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区域多方协同办公身份认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941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区域多方协同办公身份认证系统,涉及身份认证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跨区域的多方在线身份认证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采集端与第二采集端,它们处于不同位置的终端,第一采集端启动后首先将用户管理模块启动,进而使应用层接口启动便于传输数据,而后分别送入第一识别端与第二识别端内对信息进行识别,随后信息送入数据上传模块,数据上传模块将数据传入中央处理模块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区块链数据库与中央处理模块相连接可以对照区块链的信息得到确认,便于线上即时沟通,身份验证模块对身份进行最终验证后送入执行模块执行操作,从而能够实现跨区域的多方在线身份认证。线身份认证。线身份认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区域多方协同办公身份认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身份认证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区域多方协同办公身份认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区块链,就是一个又一个区块组成的链条。每一个区块中保存了一定的信息,它们按照各自产生的时间顺序连接成链条。这个链条被保存在所有的服务器中,只要整个系统中有一台服务器可以工作,整条区块链就是安全的。这些服务器在区块链系统中被称为节点,它们为整个区块链系统提供存储空间和算力支持。如果要修改区块链中的信息,必须征得半数以上节点的同意并修改所有节点中的信息,而这些节点通常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中,因此篡改区块链中的信息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相比于传统的网络,区块链具有两大核心特点:一是数据难以篡改、二是去中心化。基于这两个特点,区块链所记录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可以帮助解决人们互不信任的问题。
[0003]狭义区块链是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编程和操作数据的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公有区块链:世界上任何个体或者团体都可以发送交易,且交易能够获得该区块链的有效确认,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共识过程。公有区块链是最早的区块链,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区块链。行业区块链:由某个群体内部指定多个预选的节点为记账人,每个块的生成由所有的预选节点共同决定,其他接入节点可以参与交易,但不过问记账过程。
[0004]私有区块链:仅仅使用区块链的总账技术进行记账,可以是一个公司,也可以是个人,独享该区块链的写入权限,本链与其他的分布式存储方案没有太大区别。传统金融都是想实验尝试私有区块链,而公链的应用已经工业化,私链的应用产品还在摸索当中。
[0005]区块链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介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它还具备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0006]通过这种应用模式,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如下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一,保证链上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提高数据的公信力和可信性;第二,实现交易的追溯,做到溯源监管和责任追踪;第三,智能合约可以基于契约自动执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0007]中国专利CN111209555A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包括身份证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所述身份证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均连接有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报警
模块、区域链数据库和储存模块,所述储存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执行模块,其难以实现跨区域的多方在线身份认证,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区域多方协同办公身份认证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采集端、第一识别端,所述第一采集端与第一识别端相连接,还包括第二采集端、第二识别端,所述第二采集端与所述第二识别端相连接,还包括数据上传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识别端与所述第二识别端均与所述数据上传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上传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相连接,还包括区块链数据库、执行模块、身份验证模块,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身份验证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执行模块与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相连接,第一采集端与第二采集端处于不同位置的终端,第一采集端启动后首先将用户管理模块启动,进而使应用层接口启动便于传输数据,而后分别送入第一识别端与第二识别端内对信息进行识别。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数据上传模块连接有识别接口,所述识别接口与采集接口相连接,识别接口便于连接另外的识别模块,采集接口便与连接采集终端模块。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识别端与证件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分别相连接,证件识别模块对人员的证件信息及证件真伪进行识别认定,指纹识别模块对人员的指纹特征进行识别,面部识别模块对人员的面部特征进行识别,对信息进行采集。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执行模块与认证码模块相连接,所述认证码模块与配置文件模块相连接,身份验证模块对身份进行最终验证后送入执行模块执行操作,认证码模块发出认证码,随后配置文件模块启动对配置文件进行刷新。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警示模块相连接,得出结果为误时启动警示模块。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警示模块与发布代码模块相连接,所述发布代码模块与启动模块相连接,警示模块使得发布代码模块发布有关的警示代码,从而促使启动模块进行相关的具体警示操作启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采集端与用户管理模块相连接,所述用户管理模块与应用层接口相连接,第一采集端通过用户管理模块对用户终端实现维护。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为双向电性连接,能够实现信息交互。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采集端与第二采集端处于不同位置的终端,第一采集端启动后首先将用户管理模块启动,进而使应用层接口启动便于传输数据,而后分别送入第一识别端与第二识别端内对信息进行识别,证件识别模块对人员的证件信息及证件真伪进行识别认定,指纹识别模块对人员的指纹特征进行识别,面部识别模块对人员的面部特征进行识别,对信息进行采集,第一识别端与第二识别端将识别到的信息送入数据上传模块,数据上传模块将数据传入中央处理模块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果为误时启动警示模块,进而发布代码模块启动,最后启动模块启动发出警报,区块链数据库与
中央处理模块相连接可以对照区块链的信息得到确认,便于线上即时沟通,身份验证模块对身份进行最终验证后送入执行模块执行操作,从而能够实现跨区域的多方在线身份认证。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识别端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执行模块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警示模块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采集端示意图。
[0022]图中:1、第一采集端;2、第二采集端;3、第一识别端;4、第二识别端;5、采集接口;6、识别接口;7、警示模块;8、数据上传模块;9、中央处理模块;10、区块链数据库;11、执行模块;12、身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区域多方协同办公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采集端(1)、第一识别端(3),所述第一采集端(1)与第一识别端(3)相连接,还包括第二采集端(2)、第二识别端(4),所述第二采集端(2)与所述第二识别端(4)相连接,还包括数据上传模块(8)、中央处理模块(9),所述第一识别端(3)与所述第二识别端(4)均与所述数据上传模块(8)相连接,所述数据上传模块(8)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9)相连接,还包括区块链数据库(10)、执行模块(11)、身份验证模块(12),所述区块链数据库(10)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9)相连接,所述身份验证模块(12)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9)相连接,所述执行模块(11)与所述身份验证模块(1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区域多方协同办公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上传模块(8)连接有识别接口(6),所述识别接口(6)与采集接口(5)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区域多方协同办公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端(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慧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产研院臻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