法整合在一次时间较短的CT检查中完成。若需完整收集上述检查影像,必须对受检者至少进行2次CT检查,即高分辨率扫描与胸痛三联征CT扫描,巨大的碘负荷(对比剂用量80~100ml)对受检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一定风险,需严格考量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并需在检查前后对受检者进行充分的水化工作。并且,受个体化差异、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心衰等疾病的影响,检查成功率与图像质量稳定性难以保障。此外,由于对比剂同时填充胸部所有血管,肺血管、心脏诸腔室、心脏冠状动脉、主动脉的图像质量难以同时满足各自理想的诊断要求,后处理分割难度大,需耗费大量工作时间。
[0003]本专利技术结合专利技术人已申请专利《一种CT血管造影参数的计算方法和系统》【专利号:202210102333.X】中的III类(联合CT血管造影)案例十的方法,实现了高分辨率胸部CT平扫与延迟分期的团注测试法胸部CT血管造影的整合。在大幅降低对比剂使用量的条件下(约降低一般对比剂用量)亦可适当降低对比剂流速,大幅降低受检者的碘负荷,提高检查的安全性。在整合后的一站式CT检查中,获得包括高分辨率胸部平扫、肺部血管造影、心脏各腔室造影、心脏冠状动脉造影与胸主动脉造影在内的所有用于胸部疾病筛查的影像,且图像质量均符合理想的诊断要求。通过对该一站式CT扫描方案获得的重建影像进行对应疾病的图像后处理,能够实现多种胸部疾病的筛查诊断,主要包括肺小结节、肺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气肿、肺栓塞、肺血管畸形在内的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衰、房室间隔缺损、冠状动脉综合征在内的心脏疾病,胸主动脉夹层、钙化、血栓、畸形在内的胸主动脉疾病等。全面综合地获得胸部疾病所需各类影像、后处理图像与数据分析结果,进而实现胸部疾病的一站式筛查方法与系统,实现精准图像,精准诊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心肺疾病的成因与病理改变分析是目前放射诊断邻域的重点科研方向之一,心脏与肺部的疾病在成因方面彼此间存在关联,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全面与综合研判胸部疾病的检查扫描方法与CT工作站诊断分析方法,提供全面的胸部疾病诊断信息,提高CT在胸部影像诊断方面的诊断质量,实现一站式胸部疾病筛查,实现精准影像,助力精准诊疗。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胸部疾病一站式检查CT扫描与后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受检者检查前准备;
[0008]S2:预设扫描参数;
[0009]S3:双定位项扫描;
[0010]S4:高分辨率胸部平扫;
[0011]S5:团注测试;
[0012]S6:计算延时、对比剂方案;
[0013]S7:分期增强扫描与影像重建;
[0014]S8:高分辨率胸部平扫后处理;
[0015]S9:胸部疾病综合诊断筛查与分析。
[0016]一种胸部疾病一站式检查CT扫描与后处理的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扫描参数;
[0018]S11:定位项:正侧双定位项;
[0019]S12:高分辨率胸部平扫参数;
[0020]S13:对比剂团注测试扫描参数;
[0021]S14:增强扫描第一期参数;
[0022]S15:增强扫描第二期参数;
[0023]S2:扫描重建参数;
[0024]S21:高分辨率胸部平扫重建参数;
[0025]S22:对比剂团注测试扫描重建参数;
[0026]S23:增强扫描第一期与增强第二期扫描重建参数;
[0027]S3:诊断筛查后处理数据汇总;
[0028]S31:胸部平扫后处理数据;
[0029]S311:肺窗/纵膈窗的冠状位、矢状位后处理重建;
[0030]S312: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分析后处理数据;
[0031]S313:人工智能分析自动后处理数据;
[0032]S32:增强第一期后处理数据;
[0033]S321:肺血管后处理数据;
[0034]S322:心功能分析后处理数据;
[0035]S323:人工智能分析自动后处理数据;
[0036]S33:增强第二期后处理数据;
[0037]S331:心脏冠状动脉后处理数据;
[0038]S332:左心房、左心室三维后处理影像与心功能分析数据;
[0039]S333:肺静脉三维后处理影像;
[0040]S334:胸主动脉三维后处理影像;
[0041]S335:人工智能后处理影像与数据分析。
[0042]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
[0043]1、大幅度提高造影剂利用率,进而大幅降低受检者碘负荷,提高检查的安全性;依据不同患者的身高、体重、病情,个性化制定造影剂方案与曝光扫描参数方案。
[0044]2、将高分辨率胸部CT平扫、肺血管CT造影、心脏各腔室CT造影、心脏冠状动脉CT造影、胸主动脉CT造影,通过平扫与实现延时分期的团注测试法CT血管造影整合,在一次CT检查中获得全部影像,且各项均可获得理想的图像质量。
[0045]3、延时分期的血管造影大幅降低了后处理中的血管分割难度,提高了后处理效率。
[0046]4、延时分期的血管造影提高了血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等疾病的检出率。
[0047]5、灵活可变的组合方式,高分辨率胸部平扫、增强第一期扫描、增强第二期扫描可按需自由组合满足不同疾病的筛查;结合受检者症状研究分析不同胸部疾病间的关联和共同作用机制。
附图说明
[0048]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操作流程图。
[0049]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高分辨率胸部平扫常规层厚肺窗重建影像示意图。
[0050]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高分辨率胸部平扫常规层厚纵膈窗重建影影像示意图。
[0051]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高分辨率胸部平扫常规层厚肺窗多平面重建(MPR)影像示意图。
[0052]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高分辨率胸部平扫薄层肺窗重建影像示意图。
[0053]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支气管树三维后处理影像示意图。
[0054]附图7是本专利技术肺气肿分布图。
[0055]附图8是本专利技术肺气肿两肺分叶占比分析数据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部疾病一站式检查CT扫描与后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受检者检查前准备;S2:预设扫描参数;S3:双定位项扫描;S4:高分辨率胸部平扫;S5:团注测试;S6:计算延时、对比剂方案;S7:分期增强扫描与影像重建;S8:高分辨率胸部平扫后处理;S9:胸部疾病综合诊断筛查与分析。2.一种胸部疾病一站式检查CT扫描与后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扫描参数;S11:定位项:正侧双定位项;S12:高分辨率胸部平扫参数;S13:对比剂团注测试扫描参数;S14:增强扫描第一期参数;S15:增强扫描第二期参数;S2:扫描重建参数;S21:高分辨率胸部平扫重建参数;S22:对比剂团注测试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上海纺织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