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能汽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961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氢能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氢能汽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包括上车架;所述上车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且所述第三壳体远离上车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湿度传感器,且所述第三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铜涂层,所述第三壳体靠近第四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两组第三通孔,且两组所述第三通孔沿第三壳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四壳体靠近第三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有两组第二限位块,两组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第三壳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限位块,使装置可以对氢气罐进行保护,不仅整体提升了装置的整体安全性,还提高了装置的兼容性。了装置的兼容性。了装置的兼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能汽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氢能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氢能汽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氢能汽车,顾名思义,是以氢作为能源的汽车,将氢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以推动车辆。
[0003]氢能汽车分为两种,一种是氢内燃机汽车是以内燃机燃烧氢气(通常透过分解甲烷或电解水取得)产生动力推动汽车。氢燃料电池车是使氢或含氢物质与空气中的氧在燃料电池中反应产生电力推动电动机,由电动机推动车辆。
[0004]经检索,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023248084.0,申请日:2020

12

29,公开了一种氢能汽车动力电池安装用车架结构,涉及氢能汽车制造
,尤其为一种氢能汽车动力电池安装用车架结构;该技术,通过上车架与横杆与固定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使得车架内部分割成多个空间,从而有效隔开了锂电池、超级电容、DCDC总成,保证系统之间的安全兼容性能;通过上车架与下车架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使得该装置为多层车架结构,从而在安装时保证车身的宽度、长度不用明显增加,保证法规要求。
[0005]但该装置仍存在以下缺陷:
[0006]一、该装置发生碰撞时,会增加乘坐人员二次受伤的风险,使车辆的整体安全性降低。
[0007]二、该装置无法在对氢气罐的气密性进行实时检测,使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风险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氢能汽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包括上车架;
[0009]所述上车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且所述第三壳体远离上车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壳体;
[0010]所述第三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湿度传感器,且所述第三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铜涂层,所述第三壳体靠近第四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两组第三通孔,且两组所述第三通孔沿第三壳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第三通孔与第四壳体连通,且所述第四壳体靠近第三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有两组第二限位块,两组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第三壳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限位块,且两组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外壁均开设有一组第四通孔,两组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第二限位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三限位块,且两组所述第三限位块远离第一限位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四限位块,两组所述第四限位块远离第三限位块的一侧均与第四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设置均相同。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车架远离第三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且所述第一壳
体远离上车架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车架,所述下车架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驱动壳体,且两组所述第一驱动壳体沿下车架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第一驱动壳体均开设有一组第二通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车架远离第一驱动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驱动壳体,且两组所述第二驱动壳体沿下车架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第二驱动壳体均开设有第五通孔。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四壳体的另一侧内壁,所述连接管设置在两组第一限位块之间,且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开孔,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湿度传感器。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上车架的内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组连接片,且若干组所述连接片沿上车架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通过两组第一限位块、两组第二限位块、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的配合使用,使装置可以对氢气罐进行保护,不仅整体提升了装置的整体安全性,还提高了装置的兼容性。
[0018]2、通过第一湿度传感器、连接管、第二湿度传感器和第三壳体的配合使用,使装置对氢气罐的气密性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从而使装置可以更精准监控氢气罐的内部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完整性。
[0019]3、通过两组第一驱动壳体和两组第二驱动壳体的配合使用,使装置将驱动组件转移至靠近轮胎的一侧,从而降低装置整体的占用体积,不仅提升了车辆的内部体积,还提升了乘坐人员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种氢能汽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3示出了本技术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的结构剖视图;
[0024]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种氢能汽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为:1、第一壳体;11、第一通孔;2、第二壳体;21、散热扇;3、第一驱动壳体;4、第二通孔;5、下车架;6、上车架;61、连接片;7、固定梁;8、第三壳体;81、第一湿度传感器;82、第三通孔;9、第四壳体;91、第四通孔;92、第一限位块;93、第二限位块;94、第三限位块;95、第四限位块;96、连接管;10、第二驱动壳体;11、第五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技术实施提供了一种氢能汽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所述一种氢能汽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
[0028]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2,且所述第一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车架5,所述下车架5靠近第一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驱动壳体3,且两组所述第一驱动壳体3沿下车架5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第一驱动壳体3均开设有一组第二通孔4,所述下车架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车架6,且所述上车架6的一侧与第一壳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上车架6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8,且所述第三壳体8远离上车架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壳体9,所述下车架5远离第一驱动壳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驱动壳体10,且两组所述第二驱动壳体10沿下车架5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第二驱动壳体10均开设有第五通孔;
[0029]示例性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壳体2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散热扇21,所述第一壳体1靠近上车架6的一侧开设有两组第五通孔11,且两组第五通孔11沿第一壳体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能汽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车架(6);所述上车架(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8),且所述第三壳体(8)远离上车架(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壳体(9);所述第三壳体(8)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湿度传感器(81),且所述第三壳体(8)的内壁设置有铜涂层,所述第三壳体(8)靠近第四壳体(9)的一侧开设有两组第三通孔(82),且两组所述第三通孔(82)沿第三壳体(8)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第三通孔(82)与第四壳体(9)连通,且所述第四壳体(9)靠近第三壳体(8)的一侧内壁固定有两组第二限位块(93),两组所述第二限位块(93)远离第三壳体(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限位块(92),且两组所述第一限位块(92)的外壁均开设有一组第四通孔(91),两组所述第一限位块(92)远离第二限位块(9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三限位块(94),且两组所述第三限位块(94)远离第一限位块(9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四限位块(95),两组所述第四限位块(95)远离第三限位块(94)的一侧均与第四壳体(9)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92)和第三限位块(94)设置均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能汽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架(6)远离第三壳体(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1),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一帆黄莉朱雅頔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德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