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荣超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可自动排料功能的塑料颗粒清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27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可自动排料功能的塑料颗粒清洗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清洗室,所述箱体内设有烘干组件,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上端延伸至清洗室内并固定连接有放置筒,所述放置筒的内底部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内设有密闭组件,所述清洗室的内顶部设有添加通道。该清洗装置通过湿敏电阻的设置,可以根据烘干时气流中的湿气量判断塑料颗粒的干燥情况,同时在干燥完毕后,落料口会自动导通,从而使得放置筒内的塑料颗粒能够自动排出,且通过倾斜环形板的设置,可以自动对排水管和排料管进行切换,自动实现水和塑料分开排出。排出。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可自动排料功能的塑料颗粒清洗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颗粒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自动排料功能的塑料颗粒清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俗称塑料或树脂,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塑料颗粒是塑料以半成品形态进行储存、运输和加工成型的原料,在塑料颗粒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塑料颗粒进行清洗,从而将塑料颗粒表面的灰尘去除,然而现有的塑料颗粒清洗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0003]现有的部分塑料颗粒清洗装置为了减少设备的占用空间,从而将清洗和烘干设置在同一个设备内,然而在烘干的过程中,大多通过人为判断塑料颗粒是否烘干完毕,由于塑料颗粒挤压在一起,工作人员无法判断内部塑料颗粒的干燥情况,从而易导致塑料颗粒干燥不彻底的情况出现,同时在清洗完成后,如果采用一个管道进行排水和将塑料颗粒收集出来,则需要不断的对污水和塑料颗粒的收集框进行来回的更换较为麻烦,如果设置两个单独的管道,则需要不断的对两个管道的导通情况进行人为的切换,较为麻烦,因此,如何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可自动排料功能的塑料颗粒清洗设备,该清洗装置通过湿敏电阻的设置,可以根据烘干时气流中的湿气量判断塑料颗粒的干燥情况,同时在干燥完毕后,落料口会自动导通,从而使得放置筒内的塑料颗粒能够自动排出,且通过倾斜环形板的设置,可以自动对排水管和排料管进行切换,自动实现水和塑料分开排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可自动排料功能的塑料颗粒清洗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清洗室,所述箱体内设有烘干组件,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上端延伸至清洗室内并固定连接有放置筒,所述放置筒的内底部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内设有密闭组件,所述清洗室的内顶部设有添加通道,所述添加通道的内壁上设有湿敏电阻,所述箱体左侧空间与外界通过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箱体的右侧空间与外界通过排料管连通;所述清洗室的内底部设有设有转换组件,所述转换组件包括设置在清洗室的内底部的环形板,所述清洗室的侧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齿棱,多个所述齿棱远离环形板的一侧延伸至环形槽内,所述环形槽的右侧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前侧内壁上设有电磁铁,所述移动槽内设有第二磁块,所述第二磁块与电磁铁的相邻面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第二磁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与多个齿棱相配合的齿条。
[0007]优选地,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安装在箱体右侧的热风机,所述箱体内设有环形腔,所
述环形腔的内壁与清洗室通过多个气口连通,所述热风机的出气端与环形腔通过出气管连通,所述箱体的右侧安装有第一触摸延时开关。
[0008]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端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内顶部设有第二触摸延时开关,所述控制盒内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控制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下端与控制盒的内底部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上端设有抵杆。
[0009]优选地,所述密闭组件包括设置在落料口左右两侧的伸缩槽,两个所述伸缩槽内均设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与对应伸缩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挡板的相背侧均设有第二折叠气囊,两个所述第二折叠气囊远离对应挡板的一端与对应伸缩槽远离落料口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移动槽内设有第一磁块,所述第一磁块与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磁块的后侧与移动槽的后侧内壁通过第三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第一磁块的上端设有第一折叠气囊,所述第一折叠气囊远离第一磁块的一侧与移动槽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底座内设有过渡腔,所述转杆贯穿过渡腔,所述转杆内设有竖腔,所述竖腔的底部空间与过渡腔通过多个开口连通,所述竖腔的顶部空间与两个第二折叠气囊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过渡腔与第一折叠气囊通过曲折管连通。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湿敏电阻的设置,使得在每次干燥的过程中,可以自动判断塑料颗粒是否干燥完毕,从而相对于人为判断,该设备对塑料颗粒的是否完全干燥的判断更加准确,进而提升对塑料颗粒的干燥效果;
[0014]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环形板的设置,使得在清洗和干燥的过程中,可以自动对排水管和排料管的导通情况进行自动切换,从而使得水和塑料颗粒自动通过排水管和排料管分开排出,从而便于对干燥后的塑料颗粒进行收集;
[0015]3、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的设置,使得当环形板转动至一定程度后,才会将落料口打开,进而避免干燥后的部分塑料颗粒通过排水管排出的情况出现,使得部分塑料颗粒不会再次水接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可自动排料功能的塑料颗粒清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C

C向截面图;
[0020]图5为图4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座、2箱体、3第一触摸延时开关、4环形腔、5清洗室、6放置筒、7落料口、8伸缩槽、9驱动电机、10排水管、11排料管、12转杆、13过渡腔、14竖腔、15连接管、16控制盒、17第二触摸延时开关、18抵杆、19移动块、20第一弹簧、21湿敏电阻、22环形槽、23环形板、24移动槽、25第二弹簧、26齿条、27第三弹簧、28电磁铁、29第一折叠气囊、30第一磁块、31第二磁块、32挡板、33第二折叠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参照图1

5,一种具有可自动排料功能的塑料颗粒清洗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箱体2,箱体2内设有清洗室5,箱体2内设有烘干组件,底座1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2,转杆12的上端延伸至清洗室5内并固定连接有放置筒6,放置筒6为网状,放置筒6的内底部设有落料口7,落料口7内设有密闭组件,清洗室5的内顶部设有添加通道,添加通道的内壁上设有湿敏电阻21,湿敏电阻21的阻值随着湿度的增大,阻值不断的减小,箱体2左侧空间与外界通过排水管10连通,排水管10上设有阀门,箱体2的右侧空间与外界通过排料管11连通。
[0024]其中,清洗室5的内底部设有设有转换组件,转换组件包括设置在清洗室5的内底部的环形板23,环形板23的上端为斜面,清洗室5的侧壁上设有环形槽22,环形板23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齿棱,多个齿棱远离环形板23的一侧延伸至环形槽22内,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自动排料功能的塑料颗粒清洗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箱体(2),所述箱体(2)内设有清洗室(5),所述箱体(2)内设有烘干组件,所述底座(1)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的上端延伸至清洗室(5)内并固定连接有放置筒(6),所述放置筒(6)的内底部设有落料口(7),所述落料口(7)内设有密闭组件,所述清洗室(5)的内顶部设有添加通道,所述添加通道的内壁上设有湿敏电阻(21),所述箱体(2)左侧空间与外界通过排水管(10)连通,所述排水管(10)上设有阀门,所述箱体(2)的右侧空间与外界通过排料管(11)连通;所述清洗室(5)的内底部设有设有转换组件,所述转换组件包括设置在清洗室(5)的内底部的环形板(23),所述清洗室(5)的侧壁上设有环形槽(22),所述环形板(23)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齿棱,多个所述齿棱远离环形板(23)的一侧延伸至环形槽(22)内,所述环形槽(22)的右侧设有移动槽(24),所述移动槽(24)的前侧内壁上设有电磁铁(28),所述移动槽(24)内设有第二磁块(31),所述第二磁块(31)与电磁铁(28)的相邻面通过第二弹簧(25)弹性连接,所述第二磁块(3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与多个齿棱相配合的齿条(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自动排料功能的塑料颗粒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安装在箱体(2)右侧的热风机,所述箱体(2)内设有环形腔(4),所述环形腔(4)的内壁与清洗室(5)通过多个气口连通,所述热风机的出气端与环形腔(4)通过出气管连通,所述箱体(2)的右侧安装有第一触摸延时开关(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自动排料功能的塑料颗粒清洗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荣超
申请(专利权)人:宋荣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