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簧自动安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49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扭簧自动安装设备,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方的支撑块、用于安装扭簧的碳刷架的载具、设置于工作台上且载具滑动安装于其上方便对碳刷架更好地安装扭簧的横向移动机构、设置于支撑块上用于对碳刷架上的第一扭簧进行安装的第一扭簧安装机构、设置于支撑块上用于对碳刷架上的第二扭簧进行安装的第二扭簧安装机构,其中所述载具上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置于碳刷架的周向外侧,所述碳刷架套设于第二凸起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很好地完成对碳刷架上的扭簧压紧安装,无需人工手动压紧,人工劳动强度低,压紧效果佳。压紧效果佳。压紧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簧自动安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扭簧安装
,特别是扭簧自动安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碳刷是用于电机的换向器或滑环上,作为导出导入电流的滑动接触体,几乎所有的电机都使用碳刷,它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件,为防止碳刷在工作过程中偏移,常用的做法是采用扭簧将碳刷固定在注塑件上;目前在注塑件上安装扭簧通常是采用人工利用镊子将扭簧两端压紧在注塑件上,该方式虽然能够满足对碳刷的使用需求,但是其效率比较低,手工劳动强度也比较大,并且在工作过程中人工手动压紧扭簧力度无法保持一致,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压紧不严影响使用,或者压紧过大致使扭簧报废;
[0003]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的扭簧压装工艺加以改进,使其能够适应现在对扭簧压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扭簧自动安装设备。
[0005]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扭簧自动安装设备,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方的支撑块、用于安装扭簧的碳刷架的载具,还包括:
[0006]横向移动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且载具滑动安装于其上方便对碳刷架更好地安装扭簧;
[0007]第一扭簧安装机构,设置于支撑块上用于对碳刷架上的第一扭簧进行安装;
[0008]第二扭簧安装机构,设置于支撑块上用于对碳刷架上的第二扭簧进行安装;
[0009]其中所述载具上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置于碳刷架的周向外侧,所述碳刷架套设于第二凸起的外侧。
[0010]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控制气缸、与第一控制气缸连接的第一驱动块、与第一驱动块连接的第一滑块、设置于第一滑块下方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控制气缸通过第一气缸支架固定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第一驱动块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于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载具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块上。
[0011]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一扭簧安装机构包括:
[0012]第一高度调整机构,设置于支撑块上用于调整高度;
[0013]第一压紧机构,与第一高度调整机构连接用于压紧碳刷架上的扭簧;
[0014]第一固定机构,设置于第一高度调整机构上且位于第一压紧机构一侧用于对碳刷架进行固定便于第一压紧机构对第一扭簧进行压紧。
[0015]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支撑块上位于第一压紧机构一侧还设有第一辅助限位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设置于第一辅助限位机构的下方。
[0016]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一高度调整机构包括通过第二气缸支架固定
安装于支撑块上的第二控制气缸、与第二控制气缸连接的第二驱动块、与第二驱动块连接的支撑架、与支撑架连接的第二滑块、与第二滑块连接的第二滑轨、与第二滑轨连接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一压紧机构、第一辅助限位机构安装于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安装于支撑架的下方,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支撑架上且靠近支撑块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安装于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滑轨固定安装于第一立柱上,所述第一立柱固定安装于支撑块上。
[0017]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包括旋转气缸、与旋转气缸连接的活塞杆、与活塞杆连接的第一压头;所述旋转气缸通过连接架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上表面,所述活塞杆贯穿支撑架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
[0018]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三控制气缸、与第三控制气缸连接的第三驱动块、与第三驱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三控制气缸通过第三气缸支架固定安装于支撑架的下表面。
[0019]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一辅助限位机构包括第四控制气缸、与第四气缸连接的第四驱动块、与第四驱动块连接的连接块、与连接块固定连接的第四滑块、与第四滑块连接的第四滑轨、设置于连接块上的齿条、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与齿轮固定连接的限位轴、与限位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四控制气缸通过第四气缸支架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上表面,所述第四滑块滑动安装于第四滑轨上,所述第四滑轨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上,所述齿条固定安装于连接块远离第四驱动块的一侧,所述活塞杆贯穿限位轴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于第一压头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块呈弧形设置。
[0020]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二扭簧安装机构包括:
[0021]第二高度调整机构,设置于支撑块上用于调整高度;
[0022]第二压紧机构,与第二高度调整机构连接用于压紧碳刷架上的扭簧;
[0023]第二固定机构,设置于第二高度调整机构上且位于第二压紧机构一侧用于对碳刷架进行固定便于第二压紧机构对第二扭簧进行压紧;
[0024]第二辅助限位机构,设置于支撑块上且位于第一压紧机构一侧用于对第二压紧机构进行辅助限位。
[0025]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一高度调整机构、第一固定机构与第二高度调整机构、第二固定机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于支撑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辅助限位机构与第一辅助限位机构对称设置于支撑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辅助限位机构的第二限位块截面呈具有开口的环形,所述第二压紧机构的第二压头设置于第二限位块内部。
[0026]其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很好地完成对碳刷架上的扭簧压紧安装,无需人工手动压紧,人工劳动强度低,压紧效果佳,并且载具对碳刷架的固定效果佳,便于第一扭簧安装机构、第二扭簧安装机构对碳刷架上的扭簧进行安装压紧,使用效果佳,效率高,便于企业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扭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固定机构与第一辅助限位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扭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固定机构与第二辅助限位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专利技术载具与横向移动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3]图7是本专利技术载具与碳刷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4]图8是本专利技术碳刷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工作台;2、支撑块;3、载具;31、第一凸起;32、第二凸起;4、横向移动机构;41、第一控制气缸;42、第一驱动块;43、第一滑块;44、第一滑轨;45、第一气缸支架;5、第一扭簧安装机构;51、第一高度调整机构;511、第二气缸支架;512、第二控制气缸;513、第二驱动块;514、支撑架;515、第二滑块;516、第二滑轨;517、第一立柱;52、第一压紧机构;521、旋转气缸;522、活塞杆;523、连接架;53、第一固定机构;531、第三控制气缸;532、第三驱动块;533、第一固定块;534、第三气缸支架;54、第一辅助限位机构;541、第四控制气缸;542、第四驱动块;543、连接块;544、第四滑块;545、第四滑轨;546、齿条;547、齿轮;548、限位轴;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扭簧自动安装设备,包括工作台(1)、设置于工作台(1)上方的支撑块(2)、用于安装扭簧的碳刷架(7)的载具(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移动机构(4),设置于工作台(1)上且载具(3)滑动安装于其上方便对碳刷架(7)更好地安装扭簧;第一扭簧安装机构(5),设置于支撑块(2)上用于对碳刷架(7)上的第一扭簧进行安装;第二扭簧安装机构(6),设置于支撑块(2)上用于对碳刷架(7)上的第二扭簧进行安装;其中所述载具(3)上设有第一凸起(31)和第二凸起(32),所述第一凸起(31)设置于碳刷架(7)的周向外侧,所述碳刷架(7)套设于第二凸起(32)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簧自动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4)包括第一控制气缸(41)、与第一控制气缸(41)连接的第一驱动块(42)、与第一驱动块(42)连接的第一滑块(43)、设置于第一滑块(43)下方的第一滑轨(44),所述第一控制气缸(41)通过第一气缸支架(45)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驱动块(42)与第一滑块(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43)滑动安装于第一滑轨(44)上,所述第一滑轨(44)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上,所述载具(3)固定安装于第一滑块(4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簧自动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簧安装机构(5)包括:第一高度调整机构(51),设置于支撑块(2)上用于调整高度;第一压紧机构(52),与第一高度调整机构(51)连接用于压紧碳刷架(7)上的扭簧;第一固定机构(53),设置于第一高度调整机构(51)上且位于第一压紧机构(52)一侧用于对碳刷架(7)进行固定便于第一压紧机构(52)对第一扭簧进行压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簧自动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上位于第一压紧机构(52)一侧还设有第一辅助限位机构(54),所述第一固定机构(53)设置于第一辅助限位机构(54)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簧自动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调整机构(51)包括通过第二气缸支架(511)固定安装于支撑块(2)上的第二控制气缸(512)、与第二控制气缸(512)连接的第二驱动块(513)、与第二驱动块(513)连接的支撑架(514)、与支撑架(514)连接的第二滑块(515)、与第二滑块(515)连接的第二滑轨(516)、与第二滑轨(516)连接的第一立柱(517),所述第一压紧机构(52)、第一辅助限位机构(54)安装于支撑架(514)上,所述第一固定机构(53)安装于支撑架(514)的下方,所述第二滑块(515)设置于支撑架(514)上且靠近支撑块(2)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块(515)滑动安装于第二滑轨(516)上,所述第二滑轨(516)固定安装于第一立柱(517)上,所述第一立柱(517)固定安装于支撑块(2)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会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卡博瑞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